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便为新疆高校预科汉语阅读教学及学生进行课外汉语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大家对预科阶段阅读课的性质和特点、教什么、怎么教及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什么教学原则持不同看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根据自己的看法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原则方面“各行其事”。这不仅体现不了阅读教学的特点 ,也达不到提高民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预期目的。本文欲结合教学实践就以上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汉语阅读课的性质和特点汉语阅读课是预科教学中的一门新课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技能的训练 ,使民族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巧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其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以便民族学生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资源是理解古诗文的有效辅助资源,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重视.但在使用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就在介绍作者时读上一遍,或简或繁,对古诗文理解不仅没有起到辅助作用,反而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或者无动于衷,不得要领.这是对背景资源的定位模糊和使用目的不明确造成的.本文就高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中背景资源的几种使用方式作浅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适应性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生能否尽快适应预科学习生活是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实证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手段,发现当前民族预科学生在就学期望、同伴、环境、学习和压力适应等方面存在着复杂性和特殊性,有助于我们剖析当前民族预科学生教育难题,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民族预科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族预科学生预科阶段课程设置对本科阶段培养的支撑情况,利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对预科课程和本科课程学习的关联度进行深入研究.以目标学校为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预科学生理工科成绩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预科成绩和本科理工科成绩成正相关,因素影响显著.通过预科一年或者两年的学习,预科结业学生进入本科之后,与普通本科学生成绩差异明显缩小.研究成果为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客观且定量的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智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关于古诗文部分的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那么,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进行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便成为我们思考、申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钱冠连的"音感召唤"学习策略理论,对248名广西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外语学习最基本的学习策略的调查,并对12名学生展开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大部分广西少数民族预科生不大重视语音刺激量的积累,听的量和背诵量较低,没有养成朗读的习惯。虽比较重视阅读,但阅读量仍偏低,大多数的阅读范围仅限阅读题,且语言分析能力不大高。此外,通过相关性分析还发现语音刺激量、阅读量与英语成绩显著相关,研究者认为钱冠连的"音感召唤"学习策略理论对外语教学与学习,特别是外语基础相对薄弱的民族预科的外语教学与学习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基于研究发现,研究者还提出了改进广西少数民族预科外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当代预科学生的生活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以预科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为主题,对河北师范大学预科学院、赣江职业学院预科部、中南民族大学预科学院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对预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心理特点以及学院管理特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针对问题成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十二所民族学院,每所民族学院都设有预科,预科学生全部来自各兄弟民族,学生在预科学习一年,考核合格后升入大学本科学习。英语是预科学生的必修课,预科班的英语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巩固中学阶段所学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又要为下一阶段学习《大学英语》打好基础。目前预科学生大多使用文理科通用《大学英语》预备级教材,因此,如何上好预科班的英语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必须进行的汉语教育。民族预科教育评价,就是指对民族预科教育各方面指标的评价。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评价,按其主体和教育目的来设计,主要应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办学水平的评价、预科学生评价、预科教师评价、预科教学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麦金太尔认为,德性的失落是启蒙运动以近代自我观念取代传统目的论的结果,它导致近代思想家们为传统德性寻求合理性的努力失败。然而,由于他忽视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客观必然性,致使他所设计的德性超越之路成为一厢情愿。事实上,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已经破坏了传统道德的作用机制,德性的表现方式也由主体自律转向制度约束。因此,只有以制度的正义性为基础并辅以相应的社会改革和文化引导,才能逐渐走出德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是人类社会古老而重要的行为规范;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出发点,深入研究诚实信用观念的理论价值,对于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科学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平等、自由、利益、人伦和健康是诚实信用观念的重要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对 90年代诗歌生存状况的持续观注 ,深感 90年代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严重压缩了诗歌的生存空间 ,诗人在狭小的空间内奋力挣扎 ,忍受着商业性文化对传统诗歌内质的消解。但诗人们试图在新诗前卫化突进过程中寻求传统内质的精华同现代审美意识的共通共融之处 ,期望创造出属于这个全新时代的特色诗歌 ,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勾勒了当下诗歌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荒原》表达了艾略特个人与文化的双重迷惘。说它是"个人"的迷惘,因为它是一部艾略特个人的"心灵史";而它所反映出的文明的危机、世界的幻灭和人的绝望,正是对"文化"迷惘的体现。文章从艾略特本人的生活状态、婚姻状态和宗教思想等方面入手,在对《荒原》所折射出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出艾略特创作《荒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哲学对传统理性概念的批判 ,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社会基础和科学背景 ,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揭示。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是 :一方面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又渴望确定性 ;另一方面是人们在获得了一些东西的同时又失去了一些甚为珍贵的东西。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事物的相对性、非确定性、不完全性破坏了人们旧有的确定性世界观。因此 ,超越传统理性的概念框架 ,构建当代的理性形式 ,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呼唤。理性结构的当代内涵在于 :理性是规定与超越、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 ;理性是逻辑与非逻辑 (隐喻、直觉 )的统一 ;理性是基础 (中心 )与非基础 (边缘 )的统一 ;理性是认识 (真 )与价值 (善美 )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自由思想源于卢梭 ,却又不同于卢梭。康德认为卢梭在内在自由领域内放弃了自由的自主性质 ,将自由归结为自然 ,视情感性的良心为自由的原则。康德将自由视为理性为自身设定的理想 ,自由的原则乃是理性所颁布的先天道德律。从二人自由观的差异可见 ,康德在批判卢梭自由观的基础上 ,不仅挽救了自由的自主性质 ,而且还从多个方面阐发了自由的这一根本性质 ,从而完成了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从语义取象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对古今汉语、英语和日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比较,阐释了这些语言中的委婉语所具有的共同取象模式,以及掺入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因素之后的取象差异,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意义反映,指出了委婉语表现形式上的各自民族特色,揭示了社会文化因子在语言中投影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先验幻相理论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先验辩证论部分的主体内容。先验幻相是由于知性范畴的超经验使用与理性的僭越本性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康德根据对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哲学体系的研究与范畴演绎的分析,将先验幻相的样式分为心理学理念-灵魂的幻相、宇宙学理念-世界的幻相和神学理念-上帝的幻相三种。康德通过对三种先验幻相的阐释表明了传统形而上学之不可能,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复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是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用"三个代表"来表述党的建设钢领和使命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在党的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内容、时代特点和内部有机联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创新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提出,对于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