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精华被延续下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与未来。本文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对农耕文化进行解读、提炼,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农耕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在平面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设计师们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其中。一方面迎合了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情结";一方面也挖掘出传统文化中潜在的思想和理念,发扬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现代化品牌构建具有引导和提升作用.中国本土品牌若能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自身与国外品牌的差异点和创新点,打造自身品牌独特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中华文化引人赞叹,中华文化使人深思。中华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从人民群众中发现,又影响人们。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行为中、还有思想中。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高校的政治教育如果能够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能够提升高校政治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本文对传统文化和高校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农民最早迈出了改革的步伐。科学全面地把握中国农民的文化心理及社会心理特征,既是中国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理论前提,也是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得以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源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大多只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所积淀的民族文化使中国在世界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国内外设计师争相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产品形象设计灵感。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古朴、典雅、中庸的东方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成为世界时尚发展潮流所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形象设计,更具中国韵味,从审美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等方面,使消费者产生认同心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产品形象设计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一种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已经有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如同手足,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研究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并对中国文化内涵与西方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进行文化比较能促进我们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预示着农民手工耕种的时代即将快速被替代,落后的手工生产将被先进的机器生产所替代,因手工生产而形成的农民生活方式和因此而积淀下来的千百年的农耕文化即将成为历史。处于转型过渡的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对于农业现代化引起的变化作出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首先就要做到不忘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特点形成有借鉴价值,而且对于大学生坚定中国道路、传播中国声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们关注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不仅仅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许多有识之士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而,讲民族素质的提高,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农村与农民。这是因为中国十一亿人口,八亿是农民;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完完全全的农业社会的发展史。讲国情,这就是最大的国情;讲特色,这就是最大的特色。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鸿沟。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十年改革,不但在经济上灌注了新的活力,而且引起了文化观念上的大裂变,尤其是农村与农民,开始走出黄土地,在商品经济,改革开放的海洋中奋游搏击。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的价值观念孕育于希望的田野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提高问题,已不是理论上,宣传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于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人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甚至老旧落后,这是一项很大的误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构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当前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华文化仍旧表现出推崇敬重。由此推断,知身为中华儿女,实在应该重新认知本身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应仅通过表面主观臆断地评价。青年的发展关乎党的事业也关乎民族未来,面对部分青年自身贬抑中华文化、崇洋媚外、盲目西化现象,青年更应深自反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剧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更是将其和印度梵剧、希腊悲喜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进入21世纪,文化实力特别是本国传统经典文化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特剐是新兴戏剧的崛起.中国传统戏剧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传承和保护我国戏剧文化,迫在眉睫。为了重新振兴我国传统戏剧文化,近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在社会生活中,关于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基础教育在不断加强.央视等一批主流媒体也相继推出和戏剧相关的栏目和频道.这些努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课题着重要研究问题是:充分发挥第五媒体——手机传媒的优势,生动、便捷、全面地传播中国戏曲,不仅仅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有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另外,中国戏剧和各类媒体结合起来的研究实属不多.所以,本课题不仅仅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有所帮助,也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费孝通文化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是进行实地社区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对迅速变迁着的中国社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考察思索 ,他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开创和发展了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文化研究是费孝通的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随着费孝通本人的学术回顾与反思 ,简要梳理其文化理论的来源 ,介绍其“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格局理论和他对中华文化重新定位的思想。文化功能动态论的理论渊源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被视为文化现象。文化问题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核心领域。这也是费孝通一生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因此是理解中国传统性的关键,而财产制度则是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家庭经济体的性质是学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者们不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没有首先澄清中国传统社会拥有家产和宗祧的主体是什么。通过对家庭财产的代际传递中一子和多子的区别的考察,本文提出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财产和宗祧的主体是家系。中国传统家庭处理家庭财产和宗祧问题时所采取的原则是家系主义。运用家系的概念可以弥合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家庭经济体性质的争论,家系主义则是隐藏在中国传统家庭制度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原则对于目前农村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传统家庭制度的理解将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虽然现代行政管理起源于西方,但中国是一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国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研究传统文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是使传统文化朝着更有利于现代中国行政管理制度发展的有效方法,两者相辅相成,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的行政管理制度。文中主要以传统文化与中国行政管理多元的结合和传统文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各种影响来进行研究,用严谨的态度来阐述传统文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今青少年的教育也绝对不能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也要靠当今青少年以创新的精神批判的继承。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国的优秀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一些思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以至于使一些大学生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使中国传统文化渐趋边缘化。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经典对大学生的意义入手,研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针对现代产品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展开研究和调查,进一步分析中国现代产品设计的现状,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以及产品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武术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孕育、繁衍而成,正是经历了五千年的文明史,才使得今天的武术在世界中那么的光彩夺目。武术或许是反映东方文明的一面镜子,是那么的清澈、透明,以致把中国的灿烂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来源与思想根本,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其进行弘扬,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