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唐的诗人中,刘禹锡(772~842)算得上很有性格的一位。刘禹锡是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的父亲刘绪因躲避安史之乱,带领全家迁居到嘉兴(今浙江嘉兴),他小时候在那里度过。刘禹锡22岁(793年)考中进士。在中举前后,他登上了五岳中最为险峻的西岳华山。挺立在高山之巅,俯视群峰,他想到,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而不应把生命消磨  相似文献   

2.
(一)刘禹锡与白居易刘禹锡何时与自居易相识?贞元九年,刘禹锡登进士科、宏辞科。十一年,登拔萃科。贞元十六年,白居易登进士科。十九年,登拔萃科。元和元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刘禹锡的科名在白居易之前。白居易《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詠今怀重以长句答之》云:“鍊尽少年成自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一作‘最’)后凋。”自注:“昔登科第,梦得多居先;今同暮年,洛下为老伴。”这首诗,只能说明白居易对刘禹锡先登科第表示羡慕,不能认为自居易在应试时就认识刘禹锡。白居易有《为人上宰相书》,是写给韦执谊的。书中说:“今主上肇抚苍生,初嗣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在朗州(常德)十年,文学创作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受傩祭、傩戏表演中唱词的启发,创制了“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在夔州任职之前,已经在朗州、连州(广东连县)盘桓17年之久,早已创作了许多竹枝词.因此,说竹枝词产生于刘禹锡在夔州(重庆市奉节县)任职以后,既与史载不符,也与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比起刘禹锡来,毛泽东更是自觉地和秋愁唱反调。但是,毛泽东在面对秋天的景象,面对秋天的传统母题,他调动起来的感兴,和刘禹锡、范仲淹、马致远大不相同。重阳节在他内心激发起来的不但没有忧愁,相反是一派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词中“人生易老天难老”,本来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原诗如下: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  相似文献   

5.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的年近九十的母亲去世.在护送亡母灵柩路过衡阳时,接到了柳宗元去世的噩耗.刘禹锡悲痛欲绝,停下来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并写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借以寄托哀思.后来,刘禹锡两次写了《祭柳员外文》,并为柳宗元编纂文集.此后,刘禹锡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洛阳守丧.至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冬,才被任命为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刺史.  相似文献   

