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他"和"利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1](p921),与每个民族或群体的社会行为特色密切相关.就价值观差异相吻合的中西方思维方式、交际风格、风尚习惯、家庭观念等跨文化矛盾现象和规律作剖析和探讨,以寻求对跨文化认知和交际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美式个人主义源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个人主义,它是美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渗透在美利坚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解读跨文化交际中的美式个人主义价值观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的和睦及促进社会文明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礼貌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其文化差异则往往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因此,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应重视那些具有文化差异的方面,加强对礼貌的语用文化价值观 差异的研究,以便我们理解跨文化谈判中各种谈判风格的差异,促进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交际过程中,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不同而导致的语意交流障碍和偏差。因此,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本文化应从思维方式、价值现,特别是从它们的直接来源--哲学思想方面去把握。以哲学思想为指导的语言文化研究和哲学思想与语言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是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文化交际差异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价值观.本文分析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表现及其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差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高度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多方面影响,本文从词语内涵、宗教、价值观、非语言交际以及社会心理等五个方面,分析产生交流障碍的原因,并力图找出解决此障碍的根本途径.指出了了解文化差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哲学家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以美国社会后现代自然观为例对美国社会后现代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得出语言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该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最后论述美国社会后现代自然价值观对英语学习者和跨文化交际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二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隐性文化阻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隐性文化中价值观和信仰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剖析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揭示了二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隐性文化阻碍。其目的是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便能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影响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因素。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交际是支配与反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在商务交往中,5个以"F"字母开头的英文单词,即"Family、Face、Fate、Favor、Friends"常被西方人作为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确保在中国行商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则。本文依据克拉克洪等提出的价值观取向理论,从5个维度将中西方文化里5个"F"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纽带及其形成和互动方式予以比较并探析其深层缘由,藉此提高公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就劳动价值的高低及劳动价值观的内涵而言 ,日本民族的传统劳动价值观有其独特之处 :拚搏进取式的劳动意识、以闲为愧视勤为荣的荣辱观、劳动是精神所需、为社会而劳动的价值观等 ,充分地积淀于语言中  相似文献   

12.
英语民族和蒙古民族(以下简称英、蒙)语言中含有"马"的习语数量众多并丰富多彩,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民族对马的热爱和崇拜。英、蒙涉"马"习语的生成及演变,映射出了英、蒙两个民族对马的认识过程并反映了各自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而英、蒙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文化现象亦使得英、蒙涉"马"习语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日益丰富深刻。进行英、蒙习语的文化含义研究,对语言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的隐喻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及价值体系中,既呈现出了相同的特征,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将就不同民族身体体验特征的共性和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初以来,在涉及到各国家和地区人们共同体的权利关系问题的讨论中,首先在国际性文件里出现了"indigenous peoples"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同时,伴随着先住民运动在世界各地的风起云涌以及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indigenous peoples"的内涵与外延也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然而,由于英文的"indigenous peoples"在汉语中并无直接对应词汇,再加上学术传统的差异等各种原因,造成中西方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上产生歧义,进而影响到所涉及对象的基本权利以及相互关系的构建。因此,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厘清国际法语境中"indigenous peoples"在中西方文化中内涵与外延的异同,有助于多民族国家各人们共同体权利的维护以及和谐关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当代生态维护的种种失误,是工业类型文化中某些民族谋求世界霸权以后派生出来的生态维护问题,它不仅是工业类型民族的事情,也是所有民族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生态民族学认为匡正这些失误的基本方针是尽最大的努力有选择、有分寸地利用好工业类型文化提供给人类社会的物质条件和全球生态观,促成多元文化的稳定延续,利用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去逐步消解当代生态维护失误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能协调各民族具体生态维护的泛化生态维护格局,才能有效的消减生态危机,赢得世界各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一些历史上长期被边缘化的小族群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最容易被涵化。这些民族的物质文化越来越趋同于相邻民族或处于强势地位的民族文化,而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则随着老人的去世而成为遥远的记忆并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抢救和保护这些文化,强化地方性知识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价值,使人类文化继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能够做到“美美与共”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石头作为具有生殖力的象征,是很多原始民族古老的文化信仰,以石头作为母体、父体,石头生人的观念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朝鲜及日本文化中都大量存在,并对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各民族生殖崇拜观念和生育习俗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着重于与日本母石崇拜文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人类相互沟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并且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共知和认可,对协调人际关系、维护正常交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汉英语言实例的分析,探讨汉英委婉语交际效用的相似性,如避讳或避俗效用、出于礼貌效用、模糊掩饰效用等;分析委婉语在不同文化中体现的不同特色,如文化习俗差异、语言内涵不同、表达方式差异等。  相似文献   

19.
壮、汉两族在神的形成过程、神的谱系结构以及功能作用方面都存在区别 ,这种区别体现着两个民族的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20.
人际关系性是招呼语的本质属性,招呼语和招呼行为对人际关系具有显示、保持、增进或减损等功能。根据对人际关系适用情况的不同,招呼语可分为缘亲型和陌疏型两类。中国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属于家庭化的熟人关系,缘亲型招呼语的选用倾向极为突出。然而在当下的现代中国,生人社会已经形成,人际关系多样化、复杂化,招呼语的选用呈现出由缘亲型向陌疏型发展的变异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