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转移“粘性”及安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产业转移存在着“粘性”。针对这个问题,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一是要着眼于产业提升,二是要优化城市群布局,从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培育产业承接能力,增强产业承接“粘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产业转移“粘性”。  相似文献   

2.
要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圈,首要任务是使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企业能够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如何保护好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简要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在哪几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保护,明确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制造业转移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国制造业虽大但不强,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制造业转移,特别是我国如何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对于区域而言,制造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遵循制造业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规律,积极推动制造业在不同地区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合理选择接纳转移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技术经济水平的梯度差异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 ,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对此不能盲目乐观 ,如果产业选择不合理 ,反而制约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应明确产业选择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 ,在选择接纳产业中力争做到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5.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我国承接的来自发国家的传统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产业转移较多。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它的先发及政策优势效应不断减弱,中西部地区不断显现出低成本与土地供给优势,促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长三角相邻的安徽因为交通便利优势,也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验,促进沿海产业结构提升,同时在承接地注意建设“靠城(大中城市)、沿线(交通干线)、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6.
在海外人才大规模回流与中国数字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用2007—2020年沪深A股数字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海归”高管对我国数字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归”高管能够显著促进我国数字产业技术创新,同时,该作用具有异质性,会受到地区制度环境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海归”高管不仅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员工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投入强度促进数字产业技术创新,而且能够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周边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海归”高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和数字技术使用程度的增加。研究结论从人力资本角度揭示了我国数字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为吸引海外人才而改善国内制度环境,进而促进我国数字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是台港澳大规模转移生产能力的结果,这是国际性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FIEs)就是实现这种转移的主要形式。FIEs的产业分布反过来又对我国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不可避免地强化这种产业转移的特征。因此,适时地进行产业调整、实现产业结构转移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8.
9.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研究比较早,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值得学习借鉴的也比较多,本文首先从产业视角、企业视角以及国家视角这三方面对国外比较重要的几个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综述。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具体的产业转移现象进行的,本文从产业转移动因、模式、效应以及应对产业转移的策略选择这四个方面对国内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日韩产业转移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东辉 《东岳论丛》2005,26(3):46-50
现在日本和韩国正处于产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两个国家都以信息化为其发展重点,他们的许多传统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由于深受国内劳动力价格和地租高昂的困扰,因此欲向海外转移以谋求更好的利益机会,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工业化进程,需要吸收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为日韩产业转移提供了一个最有利的场所。山东省是中国离日韩两国最近的地区之一,与日韩之间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日韩产业转移对于山东省提升整个制造业水平,在山东半岛打造一个综合的制造业基地是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12.
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李俊 《晋阳学刊》2005,(6):46-4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制造业转移有助于整合各国资源,提升各国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构造地方产业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提高地方产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的特点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用产业集群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是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区位处于调整与重构过程中,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可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从产业承接能力入手,在工业化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政治、经济、创新能力、市场化程度、营商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能力指数,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要素约束机制,甄别出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力的国家,通过聚类方法识别出投资区位优先序。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产业转移与江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力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规律,并立足于江苏这一区域,从而探讨如何提升江苏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将广东省放置于整个国际环境平台中,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原理,分析并指出广东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继续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具相当的局限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提升方向不吻合,对国际产业转移重要主体利用不足和环境建设不适合国际产业转移新要求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式地提出为优化广东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采取确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明确定位本省发展方向、营造良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环境和积极探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思路及新手段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环境急剧恶化,此时,中国结束了加入WTO过渡期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国内外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征.作为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江西省着眼于完善自身产业体系,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应用最新的数据和信息客观分析江西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基于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总结江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全面分析,审慎对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广西工业产业结构演化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产业转移起着一种阻碍作用。运用AHP方法,就产业转移对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表明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现阶段,广西正处于一个需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实现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发挥产业转移的结构优化效用:努力完善激励产业转移技术外溢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技术外溢的产生;提高广西本地产业、企业对转移产业技术外溢的学习、吸收效率;努力培养产业和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在创新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9.
王福君  宋玉祥 《理论界》2008,(12):63-64
技术创新是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机制,它可以通过催生新的行业、削减旧行业,提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通过改变生产要素配置,通过新技术以及新技术的渗透,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没有建立起较强大的技术中心。本文针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提出了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考察全球产业转移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产业转移中充当的角色和地位,探讨了这种转移对中国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中国从制造基地到创新大国的嬗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