6.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自称中山(在今河北省境内)人,实乃祖籍洛阳。因晚年任太子宾客,世又称刘宾客。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春天里,谁要是播下一粒种子,到秋天,他就能收获一个真理。你也许不相信,那么,就请看下面的事实——一颗普通的种子,是怎样变成了一个真理的?你瞧:——种子在土壤(rǎn)中萌(mén)发了,把生命传给了嫩(nèn)芽;——嫩芽在雨露中长大了,把生命交给了枝叶;——枝叶在阳光中茂(mào)盛了,把生命输给了鲜花;——鲜花在风雨中凋(diāo)谢了,把生命注入了果实;——当果实终于成熟的时候,它,又把生命献给了人类……就这样,时间老人虽没有开口,有个真理却在传讲:“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而生命的永恒,就是无私!”妈妈的礼物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诗人。他以迥异于流俗的“骨干气魄”,在当时便赢得了“诗豪”和“国手”的称誉。审视刘禹锡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贬居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的十年。这十年,是刘禹锡诗歌创作的转折时期、开拓时期、收获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改削白居易诗一事,对人颇有启迪。白居易的《板桥路》一诗写得不够出色,经刘禹锡“稍加删削,改易数字,便觉精采动人。”(《唐绝句史》107页)白诗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优秀诗篇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卞孝萱《刘禹锡年谱》等,为刘禹锡诗歌爱好者和研究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但其中有些考证,似欠确当,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刘禹锡(公元七七二——八四三年)在文坛上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所处的唐代中叶,是一个政治动乱的历史时期,而文学倒是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诗人辈出,名作如林的盛况。这里,当然也有着刘禹锡的一份贡献。王世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中称:“中唐之李益、刘禹锡,晚唐之杜牧、李商隐四家,亦不减盛唐作者。”这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2.
黄石市郊临江有座峭耸壁立的西塞山,长期以来,人们多以之为西晋伐吴、使吴国“千寻铁锁”沉江一役之地,又以为唐朝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所咏即此。如《湖北通志》(1921年刊本)在《舆地志·山川》之“大冶西塞山”条下,即引刘禹锡诗,又明清两代修撰之《大冶县志》,亦引刘禹锡诗,并将山列为“大冶八景”之一,名曰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客观上是因为佛教已发展到了与儒、道鼎立而三的兴盛时期,身处其时的刘禹锡幼时就与诗僧有过融洽的师生关系;从主观上看,遭受了种种打击后,他愿意接近佛教。僧人成了沟通刘禹锡与佛教的桥梁。刘禹锡与佛教是相融的;他的人生观受佛教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从诗禅相通的观点出发,他对禅宗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表示认同;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他有目的地容忍了佛教的欺骗性。刘禹锡与佛教又是冰炭不容的,体现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肖”是一个“活跃分子”,它能和很多偏旁组合,而且组合成的都是常用字。很多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混淆这些字。在这里,我们把这些常用的“肖”字家族的字作以辨析,帮你认清它们:消(xiāo):三点水的消。消毒消炎吃得消。悄(qiāo):竖心旁的悄。深夜周围静悄悄。捎(shāo):提手旁的捎。请把东西捎一捎。硝(xiāo):石字旁的硝。冲过硝烟往前跑。鞘(qiào):革字旁的鞘。装剑皮套叫剑鞘。宵(xiāo):宝盖头的宵。良宵通宵吃元宵。俏(qiào):人字旁的俏。看她长得多俊俏。峭(qiào):山字旁的峭。山势高陡叫陡峭。哨(shào):口字旁的哨。体育课…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公元七七二——八四二年),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天论》继承发挥了荀子《天论》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向唯心论、有神论宣战的檄文。一刘禹锡生活于唐代中叶。当时,唐王朝正处在由强盛到衰落的转折之中。“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丑剧愈演愈烈。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矛盾尖锐,形成了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朝廷内宦官专权,政治非常黑暗。由于大地主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均田制”已破坏,“租庸调法”也无法实行,不得不实行“两税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一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史上的不少空白.但由于此书成于众手,错舛之处亦在所难免,按页码顺序从该书中可拣出除刘禹锡部分(刘禹锡部分有另文论之)之外的、有明显误漏的注释十二条,并有翔实的史料可为此举证.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丛考》(下称《丛考》)是卞孝萱先生继《刘禹锡年谱》出版之后,以二十年心血浇灌出的刘禹锡研究又一新的硕果。全书二十三万字,从父系、母系、交游三个方面,对这位唐代著名诗人、政治革新家和哲学家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考证,从新的角度论述了他的生平和创作以及有关事件,它是刘禹锡研究的重要论著,也是唐代史学和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在文史研究中,不乏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家世、交游进行考证、研究的单篇论文,而且在人物年谱中也属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年谱中,这种考证、研究,往往处于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rCHO细胞(Ch inese ham ster ovary,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在批培养和谷氨酰胺限制流加培养过程中的生长、代谢特性。实验发现随着谷氨酰胺浓度的下降,谷氨酰胺的比消耗速率以及氨和丙氨酸的比生成速率显著下降。与批培养相比,在谷氨酰胺限制流加培养过程中,培养时间延长,活细胞密度增加,达到2.4×106cells/mL;谷氨酰胺的代谢途径发生改变,代谢副产物生成明显减少,YAmm/G ln由1.04 mm o l/mm o l略微下降到0.92 mm o l/mm o l,YA la/G ln由0.35 mm o l/mm o l下降到0.08 mm o l/mm o l,YX/G ln由0.383×109cells/mm o l增加至0.504×109cells/mm o l,YAmm/X由2.59×1-0 9mm o l/cell下降到1.85×1-0 9mm o l/cell,表明谷氨酰胺代谢的能量利用率显著提高,也证明其参与细胞合成代谢的分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1 《吴郡志》卷十一《牧守》:“范传正,字西老,为苏州刺史,有殊政,进拜宣歙观察使。在刘禹锡后。”按:《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元和七年八月甲辰,宣歙观察使房式卒。丙午,以苏州刺史范传正为宣歙观察使。”《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六月(按当大和五年),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据卞孝萱先生《刘禹锡年谱》考证,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大和五年十月,大和六年二月抵任。则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范传正罢苏州刺史任后二十年。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建国以来,在刘氏生平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六十年代初,卞孝查先生就出版了《刘禹锡年谱》,①第一次对刘氏仕宦交游及文学活动作了全面考述,八十年代以来,他又陆续发表了新著《刘禹锡丛考》②及《刘禹锡与令狐楚》③等一系列文章,进一步对其身世交游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考察,这些对推动刘禹锡和唐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无疑功不可没。然而或因为刘禹锡本身记载有误,或由于现存刘集版本歧异,或因对刘氏诗文未加详考,刘禹锡交游史上至今仍有不少疑误。本文拟就《刘禹锡年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