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无法协议离婚的情况下,诉讼离婚成为当事人离婚的唯一合法途径。我在多年的司法实践当中接触了大量的婚姻当事人,发现很多当事人对离婚诉讼的相关问题存在误解,这些法律上的误解往往影响当事人的诉讼,使当事人不能更好地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即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实践中同是离婚损害赔偿,受损害的无过错方,在提起该赔偿时得到的赔偿数额往往不同,有的得几千元,有的得几万元。法院在处理离婚损害赔偿案件时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依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小小寰球     
美国推行过错离婚法引起争议编译/家永在美国,不负责任的离婚现象相当普遍。为了控,制离婚率不断上升所造成的许多社会问题,不久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颁布实施了一项对离婚具有约束力的新婚姻法,主旨是推行一种新的契约婚姻形式。新婚姻法规定只有夫妻一方存在诸如通奸、虐待、遗弃、长期分居、犯重罪坐牢等过错情况,另一方才可向法院提出离婚。1970年以前美国实行的是过错离婚法,申请离婚必须以配偶犯有过错为条件。自从加州于1970年首开无过错离婚法先河之后,美国所有的州都纷纷效仿,很快确立了“无过错离婚”的婚姻形式。根据无过…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18日修正后的《婚姻法》首次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保护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制裁过错方的违法行为。它所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婚姻法中无辜受害的弱者所给予的深切同情和真诚帮助,无不折射出法律和道德的深度追求。但是实践中,本条文真正发挥作用的情况少之甚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列举式条文本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举证责任的问题。本文从适用范围、举证责任以及时效三个方面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5.
法院调解是我国离婚诉讼中的一个必经程序,但目前我国的相关立法存在缺陷,导致离婚调解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应该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各国有关离婚调解制度的经验与制度,首先确立离婚调解中的和解制度;其次对参与离婚调解案件法官的综合能力设置明确标准并注重对其进行法律以外社会经验的培养;最后实行离婚调解和离婚判决的分离,加强我国离婚诉讼中调解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妇女及未成年子女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03,(4)
编辑同志:我和老于都是丧偶的退休工人,两年前经人介绍结婚,并且办理了结婚登记。谁知婚后他对我不忠,我的感情受到伤害,遂下决心离婚。请问:我若起诉离婚,可否要求他对给我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王梅王梅同志: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家庭成员的。”这里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过错赔偿是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补充的内容,旨在保护…  相似文献   

7.
婚姻本质上是一种包含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的长期性契约。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婚姻也表现出不完备性。低效率运行的婚姻救济制度无法避免离婚现象,离婚破裂主义的确立使问题恶化。妇女从婚娴获得收益的时间较晚,再婚也比较困难,当婚姻契约被破坏时其权益受到的损害更大,加强离婚时妇女权益的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无过错证明结婚两年,乔晓鸥一直觉得她和冯简的婚姻是世界上最好最美满和谐不会出问题的婚姻,所以,当冯简提出离婚的时候,乔晓鸥有一刻钟是晕乎的,她的大脑里第一个闪现出来的念头是莫不是冯简得了绝症,怕连累她。  相似文献   

9.
婚姻作为男女两性以永久生活为目的的合法结合,意味着经济与情感的共同体。而现代婚姻与传统婚姻相较,却充满了变数与弹性。近年来,主动提出离婚不再是男性的专利,女性已成为主动提出离婚的主力军。本文立足于实地调研,通过对当前离婚诉讼案件的调查,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探寻女性主动离婚现象。  相似文献   

