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持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的平衡,让精英团队保持领导力,让平民团队保持影响力,这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个天平太向精英政治的方向倾斜,以致有些精英可以不惧民意,我行我素,而平民由于难以把自己的“话题”转变为政治决策的“议题”而变得火气十足。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中国的改革已经逐渐进入了“深水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冲突愈益激烈,2005年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多达87,000起,是1993年的10倍之多:二是去年出现了关于改革成败和方向的论争,这实际上是现实中的社会冲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反映。改革进入“深水区”,这就意味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不再可行,而必须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有一个清晰的判断,理性认识当前中国的社会冲突也就显得尤为紧要。  相似文献   

3.
《中外书摘》2014,(3):36-38
在战后年代里,发生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一系列冲突,伴随着前所未有的繁荣一起到来。因为贸易和生产增长,人们得以从其他地方进口大量各种各样的商品,特别是来自美国的商品。劳工需求的增长,也带来了一股不断高涨的移民和雇用妇女浪潮。  相似文献   

4.
黄永潮  王堂生 《现代交际》2023,(10):1-8+121
“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的中心线索,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互动的关系。“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解放或两次解放,也不是所谓解放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完全统一的,是无产阶级追求共产主义这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无产阶级解放”是过程与路径,“全人类解放”是目标与结果。  相似文献   

5.
朱锋 《中外书摘》2007,(3):57-60
对中国崛起的最大争论是这一崛起过程是否会对地区和世界造成不可避免的威胁,从而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并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国冲突、甚至战争。这个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历史结论并不是由“中国经验”产生的,而是由西方经验发展而来的,也是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和认识权力关系的基础内容。“中国崛起”如果能够真正走出一条和平的道路,显然,这代表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和历史经验的颠覆。正因为如此,中国崛起才具有如此重大的震撼力,从而使得围绕着这个命题的争论可能还仅仅是刚开了一个头。  相似文献   

6.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于1996年发表的“文明冲突论”,试图为我们重新认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论述主旨是要人们相信,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化的或文明的;民族国家虽然仍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量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别属于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文明冲突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战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为世界的未来勾勒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前景:伊斯兰文明有可能与儒教文明联手一起对抗西方基督教文明,由此引起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滥用并最终演变成全球性战争。对于饱受20世纪战乱之苦和即将迈人一个新千年的人类来说,这一有关世界未来前景的预言无疑令人倍感沮丧,不啻是可怕的梦魇。  相似文献   

7.
刘文杰  刘德定 《现代交际》2023,(7):12-22+122
作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总结,“五个必由之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二者在出场逻辑上具有共同性,即相同的理论、历史、实践逻辑;在价值旨归上具有相通性,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遵循和解答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在实践中,“五个必由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方向、精神、理念、保障的指引。二者的密切结合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照进现实。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建立,无论在内地还是在澳门,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和谐”何以可能,这样的“社会”如何建立,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澳门的中西交流、冲突与和谐已经有了450年的历史,理应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心得,在和谐社会的建立上有所成就。所以总结一下这些方面的教训与经验,一方面可以为澳门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资他人借鉴,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9.
李伟 《中外书摘》2008,(9):12-15
从1957年到1965年,整整八年过去。也许因为徐铸成原有的声望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党的统战政策的照顾,比起一般右派来,相对地说,这痛苦与磨难,显然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0.
究竟什么是“社会”?怎样分析和研究“社会”?研究“社会”的目的又是什么?人们能否真正认识和把握“社会”的本来面目?“社会”真正面目的辨别标准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科学自建立以来就面临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及其解答的立场和观点,将最终决定社会研究的性质及其采取的基本方法。同时,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不但将决定社会科学的命运及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语料库为辅助手段,分析了问题是的语法化。问题是的语法化经历了三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共时的语法化现象。问题是在结构和语义上都已不可分析,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是一个语法化程度很高的词语。  相似文献   

12.
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深圳布吉镇大芬村,在书画界却赫赫有名。这里有我国最大的行画销售市场。青海女孩李欣就是从这里走出的一个成功的艺术淘金者。  相似文献   

13.
“学以致用”是中国最经典的学习目的论。我们在上海一所高中的高一年级两个班里做了“学习目的”的调查,其中不乏这样的回答:“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将来生活富足愉快,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了家人和自己的虚荣心,考上好大学”;“家长逼的,很无奈”,“为了不让老爸老妈骂”;“为了出入哈根达斯像出入自家门前的小卖部”;“为了车子、房子、女子”……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大约有80%以上的同学都提到了学习是为了考大学,找好工作, 将来过上好生活。周恩来当年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这句话也曾激励了几代学子,如今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谁要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八成会被认为是故作姿态。从这些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的学习目的无疑更具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正是这种功利性使得“学习”失去了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乐趣,而成为一种负担。然而,简单指责这种功利目的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它更多是来自社会的影响。那么,今天的社会究竟应该给学子们怎样一种学习目的论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近7年期间,一直在推行改革,力图通过改革使经济走出困境。改革的进程是十分复杂和曲折的,最后改革以失败告终。有关苏联剧变与戈尔巴乔夫的关系问题,至今还存在不同的看法。2011年第7期《社会观察》杂志发表了萧功秦教授题为《激进改革路径的苦果——苏联改革失败二十年的反思》一文。  相似文献   

15.
初识陈毅文学结缘1901年6月22日,胡兰畦出生于四川成都,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胡兰畦的读书成绩一直很好。“五四”时期,她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1920年冬,胡兰畦从成都毓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此时,胡兰畦已经出落成一个非常漂亮的大姑娘,成为许多男人追逐的对象。父亲将她许配给了表哥杨固之。杨固之是一个重利而轻离别的商人,向往的是个人发家致富,而胡兰畦却受新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刊前几期连续刊出《庄则栋辉煌曲折的人生》、《鲍慧乔与庄则栋离婚后友好相处》两稿,均甚受读者欢迎。现再刊出《庄则栋的父亲也有一段“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职业时空》2005,(5):31-31
今天,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刻,在人民大会堂这个中国人民心中神圣的地方,举办新时代健康大课堂,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们已经迈入的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是一个健康观念更快更新、健康手段更加科学的健康世纪。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公民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相提并论,并将这三大素质的综合提升表述为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小康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小引 关于“超级女声”的讨论文献已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视角、内容和态度五花八门。本文不准备像其中的许多讨论那样试图对“超级女声”产生的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社会后果进行分析和预测,也不试图对这一现象的是非曲直做直接的道德评判,而是尝试从建构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角度对这一造星运动做简单的社会学分析,厘清其中不同社会关系的建构、变动及其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丧偶的比例在扩大、丧偶老人想要再婚的比例在增多、但老人再婚的比例并不高、老人再婚后的离婚率却很高。和老年人再婚有关的种种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老人再婚,是丧偶老人十分关心的一个难题,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也是老龄工作中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2月29日表示,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老龄办今年要重点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到“十二五”末,我国城乡老年协会覆盖率分别要达到95%和80%。为此,全国老龄办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