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人》2008,(Z1)
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这有什么用?"几乎是很多爸妈,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很多爸妈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地问:"这有什么用?""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我在想太阳为什么会燃烧。""这有什么用?""我会辨认熊的脚印了。""这有什么用?"这是我很不习惯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天傍晚,我在家附近遇到一位吹笛子的艺人,并不优雅但十分卖力的笛声让我走近了他。——你是哪里过来的。——这是什么呢?你这个是什么呢? ——这是我的一个采访机。我想采访一下。——采访机,采访什么呢? ——我想了解一下社会一些流浪艺人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心比天高”嘛。看来,这小子有点思想了,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4.
见微知著     
家父沉默寡言,难得提起他的童年,但是有一天他告诉我,他8岁时,他的祖父在榆树下的土路上转身对他说:"皮埃尔,你上学读书,这是件好事。你既然读书识字,现在告诉我这匹马的蹄印里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一家社会政治杂志约我自拟题目写篇文章。我选了好几个题目,编辑一看就说:“这些选题都不合适。”“为什么?”我问。“你是知道的,”他回答说,“这些东西暂时还都要回避哩。这要上面批准。什么时候批准,你什么时候再写吧。”“不是提倡公开性吗?”我坚持说,“这就不应有什么限制了。”“难道你对这一切都信以为真?解禁的范围是扩大了,但还是有限的。问题还不仅是上面能否批准,我们还有一个‘内部监察员’,他那里也是通不过的”。那好,我就把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给你写一篇关于‘内部监察员’的文章。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你确有把握你写的东西他能通得  相似文献   

6.
一双球鞋     
儿子已经上六年级了,可14岁的他,对家人的理解程度仅仅限于有礼貌上,更深一层对家长的体贴却一点儿也没有。这也难怪,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儿子随同我上了两年学前班,如今这六年的小学生涯也是我们一同走过来的。他平时想吃什么,我总尽可能替他买到。他想用什么,我就拿钱,解决所需。他几乎不知道挣钱的不易,对大人的辛苦更是了解少之又少。现在,面临小学毕业的他,居然不爱吃家里的饭菜了,也有了只要花钱就乐的苗头。我无论是嘴上嘟囔,还是心里着急,对他干脆没有用,人家就是不吃你做的饭。我和他爸看着体重只有80多斤的儿子,怎么忍心和孩子较劲?…  相似文献   

7.
虚荣心作福     
《北方人》2008,(Z1)
我在许多文章中都写到过,我幼无大志。小学毕业后,我连报考著名中学的勇气都没有,可见我懦弱、自卑到什么程度。当时表面上看起来很忙;但是我并不喜欢念书,只是贪玩。考试时虽然成绩颇佳,距离全班状元的道路十分近,可我从来没有产生过当状元的野心,对那玩意儿一点儿兴趣都没有。钓虾、捉蛤蟆对我的引诱力更大。至于什么学者,我更不沾边儿,我根本不知道天壤间还有学者这一类人物。自己这一辈子究竟想干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过,朦朦胧胧地似乎觉得,  相似文献   

8.
干件大事     
进屋的人都是来擦皮鞋的,他们大多数态度和蔼,心情愉快。但是,这一位穿黑上衣的人却与众不同,我一看见他就有这种印象。我觉得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他,却又肯定没有和他面对面地相遇过。“小鬼,一星期挣多少钱?”他问我。听得出他在嘲笑我。没等我回答,他就开始告诉我,他在我这么大  相似文献   

9.
"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20多年前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任教英美文学课的是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马修·格雷斯教授。第一堂课走进教室,他劈脸就问:“学文学有什么用?”稍等片刻后,他自问自答道:“惟一有用的,是它可以为教文学的提供职业,教出来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教文学!”当然,他语中不乏讥讽,因为来中国教文学,他已多次被问及外国文学“学了有什么用?”——如果一定要“用”,那就是继续教文学。格雷斯教授话语中带着点愤怒,更带着疑惑。我想,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知识并不仅限于“应用”一类,为何非以“用”为判断准则不可?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时候,是他追求她的。的确,她是很出色的女子,琴棋书画什么都擅长,况且还长得那么美,追求她的男人很多,这其中,他是最普通的。她问他,你为什么要爱我?凭什么爱我?他说,我能爱你一辈子。这句话很打动她,因为一辈子太长了,很多人中途就下了这趟爱情火车,她的父母就是离婚的,所以,因为这句话,她嫁给了他。  相似文献   

