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梦 《家庭科技》2002,(5):32-33
近日,朋友向我诉说他的苦恼:他的孩子十多岁了,他对孩子可以说是关爱备至,从生活到学习,要什么给什么。可是孩子就是不领情,还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根本不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更不要说回报了。一切为孩子着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众多父母都如此。当然,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尊敬和热爱父母。可是,许多孩子对父母的无私奉献怎么就无动于衷呢?其实,  相似文献   

2.
朱老总是我国体育界的元老之一。清末,国政腐败,外强肆虐。年青的朱德同志满腔热血,忧国忧民。他热望中国成为一个强盛的民主的国家。一九○七年,他决心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学习。当时他已考中了“秀才”,然而他把这进仕之阶连同父母盼他“学优而仕”的愿望,一概抛到脑后。他瞒着家人,借了学费,毅然踏上征途。他只身一人,只用五天时间,由仪陇步行到了成都。  相似文献   

3.
如果真的全面放开二胎,那本来多出来的房子恐怕要变少了.为了买房子不惜把父母和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都搭进去的“80后”房奴迷茫了:为了避免下一代遭遇同样窘境,是不是要帮他/她提前抢购房子? 从多得住不完,到可能没房住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00后”被认为是最不缺房的一代——父母有1套房,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各有1套房,这样算下来,一个人可以继承3套房.如果他/她的配偶也有3套房,一家人就有6套房.  相似文献   

4.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他》描写了一个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美国南方孩子.这个孩子始终被称为“他”,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小说中“他”的无名状态意味着个体被剥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而小说结尾处“他”被送往县救济院则意味着“他”既遭受了老南方的否定,又遭受了新南方的抛弃,“他”陷入到被历史与现实双重抛弃的处境之中.作为一位杰出的南方女作家,波特在《他》中表达了南北战争战败后美国南方人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他》中那个无名的孩子正是波特这一代新南方人对于自我身份焦虑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下旬,沈阳一家报纸刊发了这样一则消息:《“炒”掉亲父母,欲招新爹娘》。消息称:大连一个14岁的中学生来到检察院,表示要“炒”掉自己的父母,要求为自己更换新的监护人。一个14岁的孩子为何有如此反常之举?这对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通过行为规则来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哈萨克族的“还子”制度即是一种特殊的亲属制度 ,其具体规则为 :部分哈萨克族人在结婚后 ,将所生育的一个孩子送给自己的父母抚养 ,祖父母把他 (她 )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女 ,其关系由祖孙 (女 )变成了父子 (女 ) ,血缘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则成为兄弟姐妹关系 ,称谓也相应地变化。一“还子”制度仅在一部分人群中实行 ,但对于这种规则适合于哪一类人 ,在已往有关哈萨克族的一些论著中说法有所不同 ,大致可分为四种 :1 .儿子将婚后所生育的第一个孩子“还”给父母。如“儿子的第…  相似文献   

7.
除了自己的友谊,还可以多多关心父母身边的邻居朋友,对他们好就是对父母好,也许哪一天,他们就会帮助到你。所以,为父母准备点人缘,比金钱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他不相信命,也不认命.在他还小的时候,一向信佛的母亲,就不止一次地为儿子的命运占卜过,然而他人生的每一步都与运势背道而驰.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但他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9.
家教冲突     
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朋友,这是科学的教育观念,我极为欣赏。孩子应该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父母的孩子,父母应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是爱的一大部分。 丈夫的教育观念仍旧停留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父慈母”上。在儿子面前,脸板得象一大块铁,不见喜怒哀乐,还动辄拿出“三纲五常”来教育儿子一顿。他  相似文献   

10.
星若晨 《快乐青春》2009,(12):51-51
他出生时难产,曾被认为是不祥之兆。3岁多了还不会说话,父母担心他是哑巴。后来,他总算开口了.但说话极不流利。且每讲一句都很吃力,到9岁入学时还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下旬,沈阳一家报纸刊发了这样一则消息:<“炒“掉亲父母,欲招新爹娘>.消息称:大连一个14岁的中学生来到检察院,表示要“炒“掉自己的父母,要求为自己更换新的监护人.一个14岁的孩子为何有如此反常之举?这对父母因何让孩子如此失望?这名初中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一系列的困惑驱使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从而发现此事背后有许多隐情.……  相似文献   

