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明清时期,瑶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在瑶族地区大力兴办儒学、社学、义学,推动了瑶族子弟向学之风的形成,培养了一批瑶族知识分子。但受瑶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瑶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亦十分突出,并一直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3.
瑶族居住广东,历史悠久,分布甚广,而《瑶族简史》一书称:“宋至元代,湖南瑶族大量向两广边境迁徒,这一时期瑶族遍布湖南辰州、沅州、靖州、桂阳、郴州和两广边境的连州、贺州、韶州。”“明初至明末间,瑶族不断南迁,深入两广腹地。”此论断不符合广东瑶族的历史真实,宋、元时期广东境内已遍布瑶族。 相似文献
4.
5.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明代麽些民族服饰可分为丽江服饰区、永宁-盐源服饰区、北地-俄亚服饰区。麽些民族服饰在头饰、衣裳和装饰方面都有显著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分异”的趋势。造成这种变迁的原因包括:明清时期中央不同的民族政策措施,麽些民族各支系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周边民族和宗教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历史上,瑶族居住与活动的重心,逐渐由北而南。至清代,广西瑶族分布之广、人口之众,均居南方诸省的首位。史称: 粤西(蛮类)……合其类而 十分之,则壮居四,瑶居三,狼居二,余仅得一焉。 这就是说汉、僮、瑶诸族为清代广西地区的主要民族;在广西少数民族中,瑶族的人数仅次于僮族。 下面依《清史稿·地理志》卷74所记载的广西府、州、县次序,分列瑶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 湖南地区自尧舜时代直至西汉以前主要是越族的聚居地,越人在湘南的居住时间更长,而瑶族的祖先在汉以前就迁徙到了湖南。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在其交往中互相影响吸收,故瑶族文化中有很多越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吴小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6):134-139
明清时期广西特别重视水利建设.明清政府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水资源和有利的地形,对灵渠、相思棣、陂塘、堰坝等进行多方面的修整,使广西的水利建设达到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正> 瑶族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过去,由于封建统治的压迫和歧视,导致瑶族逐渐成为我国的跨境民族。瑶族自古以来生活迁徙多变,“常住青山千万山”,“吃尽一山过一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中国瑶族艰辛的游耕历史,过上了定居的幸福生活。而国外的瑶族仍在不断的流动,他们的足迹不仅留在东南亚,甚至涉足于西方,与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发生了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学、民族学者的注目。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本文从湖南瑶族的文化生态入手,整理省内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非遗保护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的困难,探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初论湖南明清瑶官制度胡仁亮瑶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明清两朝的瑶官制度是封建中央王朝在瑶区实行的,通过瑶官来管理和抚绥瑶民,稳定地统治瑶区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封建王朝在地方政府机构中设有专门管理瑶族事务的官员,泛称为瑶官。瑶官中,有的是瑶族豪酋... 相似文献
14.
在邵阳隆回县西北端的虎形山,居住着我国瑶族的一个分支——花瑶,至今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全乡13150人中,花瑶同胞5194人。其中尤以崇木凼村最为集中,全村833人,花瑶633人,堪称中国花瑶第一村。 相似文献
15.
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实体。城镇的出现,是一地区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的标志,城镇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或成为一区域的经济都会。明清时期,国力强盛,海宇一统,为青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使其达到了一定的繁荣程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清时期青海城镇兴衰过程的研究,为现今青海城镇的建设,提供一些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6.
莫徭是瑶而非苗瑶族的先民上古属何称谓,众说纷纭。我在《瑶族与长沙武陵蛮》一文中曾指出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就是瑶族的先民。当然,长沙武陵蛮是个聚合体,它包括有今天的土家、仡佬、苗、瑶、畲等民族成分。南北朝时从长沙武陵蛮中就分化出一支称“莫徭”的群体。莫徭就是瑶族的别称。“莫瑶”最早出现在《梁书·张缵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莫徭”之称,是其族人自称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与变迁张冠梓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广阔的民族。随着一代代瑶民的不断迁徙,如今这个民族的足迹已越过国境,延伸到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成为世界性的民族。本文谨就国外瑶族的分布及其迁徙作一考实。我国是瑶族的祖国,现在仍然是大部分瑶民居...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东莞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交通条件,顺应人口压力、封建生产关系以及海洋贸易格局变化等因素,立足特色,错位发展,实现商品农业区域化专门化;农业与手工业就地结合,形成经济作物加工产业链;发挥地理位置优势,贸易交换关系向内向外拓展,建立起成熟的从种植生产到贸易流通的商品经济模式,成为岭南著名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论述了唐宋至明清时期广西屯田的兴起、发展和衰落,封建统治阶级在广西长期实施屯田开垦的原因及其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