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3.
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住房泡沫;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盲目"创新";监管机构的失职与政策的失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这些国家金融监管不力以及危机爆发后采取的措施不力。 相似文献
4.
在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大企业纷纷破产的背景下,企业如何走出困境、获得跳跃,成为当前国内外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韩国企业入手,分析处于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企业的生存战略。文章共分三部分,前两部分分析困境中韩国企业暴露的管理上的固有缺陷以及为维持生存、渡过难关而采取的对应战略;最后就中国企业将面对的来自于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提出建立企业生存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认为,在东南亚和南亚经济中的房地产市场的 活动,对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分析是基于同时期的未公开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分析人士的报告,这些报告是用来证明,在当时所处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市场的不平衡程度事实上是经济观察家们有目共睹的。本文接着又论述了金融机构有必要在房地产市场规则和处理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措施上采取一系列改革,来防止这种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投机性经济泡沫再次出现。考虑到金融危机的近期性,数据的特性以及权威统计数据来源的缺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更大程度上只能看作是在该领域的一种尝试,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确实证明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是根源于房地产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民本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就美国经济的增长与亚洲经济的关系做了探讨,并分析了亚洲各国金融危机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混乱与动荡。 相似文献
8.
9.
10.
1997年7月,一场始于泰国又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股两市相继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究其原因是金融监管出了问题。金融监管是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据法律准则和法定程序,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和协调。本文拟对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等金融监管体制做一介绍,以此对中国今天的金融监管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组织是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主体,作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非国家行为体,国际金融组织IMF近年来在全球金融治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受到了更多的挑战。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分析了影响IMF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管理的因素,同时提出如何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卓元,著名经济学家,“稳健改革派”代表人物。毕业于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先后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财贸经济》主编、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中国价格学会、中国物资流通学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影响,25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应对危机带来的系列挑战,并在制度性安排、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诸多宝贵经验。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面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国际金融不稳定性上升、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阵痛”等共同挑战。双方应借鉴历史经验,不断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绿色低碳转型、互联互通、数字经济、区域金融自主、普惠包容健康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复苏和增长,携手共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列举了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然后从经济危机形成的背景、原因以及影响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接着研究部分发达国家面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以及分析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最后总结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银行机构改革深入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将形成一个与外资金融业多方位,多层次的竞争格局,所以就必须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层次,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货币信用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还介绍了其为什么没有将金融危机的出现预测到,并且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介绍了货币信用理论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最新进展。一个合格的金融危机理论应该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当中有效的融合创造信用的金融机构、信用本身以及货币,还需要能够解释由于信用的过度扩张问题,金融部门会在什么情况下而出现倒塌的现象,同时反馈给实体经济,最终造成经济危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中国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市场的不成熟及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完善公允价值成为日后改进的方向;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饱受质疑,然而在指责的背后,却是利益所趋,文章就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出了阐述,并坚信公允价值会计绝不会因为一场金融危机而夭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摩根斯坦利机构的首席经济师Stephen Roach(史蒂芬·罗奇)在评论亚洲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时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的亚洲.目前又陷入了一个新的困境——对美国消费者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