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绿色运动的兴起和绿色事业的发展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共识。有人预言 ,2 1世纪将是绿色文明的世纪。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 ,建立新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和谐共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VIKOR方法的绿色建筑供应商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绿色建筑供应链的性质,从产品优势、运营管理、合作潜力和绿色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绿色建筑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在比较绿色供应商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VIKOR方法选择绿色建筑供应商。  相似文献   

3.
商业地产是典型的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其开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价值昂贵等特点使得需要的资金量巨大,因此融资就成了开发商最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地产融资的途径比较单一,最传统的方法是自有资金加银行贷款,随着国家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银行体系紧缩银根,以及对开发商贷款和按揭贷款加大监管力度.如何有效地拓觅融资渠道已经成为地产金融业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CMBS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王军  耿建 《统计与决策》2012,(22):169-171
绿色商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理念对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提出了要求。文章在对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PCA评价模型对企业绿色竞争力进行系统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使模型具有可操作性,以期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提供一个定量化的视角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经济,包括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绿色市场、绿色产业等,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经济生活的具体要求。当今世界所有国家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DEMATEL和ANP的混合评价模型,选择可持续性平衡计分卡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对中美英绿色建筑评级标准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美国LEED标准更加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国绿色建筑评级标准的建立虽然参考了上述评级标准,但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视角看仍显不足,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得出,中国绿色建筑评级标准在企业财务、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以及内部商业流程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评级标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绿色革命的兴起,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营销模式。中小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走绿色营销发展之路,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江苏省的中小企业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本身也存在着问题,它们要想快速成长,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转变现有营销理念,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制订快速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绿色建筑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本文提出了绿色建筑CESEST系统模型。在CESEST系统模型中,主要包括理念(Conception)、环境(Environment)、社  相似文献   

9.
绿色贸易壁垒 ( 绿色壁垒) ,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规则与法律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补贴制度和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使国外的相关产品无法进入该国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或阻碍,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可见绿色贸易壁垒从形式上看,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就实质而言,是借助环境保护对贸易实行的保护,因而是贸易保护中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 一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出口,在绿色指数上,之所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绿色GDP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十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后更是吸引了大家关注的目光。我作为一个统计工作者,在为大家的高度关注感到高兴之余,也产生了一丝丝的忧虑。忧虑来自于人们对GDP的缺陷看得太多,对绿色GDP的作用寄予的希望太大,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客观辩证地看待GDP与绿色GDP,应是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GDP与绿色GDP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以供同仁…  相似文献   

11.
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瑾 《统计与决策》2008,(10):119-121
文章从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激励的角度出发,运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通过建立绿色建筑发展过程的政策激励模型,研究政府与开发商群体的非对称博弈问题,从而提出博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绿色GDP不但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媒体和专家认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美丽数字的背后却是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如果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中国的GDP可能是负增长。尽管“负增长”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在我国过去的GDP中的“黑色”大于“绿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传统施工方式以进度、质量和费用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较少的特点,分析了绿色施工的属性。以环境友好为前提,构建绿色施工目标规划模型,便于对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环境、安全等目标作出优化决策,提高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竞争力,指导绿色施工。  相似文献   

14.
姜军 《统计教育》2005,(10):7-8
近几年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探讨、研究绿色GDP,同时绿色GDP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本文通过分析传统GDP的缺陷,以及对绿色GDP的探讨,最终探讨出GDP的本质,希望读者通过本篇文章可以对GDP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对经济发展的度量也有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美丽富饶的新西兰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优美的环境,发达的农业,无处不让人着迷,这个曾经遍地是荒山野岭的国家如今依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搞绿色农业,已成为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制造商选择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首先构造了三种模型:市场在位者只生产非绿色产品的竞争策略模型、同时生产非绿色产品和绿色产品的竞争策略模型、只生产绿色产品的竞争策略模型,进而分析了潜在市场进入者进入市场的临界条件.接着采用数值分析,给出了市场在位者的最优生产策略.研究表明,采取绿色产品的生产策略可以增加市场在位者的利润,增强其竞争力,提高潜在市场进入者的进入门槛,是市场在位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未来中国经济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文章基于对中国绿色经济内容的分析,构建由循环经济、绿色金融、节能排放、工业绿色发展四个指标群组成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用调整系数法来核算绿色GDP,最后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城市,遵循ESG投资理念、实现绿色金融服务,统一碳排放市场建设、制定碳排放交易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是实现绿色转型。当前我国的快速城镇化和以城市蔓延为典型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改变,势必对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文章基于我国城市层面的数据,用系统GMM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探讨城市蔓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对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这种抑制作用在人力资本丰富、环境规制力度较强和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城市相对较弱。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使绿色技术创新受到影响,从而阻碍了工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9.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影响中国工业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BM-DEA模型测度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再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基于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最后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信贷规模与信贷成本的间接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倒N”型趋势,绿色信贷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内生性检验发现:在系统GMM模型与2SLS模型的双重检验下,绿色信贷对地区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区域异质性分析得出:绿色信贷对于金融发展水平处于第二梯队地区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除直接影响外,绿色信贷通过信贷规模与信贷成本两个部分中介间接影响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20.
把 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加快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当前,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保护受到我国各级的格外重视。但忽容置疑,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中,加快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确实存有许多不协调的矛盾。作为在这一矛盾结合部上“萌芽”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既能满足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遏制污染加重的趋势,在世界各国获得迅猛发展。因此,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被喻为当今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产品”和“环保产品”将会倍受人们的青睐,国内市场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