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预见”是战争年代毛泽东军事战略决策思想的鲜明特征。毛泽东军事战略决策中的“科学预见”思想注重把握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强调灵活运用系统观决策方法和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中国革命战争发展演进等的科学预见,成为毛泽东践行军事战略决策“科学预见”思想的经典范例。毛泽东军事战略决策中“科学预见”思想遵循着深度调研、预案设计、预案执行等前后相继的递进路径,其所饱含的预见性、全局性和规律性对推进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和对新形势的正确估量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它是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军事科学理论。它对于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于国防现代化的实现,以及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武装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统一战线、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以及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农民思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坚持人民军队革命化性质,加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军队正规化目标,以及"三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这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辩证统一的军事战略思想的重要构成要素,试图对加强新时期军队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法律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独创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它是毛泽东等同志对有关法律问题的正确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至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菲律宾的安全与军事战略发生着重大调整,其武装部队逐渐从主要“维护国内安全”转向“强化领土防卫”。同时,菲律宾以加速军队现代化为基础,以构建军事同盟为支点,共同服务于以侵占南海地区利益为核心的南海政策。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军队建设出现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即多数国家都以质量建军为目标,加速军队的职业化建设。所谓军队职业化,在相当程度上是指将兵役制度由义务兵役制转向志愿兵役制或募兵制(亦称合同兵役制)。尽管西方各国军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是西方各国军队加速职业化的背景却基本一致:国际战略形势发展与演变是西方国家军队职业化的外部条件。国际战略环境是每个国家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之一。一般来说,国际战略形势紧张、特别是战争一触即发或已经处于战争状态时,国家就有必要保持一支庞大的军队。…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美国社会文化对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影响,探究美国军事战略调整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渊源,不仅能找出其变革的必然性,而且有助于理解和预测美国军事战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军制定应对军事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美一直对其全球军事战略进行缓慢调整."9.11"恐怖袭击加速了美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的步伐,促使美开始了冷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美将亚太地区作为此次军事战略调整的重点,将对亚太安全形势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中国这个亚太地区大国来说,如何应对亚太新的安全形势,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是中国战略决策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发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涉及深广,最主要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和平与发展论;现代化建设中心论;改革创新论;质量建设论;协调发展论和中国特色论。邓小平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太白阴经》提出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军事伦理思想体系:“先文德而后伐战”的战争伦理观、“贵和重人”的治军原则、崇智善谋的将帅修养论、赏罚必信的军队管理伦理思想等,不仅影响了中国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军军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守仁善于从政治角度去处理军事问题,在战争指导思想上十分重视谋略,在建军思想上强调选将用将,并将因材施教原则应用于军事训练.他将心学运用于军事之中是其军事思想最具特色之处.阳明心学虽属唯心主义体系,他的军事思想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兵学中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渊源于夏、商、周,这一时期出现的《军政》《军志》《令典》等兵书和集三代兵学思想之大成者姜望的思想中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已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和《司马法》等兵书继承和发展了夏、商、周时期兵学中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展现出丰富的内容:一是依据战争中的客观因素及其矛盾去认识战争指导原则和发展规律,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在战争中要观形察势、因变治变;三是论述了战争中文与武、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德与武备并重、政略与战略结合等。这些朴素唯物辩证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法国30年代的军事战略与绥靖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30年代建立在英法联盟基础上的消极防御战略是由一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脆弱的战略地位及其军事防御理论决定的。这一军事战略的形成标志是马其诺防线的修建。它对法国30年代的军备建设和外交政策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帝国主义争霸的30年代,法国军队固守防线,使法国失去了处理欧洲大陆外交危机的能力,与英国结盟也使法国失去处理欧洲大陆事务的独立地位。结果,法国在追随推行绥靖政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导致1940年的法国大溃败。  相似文献   

16.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并最终完善形成以“十六字诀”为基础的游击战术,它不仅是红军在人力、武器都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的作战指导原则,而且还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红军战略战术的核心。它的产生及发展不仅对于我军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红色政权理论奠定了总的原则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人民战争的思想,并推动和促进了中国国防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对世界军事战略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文章翔实地论述了明代嘉靖朝兵部尚书翁万达的军旅生涯和典边韬略。深刻分析了翁万达严边备、修边城、重优抚、主纳贡等主要的军事思想和促进民族和解的政治主张;并对其军事思想和实绩作出了肯定。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中庸思想强调和谐,而军事思想强调争斗,因而把中庸思想和军事思想绝对地对立起来,导致研究中庸思想的人往往忽略孙武的军事思想,而研究孙武军事思想的人往往忽略其中所包含的独特中庸观。文章试图通过对孙武军事思想的研究,揭示其中蕴涵的独特而丰富的军事中庸观。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军和以法治军互为映衬。传统武德文化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以德治军的思想底蕴。文章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曹操的武德思想作了探索,并从其戎马一生的军事实践、为政韬略、人才思想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述,进而发掘了曹操武德思想兵儒合一的独特表征,是解读曹操的一种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