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生要项目。一、应收账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  相似文献   

2.
周小燕 《浙江统计》2003,(11):32-32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一、应收账款的确认及坏账损失《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实际发生额记账”。一般情况下,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按买卖双方在成交时的实际金额记账,也就是说,在商品、产品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合同已经履行,销售手续已经完备时,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在计算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时,还要考虑折扣因素。商业上通用的折扣办法,包…  相似文献   

3.
桂勇 《浙江统计》2002,(6):32-33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以及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使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许多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一些企业由于存在巨额应收账款。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自身的负债,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失灵,使企业无法  相似文献   

4.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志红 《山西统计》2003,(9):46-46,50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很多,分类也很多。下面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加以阐述。(一)在被动环境下产生应收账款1、经济体制转轨变型中。由于计划经济时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很少存在坏账,企业管理当局对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  相似文献   

6.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科目——核算销货往来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科目——核算购货往来款,除此之外的非长期债权、债务归人其他应收、应付科目,这些似乎已约定成俗。《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对其他应收款的解释亦用了类似的排他法,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这一般的理解:“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正是由于这种除此之外全包括的排他思考,使这其他应收、应付两科目的核算范围在实务中被不断扩大,核算内容及性质也越来越杂,且其中不少已超出了科目原意设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通常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而商品、劳务的赊销,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8.
崔剑寒 《山西统计》2003,(12):64-64
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是有利的,它能扩大企业销售,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击败竞争对手。同时,因应收账款的存在也相应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背上了应收账款可能转化为呆坏账的风险包袱。一、应收账款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应收账款是因赊销引起的,不论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有何影响,赊销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市场经济中,完全的现款交易是不可能的,赊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企业的经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当的应收账款存在对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击败竞争对手,保住客户都有着非常…  相似文献   

9.
李耀纲 《山西统计》2003,(8):45-45,56
应收账款是企业重要的一项流动资产,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的一个环节。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周转和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本文拟结合企业销售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应收账款增加,特别是账龄在2-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期望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探讨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的改进措施。一、应收账款增加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1、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阻碍销售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后环节,货款回笼是实现企业资金周转的最后环节。应收账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一、收入确认标准基本要求 (一)企业应分清收益、收入和利得的界限。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通常称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  相似文献   

11.
应收帐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帐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和拖欠,应收帐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负担和经营风险。大量资料显示,企业对应收帐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竞争和发展。特别是现在,用户拖欠企业帐款者越来越多,帐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帐款,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一)市场竞争的需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常常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法争取客户,从而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二)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费开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利润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利润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应收账款规模与和利润质量负相关,即应收账款规模越大,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小;(2)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利润质量正相关,即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大;(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与利润质量正相关,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越大,上市公司利润质量高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构建了一个包含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周转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差额三个变量在内的应收账款视角的利润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Excel在信用标准决策中的应用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要求对方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一般以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信用标准越高,企业的坏账损失就越少,同时,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就越少.但是,过高的信用标准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这样就可能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反之,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过低,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与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一)企业产品竞争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周转资金 (二)企业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二、应收账款治理的主要方法应收账款治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赊销收益率和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两者之间进行权衡,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并最终使企业的效益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实际上,也就是追求最好的流动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16.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防范化解财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为了追求账面销售价值,追求销售额,便大量实行赊销,只期望赊销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不顾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缺少事先对客户资信情况全面、深入的调查,盲目向客户放债,致使拖  相似文献   

17.
谈企业应收账款拖欠的成因与清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艳 《山西统计》2003,(6):52-52,54
当前在国有企业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例较大,拖欠的“应收账款”使企业流动资金呆滞,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应收账款增多的成因,并提出了清理拖欠应收账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收入的确认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售房屋有多种形式,包括直接对外销售、委托销售、特殊销售等。而每种方式入账的方法又不同,这就需要在清算时对销售情况认真分析、界定,并依据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适当的调整。(一)价格偏低问题在房地产开发销售过程中,免不  相似文献   

19.
一、近年来企业应收账款呈现的特点及原因 1、企业应收账款呈现的特点。一是数额大,比重高;二是同收期过长;三是呆死账较多;四是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不合理。近年来,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膨胀, 回收期长,呆、死账多等问题日益严重使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周转不灵。 2、造成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原因。首先,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了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还应建立健全一套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予以保护。其次,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经营者长期受  相似文献   

20.
向书坚  徐钢 《统计研究》2001,18(1):19-24
 1993年SNA正文中建议在低通货膨胀率情况下,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中记录名义利息。如果出现高通货膨胀率,则参考1993年SNA《第19章附录二》(以下简称《附录二》)提出的核算方法,即一方面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和收入再分配账户中记录实际利息,如果实际利息为负数,则以0代替;另一方面在重估价账户中记录资产的名义持有损益,并分解为中性持有损益和实际持有损益。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出版的《通货膨胀核算:高通货膨胀情况下国民核算手册》(以下简称《通货膨胀核算》)中提出了与此不同的核算方法。按照《通货膨胀核算》中提出的方法,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和收入再分配账户中,不管实际利息是正数还是负数,都如实记录实际利息,将通常意义的名义利息中用于补偿通货膨胀损失的那一部分看作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的一笔资本转移,并记录在资本账户中,而重估价账户中则不记录。此方法提出来以后,引起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领域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核算》中提出的核算方法更能反映经济现实。本文讨论《附录二》中核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供国名经济核算领域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