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师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师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在不断创新的教师教育政策引导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教师教育体系由独立封闭转向灵活开放、教师教育层次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未来十年是我国教师教育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来自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迅猛发展的多种挑战,为此,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型教师教育体系,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教师教育内容、课程及教师培养模式,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转变政府管理教师教育的方式,切实关注高校教师的发展,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与世界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相比,我国教师教育制度明显存在诸多的不足,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真正落实,教师教育体系相对封闭,层次结构偏低,未真正建立起教师专业化标准,管理体制也尚未理顺。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做法,坚持教师教育优先发展,构建起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并改革我国的课程建设和评估机制,以进一步建立起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规范化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3.
教育职业的专业化,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教育也不能例外。教育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创新教学要开展,都呼唤大批专家型教师的涌现。要成为专家型教师,教师个体必须自觉强化专业角色,提高自我诊断能力,健全专业情意。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社会甚至是教师自身对教师的专业地位还存在模糊认识 ;与中小幼师相比高校教师在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因此 ,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中通过自己的现有优势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从而带动教师团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就必须提高师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等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专业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走专业化之路已是大势所趋 ,近几年我国也在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是社会意义上的专门职业化 ,借鉴国外的经验 ,我们应改革师范教育建立高水平的教师教育体系 ;实施职前、入职与在职教育一体的教育政策 ;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专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师院校改革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已经呈现出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终身化、多元化、高层化、信息化、投资和管理的综合化等发展趋势.面对这些趋势,我国高师院校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即将建立起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中保持特色,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教育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创新教育,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意识包含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造性思维等基本要素。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过程中,就必须在上述几个方面积极引导与训练。影响创新意识形成主要有教育体制、教师、教学方法和学业评定规则等因素。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束缚,建立教育创新体系,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教师教育中,教师职后非学历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致力于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面向学习型社会的全新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职后教育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职后教育要适应教育终身化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地培训机构要上下戮力,回应需求,应对挑战;教师作为培训主体,要增强学习紧迫性、主动性,学会学习,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9.
严雁 《中文信息》2013,(10):123-123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现代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高中语文课培养创新思维的责任在教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合理评价,激励创新。  相似文献   

10.
从认识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出发,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途径进行了探索。认为: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技术职务证书双重资格制度是职教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证;开展校本培训是提高职教教师整体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还要用教育评价引领培训,建立校内外培训培养机制。同时,必须成立职教教师专业协会、构建职教教师专业化培训课程体系、创建灵活有效的研训模式,以保证教师专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根据职业专业化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外教师专业化的成就,可以认为我国教师职业还处于"准专业化"的状态.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如现实国情的制约、社会体制与文化的影响、政策法规的局限、教师教育的偏离、教师队伍现状的不足以及关于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学术争议等,都与此密切相关.要提高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应该采取变革旧有思想观念、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与提升其社会地位并重、严格职业准入与加强在职教育结合、改革教师教育的体系和结构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厚道 《云梦学刊》2003,24(5):89-92
教育素质是任教从师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专门知识和特别技术,是教师整体素质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素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化”的、“创造型”的高等学校教师, 应该具有包括下列内容的教育素质∶树立健全的角色意识、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熟悉现行教育法规、懂得研究教育对象、善于心理调适和辅导、学会教育科研方法、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 ,必须开展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对广州师院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指引下 ,制订新教学计划 ,构建教学创新体系的工作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4.
构建融合职前培养、入职培育和在职研修为一体的、开放的、可持续性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首先必须破除教师教育课程职前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积弊,切实重视实践教学。理念是先导。重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就必须首先充分认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功能。教师教育课程重视实践教学,既能验证教育理论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也能生成实践智慧、涵养教师气质。认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多维功能,有利于增强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的观念自信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教师专业化培养不突出和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构建科学的教育见实习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并实施的"一见二实三顶岗"见实习模式是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现"教学做合一"的一种全新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玉彬  王毅 《理论界》2008,(10):190-191
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存在弊端,英语教师要着力更新教学目的观、教学方法观和教师角色观,努力构建和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的能力体系,包括吸纳异质文化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新科研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迎接全球化时代对英语教师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专业不是一个学科教育专业,而是一个职业教育专业,是适应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而设置的专业。目前的学制模式有六年制专科模式、五年制专科模式、三年制专科模式、四年制本科模式、二年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模式有全科模式和分科模式。新世纪以来,各级各类小学教育专业都在积极探索最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的倾向于全科模式,有的倾向于分科模式。原中等师范学校升格的师范专科学校强调培养规格一专多能,原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强调培养规格学科专业化。县镇小学校长强调多能化,城市小学校长强调专业化。高等学校内部,学科专业教师认为专业化就是学科知识与技能专业化,教育专业教师认为专业化就是教育理论与技能专业化。因此,必须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为指导,保持多元化、特色化的同时,坚持分科培养原则,逐步走向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化,适应我国未来城市化小班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课题。后现代研究强调教师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本文以后现代视野审视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足,并就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迁移能力作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目标,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促使教学创新和自身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迁移能力的培养,需充分激发教师的迁移动机,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营造迁移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迁移能力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0.
崔革 《理论界》2009,(12):188-189
本文通过对教师职前教育体系现状分析,反映当前教师职前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分阶段目标及针对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方案,以期优化高师教师职前教育,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