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里的天最蓝,山最高,寺庙最多,地域最广阔,风情最独特,人也最纯朴憨厚……这就是我心中的西藏。长久以来,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以其独有的粗犷、神秘和古朴、自然,深深地诱惑着我,使我自1987年第一次踏入这片地域后,就像进入梦境一样,再也无法醒来。于是,两次、三次……直至今日。也许寻梦的时间太长,我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雪域之梦使我无时不沉浸在无穷的回味和享受之中,即使梦醒了也还想回到梦中去,次次梦都有新感觉,回回梦都令我激动不已。是的,因为梦里的一切都是真的。在圣城拉萨,不论你…  相似文献   

2.
拉萨印象     
和许多朋友谈起西藏的时候,他们都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神往。探窥天下之神奇必在远险,寻觅世上神秘莫如高危。路途远、海拔高,艰险与苦难相伴,使西藏充满了神奇与神秘的刺激。这也是他们向往西藏的主要原因,但一具体说起来,他们对西藏的印象就是布达拉宫、大昭寺、帐篷和满山遍野的牛羊,在他们眼中,西藏就代表着神秘和落后。这不能怪他们,其实在我来西藏之前也是同样的感觉,尽管我还查阅了一些有关西藏的资料,但大多是介绍一些旅游方面的东西,而且有些还是远远过时了的介绍。然而,作为援藏干部,我来到了西藏才知道,现在的西藏和内地人的…  相似文献   

3.
察瓦龙,是西藏东南部察隅县境内的一个行政乡,位于怒江中上游卡瓦格博神山西侧脚下,与西藏芒康、左贡以及云南德钦、贡山、独龙江相邻。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察瓦龙鲜为被外界所知,故出现不少误读其历史文化之现象。其中,关于“察瓦龙”这一地名称谓来源,目前以“炎热的峡谷地区”作为解释见诸著作、论文、游记等,然此释义尚似乎有望文生义、错讹阙漏之嫌。  相似文献   

4.
糌粑酥油茶 糌粑,藏语的意思为青稞炒面;酥油,是用牦牛乳提炼而成。酥油茶,则是藏族人民每天不可缺少的饮料。《中甸县志稿》中这样记载:藏胞一见酥油茶,“其胸中已有悦乐,若一入口,则其辛苦忧郁恐怖疑惑完全冰解,如饮甘露焉。”由此可见酥油茶与高原藏胞的生活关系是何等密切。糌粑和酥油茶是藏族的两道名食,因食用配套,故往往连在一起。糌粑酥油茶的制法:制糌粑:青稞炒香熟后磨成面,再与酥油茶汁拌和捏成团。制酥油:用牦牛乳除去奶渣,使油脂凝固成饼状。打酥油茶:取特制酥油筒,先放焙香成泥的核桃、芝麻、麻籽和酥油、…  相似文献   

5.
含冰 《民族论坛》2003,(1):19-20
民歌,是源自土地的声音,它承载着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民歌,是劳动人民心灵深处的声音。它深切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情感,经万人之口,通万人之心,它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的寄托。我以虔敬的心情聆听那血肉俱全、泪笑并存的中国老百姓生存环境中的真正的民歌。那些歌手,生活在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吼唱成了他们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尽管他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幸,太多的穷、病和生离死别,但他们依旧眷恋着身边的一切,眷恋着生命中所有的苦与乐、悲与欢。夜深人静,当你聆听那些山梁上的歌声时,你…  相似文献   

6.
年五一,我邀了几个朋友去西藏,原计划借此读点西藏的书籍,拍点西藏的照片,写点西藏的文章,希望能在向“文化人”转化的路上有所收获。想不到一踏上西藏的土地就被镇住了:首先是来自高原缺氧反应,虽不至于翻肠倒肚、撕心裂肺,但也绝对不轻松。白天头昏目眩,思维呆滞,双手捧着书一个字也看不下去;晚上则整夜整夜地做着挖洞掘金的梦,洞越挖越深,深不可测,无穷无尽,最后是浑身关节的疼痛和透彻脊髓的恐惧。其次是所到之处都是那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旁若无人、一心向佛的虔诚信徒。啊!这就是西藏,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西藏!事后,我反复揣摸着,这种…  相似文献   

7.
电影《农奴》最近在全国上映了,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西藏农奴翻身的故事影片。我刊编辑部邀请了部分同志举行座谈。参加座谈的人,有西藏少数民族参观团的藏族团员和中央民族学院的藏族学生,他们过去都是身受压迫的西藏农奴。下面发表的就是他们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事实不容歪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普拉赫的《西藏的地位》一书,是承袭了已故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一书的观点,并且根据以后的事态发展,增加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在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中,把他们所谓的“西藏独立”的由来主要归结为:元朝皇帝忽必烈把西藏分封给帝师八思巴,认为从此西藏就“独立”了。但这个观点是经不住一驳的。因此以后就逐渐产生了范普拉赫在《西藏的地位》一书中所说的,自1911年后西藏就正式“独立”了的观点。当然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但无论他们持什么观点,提出什么说法,很显然都是  相似文献   