11.
“老师,您要管我!”这句话出自一个已被列入无可救药一类的学生之口,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在一个星期六的午后。 当时,他期期艾艾地嗫嚅着,说出这么一句话,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认真地看着他——他红着脸,低着头,两只光脚丫不安地互相搓来搓去,可以看出此时的忐忑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抽条”?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抽条’?我查过好几本词典,也查出了‘抽条’这个词,但是解释中却不包含我看到的那句话中的那个义项。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啊?”我问他是在怎样的一个语言环境中见到这个词的,看看能否结合上下文推断一下它的含义。他说:“那句话  相似文献   

13.
国际安徒生大奖获得者安东尼·布朗在绘本《我爸爸》中这样写到:“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什么都不怕,连大野狼都吓不倒他。他一跳可以飞过月亮,还会走钢索(而且不会掉下来)。他敢和巨人摔跤,参加父亲运动会时,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相似文献   

14.
来我这里擦皮鞋的人,大多数态度和蔼,心情愉快。但是,这一位穿黑上衣的人却与众不同,我一看见他就这样想。我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他,却又肯定没见过他。“小鬼,你一星期挣多少钱?”他问我,那口气里带着明显的嘲笑味道。没等我回答,他就开始告诉我,他在我这么大的时候挣多少钱,还不时狡黠地东张西望。  相似文献   

15.
你可以什么也不要,但是你要他爱你,这难道不是条件吗?女孩说:我的确是无条件地爱他,我甚至不需要他爱我。是的,即使他不爱她,她还是愿意守候在他身边,她爱他的才华;如果他没有才华,她还会义无反顾地爱他吗?不会。她的爱,还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03,(11)
我常常困惑我的事业是什么,有什么价值,这一辈子我能做点什么事,让自己老来有个骄傲的回忆。我寻求着、抱怨着、幻想着、观望着,却感到无所作为。年近古稀的父亲看上去却比我更忙碌更充实。他已退休但并没有真正休息,水电咨询的工作放不下,  相似文献   

17.
读者平话     
《社区》2003,(15):4-5
杂弹没必要 北京 李红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总导演黄一鹤,是我的朋友。台里要搞一个他的作品研讨会,请我参加。我问他在什么地方,他给了我一个电话,还说了句什么,我没听清。我的耳朵有点背。我拨通了  相似文献   

18.
对子弹过敏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名叫杰克的餐厅经理。他是个乐天派,不仅自己总有个好心情,还经常鼓舞周围的人,侍者们都喜欢在他手下工作。如果哪天有人遇到什么倒霉事儿,杰克总能帮助他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这一点让我感到很不解。有一天我问他:“我真搞不懂,你是  相似文献   

19.
当初老公追求我的时候,我是不甘心的,他什么都好,就是离过一次婚,这一点让我如鲠在喉。他诚恳地说那是他无法改变的过去,只希望我们有好的现在和未来。思来想去我还是接受了他,毕竟,瑕不掩玉。不过结婚的时候,我勒令老公清理了过去所有的痕迹。前天上班出门前,老公照例擦他的皮鞋。我猛然发现,擦鞋布是女  相似文献   

20.
买挂面     
今天,家里没有大米了,可做晚饭的时候到了。“妈,用不用买挂面?”“用!”妈妈随手给了我两元钱。我拿着钱,像离弦的箭似的向商店跑去。我推开店门,经理迎过来了。啊!商店的经理是个大胖子,穿着白背心,还戴着一副眼镜。他慢吞吞地问:“小朋友,买什么呀?”我说:“买两包挂面。”他拿出我要的东西,我把两元钱给了他。大概他戴着厚厚的眼镜,也看不清楚,又找了我5角钱。我仔细算了一遍,“不对劲,怎么还找我5角钱哪?”我心里暗自高兴,什么也没说,看看周围没人,就接过钱,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出了门,我边走边想:我还是把这5角钱还给他吧,要不,我成什么人啦?可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