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委婉语属于替代性话语,是替代与被替代成分之间的外延内涵的传承;其运作过程中,心智的意向性作为先导,决定主体的意向态度和意向内容。委婉语所表达的物理事件随附着既自主又依存的心理属性,而心理属性所引发的对物理事件的感受和认识经过心智的调节后生成为一种具有新颖特质的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2.
意向性是当代心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人的行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特性。委婉语的生成基于意向性,是话语主体在意向性的关指下,以心理随附性为导向,根据意向内容(即本体)和意向态度选择喻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当代心智哲学有关意向性的争论首先集中在"人的大脑中是否真的有概念、信念和判断等"这一问题,由此发展出实在论和取消主义两种相对的立场观点。丹尼特将自己有关意向性的看法称为"意向立场"观,从常识心理入手将意向立场中运行的物质系统重新定义为意向系统,力求在物理世界中为意向性解释锚定一个合适的位置;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温和的意向性实在论立场。意向立场观为我们理解意向性及其实在性提供了一种比较新颖的视角和一些更加合理的研究方法,也为之后意识和意向性的自然化作出了很好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替代性言语现象,委婉语的生成涉及认知主体复杂的心智活动。运用心智哲学理论可以有力地揭示和解读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产生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委婉语表达的触发点是心智的意向性,话语主体根据言语环境的需要确立起要表达的本意,即"本体",进而明确对表达对象所持有的态度取向。受话语主体不同心理感受的影响,喻体(婉言)的具体选用则由认知主体进行自主意志发挥,在心物随附性的制约调节下,选择适宜的"婉言"代替"直言"以表征某一特殊的心理感受,突显其意向态度。  相似文献   

5.
语义语法接口研究的"‘用例事件'模式"提出三项假设:句法表征语义、语义体现为意象、句法结构就是事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的语法语义接口的基本操作:以事件为基础、以意象作驱动。语言运用是一个从事件到用例事件的心智过程。语言运用是从表达主体的心智对内外世界事件的感觉开始,形成最初意识,经过心物随附性的作用,并充分发挥主体的意向性的主导影响,形成反思意识,作为感受;感受以意象的形式出现在大脑里,这就是前语言的用例事件。意象形式的前语言用例事件被固化为概念形式的语言用例事件就是句法的发生。研究意象建构与句法的发生的关系就是研究语法语义是如何接口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显现—显现者"结构的现象在胡塞尔那里被理解为"意向性活动—意向性对象"的意向性关系,而意向性关系是以先验自我为前提的。逆意向性则以显现者的自我为中心,更加符合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意向性是人的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意向联系着言语与现实世界,人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向,反映自己的意识活动。意向性首先是精神哲学研究最为深入的哲学概念,后来被语言哲学家用到语言哲学的研究之中。通过对于意向性和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状况的介绍,分析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提出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理论得以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进而指出言语行为理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现象学中意向对象与时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层:意向对象在时间中的构造和意向对象在时间中的显现。意向对象在时间中的构造中,胡塞尔采用了意向性视域、横意向性时间、被动综合、直观、本能等概念进行阐释。因为直观与被动综合形成的意向性视域总是处于相互论证的循环之中,所以胡塞尔没有办法在意向对象的时间构造中保持其本身的同一性。而且,他用设置本能的方式来作为意向性对象的构造动力,是对意识现象学大厦的一个威胁。因为这已经是用意识以外来的东西解释意识,而非从绝对意识出发来解释意向对象。在意向对象的时间显现方面,绝对的时间之流本身的显现总是与意向对象的时间显现处于相互论证的循环之中。且意向对象的时间性显现也被设置了一种动力性因素,有违现象学精神。所以从意向对象与时间的双重关系上能看到胡塞尔在发生现象学阶段一些论证上的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词汇的发展是语言进化过程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汉语新词的层出不穷体现了汉语构词的灵活性。通过关注新词生成过程中认知主体意向性的体现,并根据不同的意向态度,对汉语新词进行分类,可以发现,新词英译的主要策略是体现出认知主体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语篇,汉语立法语篇中人际元话语使用的种类和数量偏少、语言形式的长度偏短,这些人际元话语的使用特征与语言运用的意向性密切相关,汉语立法语篇的主体以一定的意向态度对立法语篇这一意向内容的表述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人际元话语的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