10.
离婚扶养制度、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被称为我国四大离婚救济制度。本文首先通过对离婚扶养制度的一般理论进行讲述,总结各国规定离婚扶养制度的伦理基础和现实意义;其次针对我国婚姻立法对离婚扶养相关制度的规定从而得出我国离婚扶养制度为夫妻扶养义务的延续的结论;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现行离婚后扶养协议的相关问题。我国的离婚扶养是一种救助性扶养,离婚扶养义务是夫妻扶养义务的部分延续,其为离婚救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完善和发展离婚后扶养制度是保障家庭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离婚经济”催生“中国式离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增长的离婚率不但让婚恋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萌发甚至带动了“离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婚调查、离婚咨询、离婚诉讼等环节已经构成了一条较完整的“离婚经济链”。亲子鉴定市场红火、婚外情调查公司方兴未艾、婚姻分析设计婚姻、离婚公司“造福他人”等现象,也使得离婚经济显现出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莫特 《女性天地》2010,(9):22-23
妻子想离婚,丈夫却借着外派工作的机会拖延不离,妻子情急之下“克隆”了一个老公,神不知鬼不觉地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果是妻子钻了法律空子离婚成功,还是丈夫反戈一击保卫了婚姻?  相似文献   

13.
离婚冷静期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新增设的规定,总体上该条文内容适当,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比如离婚冷静期制度仅适用于登记离婚、设置冷静期期间类型单一及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故应对离婚冷静期制度进行完善,其一,离婚冷静期不应该只适用于登记离婚,诉讼离婚也应当适用,同样可以实现立法目的。其二,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离婚冷静期要延长至3个月,如若在婚姻存续期间出现遗弃、虐待或者家暴或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等危害夫妻一方人身或财产行为的便可以免除使用离婚冷静期。其三,完善配套措施,妥善安排子女生活,设立家事调查员,建立调解与咨询制度。  相似文献   

14.
《女性天地》2011,(1):6-7
调查背景:听说爱尔兰有法律规定结婚不许离婚,但夫妻双方要签订协议,婚姻年限可以选择1到100年,过期不续期就相当于自动离婚了。婚姻年限越短费用越高,1年的登记费折合人民币2万多,100年的只要6元钱。  相似文献   

15.
确定涉外离婚诉讼管辖权是法院解决跨国婚姻诉讼的前置程序,它对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冲突规范和准据法的确定和适用,以及最终的判决结果具有重大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解决离婚诉讼管辖权冲突的立法体系尚不完善,对诉讼竞合的放任态度,对管辖权的肆意扩张等问题,深深地影响着该类案件中诉讼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 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有人说它是婚姻的缓冲带,也有人说它在打法律的“擦边球”,反正,这在年轻人当中还真流行。不过,郑州的一对老人也时尚了一把,玩了一回“试离婚”……  相似文献   

17.
马志国 《女性天地》2012,(11):38-40
当婚姻亮起红灯时,有人为了挽救婚姻,开始尝试"试离婚"。试离婚,即夫妻双方都有离婚意向的前提下,先过一段"离婚"的日子,但不办理离婚手续,也就是生活上"离婚",法律上暂不离婚,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离婚。这是一种自救婚姻的策略,相当于给婚姻上了保险丝。正如"以这种形式分开之后,可以让徘徊在离婚边缘的夫妻进行离婚‘彩排’,然后再作决定,这样更有利于双方做出成熟负责的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前,离婚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但如今,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离婚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谈虎色变”、“遮遮掩掩”,而是能以一种更理性的心态去处理失败的婚姻。据统计,目前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的离婚率已经突破了10%。其中,近50%是通过诉讼解除婚约的。  相似文献   

19.
毛志鹏  刘杰 《职业时空》2010,6(7):117-11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侵权事件日益增多,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可以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解决由其带来的矛盾和纠纷,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受害者的法律救济,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实行严格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扩展损害赔偿范围,同时完善行政处理制度,保障受害者的救济权利,使侵权人得到否定性评价。此外,还应引入公益诉讼制度,在目前国情下确立以检察机关为主的公益诉讼体系,维护社会公益。  相似文献   

20.
观察     
"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 3月5日《法制与新闻》的文章说,近年来频频出现“试离婚”现象,即夫妻双方在准备离婚的前提下,生活上先分开一段时间(半年至一年),而不急于从法律上履行离婚手续,待双方冷静思考以后再做出理智的选择。其间,婚姻咨询师会从中立的角度进行有效劝解,诊断、挽救婚姻,并教育当事人学会如何经营婚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