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过去人们对法家思想在秦历史上的作用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促进了秦的统一,但后期对秦的灭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把秦的灭亡归结于法家思想。秦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归结于秦用法家思想统治而导致秦快速灭亡是缺乏根据的。统一后的秦王朝使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对于维护当时的统一局面是有积极意义的。历史上使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的朝代并不只有秦代,汉以后的政权仍然执行的“外儒内法”的思想,但并没有导致汉王朝很快灭亡。因此应对法家思想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发掘法律文化传统资源的思考中较为关注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笔者认为儒法合流乃是形成中国法律文化特征的思想基础,其中法家思想所独有的某些观点对现代法治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人性本善"的假设及其"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西方某些管理心理思想不谋而合又有些许差异,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的先秦法家"性本恶"的人性假设及其崇尚"法治"的思想与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颇有共通之处,融合了法家管理理念的儒家思想与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可谓异曲同工. 通过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心理思想的比较,可启发我国管理者在已有的管理思想和策略中融入西方的管理心理思想,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先秦法家有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其道德思想秉承和谐社会的道德理念,承认人性之私并主张有效制之,同时秉承"以法为德""以吏为师"的原则,成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社会规范,对当今全社会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及法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尽管和现代的法治思想有原则区别,但它仍有精华部分值得我们汲取,而且,它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其是非功过 ,两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总的来说 ,批评多于褒奖。法家作为一个政治学派 ,有它自己一套治理社会的学说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儒道两家所不及。尽管法家的历史功过一样的明显 ,尽管它的法治主张还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但其重法治 ,主张用法治理国家、治理社会 ,其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精神 ,对我们今天进行依法治国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 ,我们应当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 ,吸收和借鉴其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法律政治文化的渊源和主流,先秦法家政治思想有大量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客观、全面地剖析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以古鉴今,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乃至当下,无论是在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抑或是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生活层面上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海瑞在施政过程中有大量法家思想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法需严峻、以示威慑;法不阿贵、官民平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海瑞施政中的这些法家思想的运用对革除时弊、缓和社会矛盾和发展社会经济,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家的法治主张,是一套组织领导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学派,首先,法家从作为统治者的君王的角度,认为绝大多数君主通常都是些上不及尧、舜,下亦不为桀、纣的"中人",这些作为"中人"的君主借助法也能将国家治理好;其次,从被统治者角度,法家实质上是将作为被统治者的臣民分为"善人"、"恶人"及介于"善人"与"恶人"之间的"中人",由于社会中绝大多数被统治者是"中人",因而国家治理的重点和最终目标就在于这些"中人".  相似文献   

10.
三晋法家思想的华与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晋法家思想是法家思想的主体。在中国法律史上 ,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是 ,三晋法家思想花开三晋 ,却果结秦国。文章从文化传统、时代特点、地理位置、思想影响、君主的贤否、用人的政策等方面 ,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通过历史的考察 ,发现历史中那些恒定但却历久常新的理念 ,为当代的思考与实践提供历史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秦国在中国历史和国家治理思想上具有奠基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体制与形态,其所制定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货币财政制度是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结合《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献,对秦代货币制度及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秦代货币流通的历史现实,探讨了秦代货币结构思想、秦代货币管理制度思想、秦代货币间的科学换算关系,以及秦代货币制度理想与货币现实的不一致性。秦代货币的思想、管理体制及实践方式有其独特性、创造性及适用性,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及数字化时代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楚秦起诉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的起诉制度已相当完备,如起诉形式已有了公诉与自诉之分,自诉案件中出现了本诉与反诉,司法机构受理起诉的条件也有了制度性规定,起诉与受理阶段还制作了相当规范的司法文书.楚、秦两国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上古中国的法制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先秦献捷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礼,特指诸侯国对蛮夷戎狄用兵胜利后向周天子告捷的庆祝活动,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争不行献捷礼。春秋时期,诸侯国向周天子的献捷礼明显减少,同时出现了诸侯国相互献捷的新现象。献捷礼的变化反映了随着民族融合的空前加强,周夷矛盾渐趋缓和,而周人内部矛盾日渐尖锐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14.
古雅典城邦以其民主与法治的完好结合称著于世 ,经过一系列民主改革 ,民主派领袖们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政治制度。本文主要论述了雅典法治社会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各项法律程序原则 ,以及雅典人的公正意识和民族素质对法治社会的正常运行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秦国早期的母系氏族残余及其婚姻状况对其后世政治势力演变和商鞅变法都有较大的影响。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婚姻关系混乱,形成了独特的母系贵族势力强大的局面。这与六国一脉相承的公族势力恰好相反,母系贵族势力往往一朝而衰,形不成能动摇君权的顽固势力,因此变法顺利实现,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秦国逐步走向强盛,继而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6.
半两钱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由秦国铸造,早期工艺原始,钱币上的文字古朴苍莽,钱体形状、大小不一。秦王朝建立后,中央统一铸币,铸造工艺改进,半两钱钱文规范,钱体规整,制作精好。秦朝后期由于社稷动荡,半两钱出现变小变轻的现象。汉承秦制,西汉早期也铸造过半两钱,但整体风格已无秦半两之霸气,钱体较薄,钱文笔划较平浅。  相似文献   

17.
秦皇汉武之间的儒学、儒生、儒籍处于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儒家学派更注重于器物层面上的发挥,表现出实用功利性的特征,发生了从儒学到儒术、儒士到儒生、儒籍到儒经、民学到官学的四大转变。这种转变自现实层面来说,仍然缺乏封建帝王实现治平的实践模式,只是发挥了教化和缘饰的作用。自儒学自身发展而言,偏离“道”而求延续的生存方式提升了其学说的地位,使儒学资源在两汉时期得到全面整合,并初步探索了与其他学派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秦国粮食运输政策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及秦始皇时期,秦国是最为富庶的一个诸侯国家,为了政治、经济、军事及战略的需要,国内粮食运输经济十分发达,并由此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粮食运输制度和布局合理的粮食转运仓储体系.粮食运输分收纳租粮运输、地区间粮食调节运输、军需与工程建设用粮运输;运输方式以陆路和漕运为主;法律规定百姓必须亲自转输粮食,中途不得私自停留;为方便运输,在全国各地专门设置了敖仓等转运粮仓.  相似文献   

19.
在和谐思想方面,儒道两家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和谐思想.文章通过对中国先秦儒道两家和谐思想中关于"和谐本体论思想、和谐认识论思想、和谐伦理观思想"的比较,剖析他们的对立统一之处.  相似文献   

20.
楚秦刑事诉讼证据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活动中,楚国和秦国已建立了确保诉讼证据合法性的制度,探索出了获取诉讼证据的方法与策略,并已善于运用不同的诉讼证据种类揭露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