9.
社科院负责同志: 你们好。“慎重稳进”方针是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为西藏制定的根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西藏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现在情况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一方针对今后西藏工作仍有指导意义。为此,我建议中央统战部就“慎重稳进”方针写篇文章。三十多年来,中央统战部受中央委托分管指导西藏工作,对西藏工作的历史和现实十分了解。在动手写这篇文章时,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组织一些同志回顾西藏工作,经过反复修改才写成此文。我看后,感到写得很好,特向你们推荐。并建议刊登在最近的《西藏研究》上。祝工作顺利热地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八日  相似文献   

10.
1950年,党中央同意刘伯承、邓小平提出的由西康、云南、青海、新疆4省区对西藏实行“多路向心进兵”以收协力合击之效的建议,进军西藏的序幕由此拉开。作为当年从云南进军西藏为数不多的健在者,陈永柱少将的新著《走到西藏》,讲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本刊现摘发其中一个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05,(3):39-40
鲁迅先生曾留心过清灭亡后杭州城中八旗子弟的生活,发现他们在政府统计的“籍贯”一栏中填的都是“长白山”……不老不灭的长白山是满文化的中流砥柱,是旗人叶落归根的地方,是他们的圣地。如果说西藏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无与伦比的缥缈的梦,那么,长白山何尝不是?且它的云层不会很低,空气不会很薄,它是亲近的,近得让你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曾留心过清灭后杭州城中八旗子弟的生活,发现他们在政府统计的“籍贯”一栏中填的都是“长白山”……不老不灭的长白山是满文化的中流砥柱,是旗人叶落归根的地方,是他们的圣地。如果说西藏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无与伦比的缥缈的梦,那么,长白山何尝不是?且它的云层不会很低,空气不会很薄,它是亲近的,近的让你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3.
王川 《民族研究》2006,5(2):97-105
瓦合山神是清代中期以后西藏地方藏汉人民信奉的神灵。这一山神崇拜因初次发生并定型于类乌齐县的瓦合山而得名。瓦合山神崇拜在清代中期后逐渐成为民间信仰。本文在古代典籍及最近发现的清碑拓本的基础上,结合时人包括法国神父的记载,对瓦合山神崇拜的产生背景、原型、传播沿革及衰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研究历史上西藏的瓦合山神崇拜,有助于理解一个民间信仰如何在佛教影响巨大的西藏生根并获得较快的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可能还有许多新的发展,新的发现,我到了云南后也有许多新的发现。现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又搞了个新的发明,这个发明叫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塑造云南形象,这是一种创新近几年,我感到云南的形象在我的脑子里有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可以说是新的形象,这是新世纪的...  相似文献   

15.
黄波 《民族论坛》2014,(3):42-42
刚来到辰溪的时候,由于环境和生活不适应,加上思想上的各种顾虑、困惑和压力,一到晚上我就彻夜难眠,进入无限的遐想,一段时间竟养成了失眠多梦的毛病。和我住在同一层楼的两名县领导是怀化当地人,他们每周五下午一下班都要回家,整个宾馆就只留下我一人。正好,周六周日两天时间都由我自己来支配,没别的,  相似文献   

16.
考进内地西藏班 清早起床.打扫客厅和庭院,给牲畜喂草,生火打酥油茶,等这一切完了我就该吃点早饭,然后背上沉甸甸的、故意码得四四方方的书包朝村口的小学走去。  相似文献   

17.
西藏是一本大书韩书力北京人。26岁赴藏,迄今22年。以灵魂融于西藏,以秩序与纯净之心理解西藏,以接通高原地脉灵气的艺术表达西藏……韩书力─—西藏美协主席,无数前往西藏寻求人间至美的艺术家中之佼佼者。和众多的小孩一样.我自幼喜爱涂鸦,读小学和初中时曾先...  相似文献   

18.
一、地理云南省会昆明正南约100百公里处,住有所谓云南蒙古族,他们是13世纪进驻云南的蒙古军的后代,住在通海县西城公社新蒙生产大队。据省政府编的资料说,极少数蒙古族散居在大约39个县,其中包括景东、蒙自、昆明、个旧,绝大部分住在新蒙大队的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陶家嘴五个村庄。大队的人口约有1150户,4300人;其中有彝族33人,汉族22人。汉族几乎都是嫁给蒙古族的妇女,她们的语言、服装、习惯与云南蒙古族一样。此外,还有360多人在外地工作,但大部分人的户口在大队。传统上,这些蒙古族被称为通海蒙古族,因为他们住在通海平原。直到最近,他们所在的  相似文献   

19.
再探西藏的双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曾于1987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作者题为“关于西藏两语教学问题的探讨”的论文。作者根据最近十年来所获得的新材料和西藏双语教学的新情况,补充编写了此文。包含如下四个内容:(1)我之“双语教学”观;(2)西藏藏汉双语教学的历史状况;(3)西藏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4)我对西藏双语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西藏传统社会权力结构之分析欲研究西藏传统的权力重心,必须先了解西藏地方的最高行政结构。达赖喇嘛是精神上的领袖,其下设有两个委员会,其一是教务委员会即“伊仓”,有四名委员,都是出身喇嘛身份的僧侣,一切有关教务问题都是由他们掌握。其次是政务委员会,即“噶厦”,亦有四名委员,其中三名为居士,一名为僧人,负责政教的统合与完整,掌理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