12.
某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挟了一叠稿子上门来,想听听我的意见:这书稿是否应该出版? 这是一叠诗歌稿,作者是某地一所中学的十五岁学生。据说这少年有“神童”之誉,写过一些诗在报刊上发表,在当地引起注意,上过电视,某青年报还刊登过他的访问记。“神童”的父母都是某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与文艺界有点关系。他们为  相似文献   

13.
高度敏感的孩子 8岁的侄子杉杉最近闹了一出“罢课”风波.表达能力很强的杉杉举出无数条理由:“数学老师不喜欢我,我举手的时候,他用可笑的样子看我,他一定觉得我很笨.”“陈明明恨我,他说我的鞋子很傻.”“我很讨厌同学拉着我去操场玩”…… 面对这些无厘头的理由,杉杉父母一边好言相劝,一边强行将他送到学校.老师反映说杉杉整天郁郁寡欢,上课无精打采,不跟同学交流,成绩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4.
综合 《家庭科技》2015,(3):20-21
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让人汗颜和痛心.武汉一名13岁的女孩以死来威逼父母放弃二胎: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不愿接受,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在这之前,类似的报道还有不少:南京一名9岁女童听说父母要生二胎后骑车离家出走;杭州一名17岁女生因父母要生二胎焦虑到不想上学;网络视频中,一个小孩听闻父母要生二胎后,扬言要把未来的弟弟或妹妹扔进河里.孩子为什么会对再要一个弟弟妹妹产生这么大的排斥感呢?如果想要二胎,要做足哪些心理准备呢?  相似文献   

15.
《优雅》2015,(1)
“温太医”张晓龙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帅气俊朗的他跟“温太医”一样传统守旧吗?11月底,Fol i Fol ie携带着2014秋冬新品巡展的精品来到成都,张晓龙在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时尚心得。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在论著和讲演中多次提到“大同”,他还亲笔写了《礼运》中有关“大同”的词句.孙中山论述的“大同”,和传统儒家“大同”有何关联.和他同时代写有《大同书》的康有为所言“大同”有无异同?本文准备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很多年轻的妈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长到三四岁,想让他独自睡觉,可是怎么也不成功。孩子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可一到睡觉时就犹豫,一会儿让妈妈先陪一会儿,一会儿又要喝水……好不容易睡着了,有的孩子到了半夜,或者过来找大人,要求在大人床上睡觉:或者自己醒来就哭,妈妈们没办法,只有再和孩子一块儿睡。甚至有些孩子一和大人同睡就特高兴,有的到了半夜还会爬起来,看看自己是否还在大人的床上,然后才会踏实睡去。孩子在独自睡觉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大人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呢?这成了许多年轻父母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被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贫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了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夜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相似文献   

19.
小绵 《家庭科技》2007,(3):33-33
爱他,更要爱自己 小琦(32岁,结婚6年):有一次我从镜子里注视自己后吓了一跳,那个腰身粗壮、神情倦怠的女人真的是自己吗?我才刚刚32岁呀!我决心改变自己,除了去美容院、健身房,还参加了演讲训练班和绘画课,把以前丢掉的兴趣捡起来.  相似文献   

20.
吴虞,(1872—1949)四川成都人。原名永宽,后改名为虞。曾任过中学、中专教员和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教授。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当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维新思潮传入四川后,吴虞是成都地区主张“新学”的第一人。他一面在成都教书,一面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家庭革命和社会革命。他不顾当时一批封建遗老和政客等的反对和“鄙笑”,四处“搜访弃笈,博稽深览,十年如一日”。就是说,他到处搜寻被封建遗老等人认为是“弃笈”的新书和报纸,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广博的考证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1898年康有为等所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一批有志革新的知识分子更加焦虑我国的前途。吴虞在“不能不为蜀学前途悲也”的呼声中,于1905年离开他的妻女到日本法政大学学习。吴虞以后谈到他这段思想变化过程时说:“戊戌以后,兼求新学,乙巳(1905)年东游,习其法政。廿年来所讲学术,划然悬绝”。说明了他在思想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