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网络购物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及忠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购物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参与网络购物,网络购物服务商必须改进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吸引顾客。文章根据SERVQUAL模型,研究基于网络购物的服务质量各维度与顾客满意和服务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及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有着显著相关,但服务质量各维度对顾客满意和服务忠诚度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顾客日常购买消费品时,总目标获得购买商品的最优组合,以达到最大满意度.由于使用最优决策方法存在较多限制条件,应用最优化理论又较难构造模型求解,满意决策成为可行的替代方案.文章基于效用函数建立了商品组合的满意度效用函数,并应用满意决策理论求得一个使顾客满意度效用最大的商品组合,建立了满意决策模型;提出一套顾客购买商品组合时选择最大满意度组合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越 《山西统计》2001,(12):20-20
随着企业的竞争 ,企业越来越关注培养顾客的忠诚 ,然而现在许多企业对顾客的忠诚度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只要顾客满意就可以频繁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可导致顾客的忠诚。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这个误区进行分析 ,指出为什么顾客满意并不等于顾客忠诚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仝新顺 《统计与决策》2005,(10):162-164
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质量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顾客满意度测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的特点探讨了顾客满意度测量因素的选取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市场营销的宗旨是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如何测度顾客满意程度,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广泛流行的结合了统计学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本文还探讨了市场营销中如何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去进行市场细分;以及如何用主成分的统计特性去寻找企业产品与竞争厂商相似产品价格的近似线性关系,并以此作为订价依据。  相似文献   

6.
方立 《浙江统计》2007,(11):33-3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顾客服务在商品交易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由于产品的成本结构限制,低价策略已不再具有竞争力,追求顾客满意成为一种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营销策略。一、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企业是以提供服务产品为主的企业.由于服务具有特殊性,所以应更多地从顾客心理、整个服务消费过程的角度来考虑服务型企业的顾客满意度.文章提出了影响服务型企业顾客满意度的五点因素,即企业的服务质量及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顾客对于竞争企业服务的比较、顾客消费前与消费中的情绪状态、服务人员的态度行为和满意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服务型企业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影响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8.
廖颖林 《统计教育》2009,(12):16-23
本文利用某电信企业的数据,采用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中顾客满意度对顾客忠诚度的作用机制,不仅探讨了不同满意程度顾客之间,而且还研究了相似满意程度的顾客内部,顾客满意度对顾客忠诚度的作用大小和作用关系是否存在差异。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顾客满意度的分类和顾客忠诚度的分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2)顾客满意度对顾客忠诚度的作用机制并非线性关系。在不满意顾客与满意顾客以及满意顾客与非常满意顾客之间存在闽值;(3)相似满意程度的顾客内部,顾客满意度对顾客忠诚度的作用关系可能唯一,也可能存在差异。非常满意顾客当其同时又是忠诚顾客时,顾客满意度才对顾客忠诚度呈现出显著的线性作用,否则,如果是不忠诚顾客或者潜在忠诚顾客时,这种作用关系仍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苗敬毅 《山西统计》2003,(11):7-7,12
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利润增加这一逻辑链表达的观点被众多组织所接受。许多企业也在开始进行顾客满意度研究。本文探讨了SWOT分析方法在顾客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知识,利用统计方法做线性回归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得出顾客满意度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为产品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顾客满意度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和日本,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所预期的价值与所感知的价值之间的对比,也就是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顾客期望或要求相吻合的程度。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感觉状态的一种水平,是期望获得的价值与感知到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里“顾客满意度、价值感知、顾客期望”等变量是无法直接进行测量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顾客价值的酒店顾客满意度测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客满意度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还能准确地预示或反映企业的经济发展态势。因此,对顾客满意度调查和测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美国顾客满意指标(ACSI)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以顾客价值为核心要素的酒店顾客满意度七要素测评模型,对树立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和酒店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以张家界市酒店顾客满意度的现实调查数据对模型应用研究,以了解张家界市酒店顾客满意度水平,以及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卡诺模型是对顾客需求进行分类和优先顺序排序的有用工具.针对传统卡诺模型的不足,文章提出了面向顾客满意度改进决策的I-Kano模型.提出卡诺指数,以结合顾客满意的定量分析.引入优先指数,作为满意度改进指标筛选的决策因素.以防喷器顾客满意度度改进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I-Kano模型可以有效结合顾客需求对顾客满意改进指标进行分类和优先排序,为顾客满意度改进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产品开发的过程是一个顾客参与的产品创新过程。文章从期望差异理论出发,从差距分析、产品测试、产品概念测试和顾客偏好测试的角度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顾客满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期望理论的顾客满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服务营销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许多学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所得结论存在很大分歧,并未对服务营销实践产生应有的作用。文章运用来自兰州供电公司的数据,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关系,试图得出一个一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企业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稳胜 《统计与决策》2005,(12):133-134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竞争转向对顾客满意与忠诚的竞争,建立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十分必要.顾客满意与忠诚管理体系包括测评体系、测评方法与持续改进三大块,测评体系应包括对外部顾客、内部顾客和潜在顾客三方面的测评,测评中应针对不同类型顾客选择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以顾客满意指数理论为指导进行.在满意忠诚测评基础上企业应对企业管理、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基于顾客满意度陷阱的市场细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顾客满意度陷阱的市场细分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该细分结果对不同满意程度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将投向满意顾客的部分资源转向不满意顾客和非常满意顾客,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顾客忠诚度,并拉动企业的业绩表现。以某个电视制造企业为例,采用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多重对应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顾客满意度陷阱的存在,同时表明顾客的人口统计特征与顾客满意作用于顾客忠诚的方式存在对应关系,从而佐证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顾客满意度指数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梁燕 《统计研究》2003,20(11):52-5
GDP指标在为人们提供衡量经济发展数量的客观手段的同时 ,也逐渐淡化了经济发展是为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的初衷。然而人类幸福本身终究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因素和终极目的 ,当人们重新审视这一简单的哲学命题的时候 ,再也不能容忍GDP独自垄断经济评价的发言权 ,必须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声音 ,来评价经济资源的产出质量。顾客满意 (CS .CustomerSatisfaction) ,是指顾客通过对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感知效果 /结果与其期望值相比较后 ,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顾客满意度就是顾客满意水平的量化 ,正是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 ,来衡量产出质量的。…  相似文献   

19.
浅议CS管理     
李斌云 《山西统计》2002,(2):23-23,29
CS是英文CustomerSatisfaction的缩写 ,意为顾客满意。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的观点满意为指针 ,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非自身的观点来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是 :把顾客需求 (包括潜在的需求 )作为企业开发产品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为辨识电子商务时代顾客满意的机制,从整体在线购物体验的视角,开发了一个三阶段的顾客满意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在线购物背景下,满意是顾客历经各个购买阶段的体验的结果;每个阶段的满意度既取决于那个阶段的购物体验,也取决于前面阶段的满意程度;前一阶段的满意将影响后面阶段的满意,它们联合起来形成了整体满意。不同类别的在线顾客之间在顾客满意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