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像人们战胜“非典”想尽办法一样,企业也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管理上感染“非典”。近一时期“非典”肆虐,这场近似于灾难的疾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在这段特殊时期如何调整员工的情绪,怎样安排更合理的作息制度,实行不同于平常的管理和经营措施等等,这对企业的管理者们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考验。员工的健康是第一位吕雅是国内一家颇为有名的大型通讯企业的员工,半个月前公司内外都在盛传本公司内部有一名员工传染上了非典病  相似文献   

2.
正30年来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又一次面临西学东渐。那么,新的"西学东渐"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什么?困惑的是,这些在西方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给中国企业和员工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许多企业的领导感觉"不好使"?为什么随着这些工具的实践,员工的"被压迫感"越来越重?我们知道,即使在西方企业,这样的"被管理感"也不是员工喜欢的,这样的感觉在中国企业和员工中更甚。使得一些人也据此认为"西方管理不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3.
杜莉 《经营管理者》2013,(19):111-111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给企业人事行政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和难度。本文将从管理基础、培训体系、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四个角度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工作实践,提出"加强系统人士,引入规划管理"、"强化培训体系"、"改进绩效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屈婷婷 《经营管理者》2013,(23):179-179
当前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处在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和"爬坡"阶段,面临着传统劳资管理给供电企业留下诸多顽症。随着电网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建立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动态培训新机制,文章提出以岗位动态培训为切入点,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普及性全员培训、充分发掘员工潜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企业Agent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误区,提出了"企业Agent"管理这种动态企业管理的构架,研究了以动态企业管理思想为基础的动态"企业Agent"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招牌是什么?是名号?是商标?是品牌? 什么样的招牌才是金?是名号?是名牌?还是品牌? 招牌是企业的一笔财富,无价的资产,是诚信,是质量,是优良的服务,是可以提供给客户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字招牌。 招牌就像是一块容量巨大的集成电路,存储太多太多的信息,看招牌我们可以读出企业的许多内容: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个性,企业的过去,企业的未来,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招牌简直就是企业的全息系统。 好的招牌可以给人愉悦,给人感动,给人信赖。好招牌可以一见倾人心,再见倾人国。 招牌对企业如此重要,你是否认真思考过呢?  相似文献   

7.
报载,徐州铁路分局克服“非典”给运输业带来的严重影响,果断采取“以货补客”战略,去年上半年运输收入完成100389.6万元,同比增加2413.0万元,补还了客票进款2247.3万元的欠账,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非典”期间国内遭受损失最大的行业一个是运输业,一个是旅游业,有的旅行社因没有游客只好关门;铁路运输秩序被打乱,客运发车车次较正常时期减半。面对疫情,倘若“守株待兔”坐等疫情过去,那将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非常时期催生“非常市场”。在“非常市场”环境下,一些企业一时束手无策,感到大环境如此,是不可预料的事,企业或经营者改变…  相似文献   

8.
郑蓓 《经营管理者》2013,(2X):345-345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浅析、归纳来探讨企业文化建设、文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与进展思路,以而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界定和整合,丰富和完善了企业文化管理论述,以而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实现员工的"6感",激发优秀人才的革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加强顾客对企业的"3度"。  相似文献   

9.
陈燕宁 《办公室业务》2020,(5):44-44,46
人才,无论是对企业管理工作或是档案工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应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方面着手,应对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管理变革,构建更加合理的档案人才队伍,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之后的诸如富士康"十三连跳",2010年南海本田罢工等事件的工作场所冲突频繁发生。一些微小的工作场所冲突会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劳动群体性事件爆发。这些冲突性事件不仅给企业的劳动关系带来不可修复的创伤,也会给经济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如何进行妥善的工作场所冲突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旨在从制度构建和企业文化管理两个角度,以沟通和妥协为主要宗旨对企业的冲突管理系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客观形势对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控制系统和管理工具在施工企业如何推行?使施工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靠文化力提升经济力,改变施工企业从"游击管理"过渡到"战略管理"的现状,从而逐步提高企业管控水平,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施工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施工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施工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的举措四方面进行探讨施工企业如何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12.
人们把处在高速成长期企业遇到的各种危机问题称为"成长期烦恼",如何化解"成长期烦恼",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保持民营企业健康持续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成长期烦恼"之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实施企业标准化是化解"成长期烦恼"有效方法:通过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运营体系,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使企业获得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薪酬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而使用不当则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危机。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企业逐步走向市场、走向国际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给煤矿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精细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促使煤矿企业工作更加明确化、责任化、具体化,有效地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一、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理论(一)原则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体系包括:其一,"以人为本"。将人的因素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安全管理与生产组织的精细化管理中应该始  相似文献   

15.
隋艳颖 《经营管理者》2013,(24):196-196
2010年11月,国资委宣布在13家中央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将部分利润奖励给科研管理骨干。本文通过分红权激励与股权激励的对比,分析出了国企采用分红权激励的优势,并以原子能院同辐产业衍生出来的改制企业——"X公司"作为实例,在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分红权激励对转制型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内部改革的有效性,得出了分红权激励政策对转型企业管理提升具有有效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袁军 《决策探索》2003,(12):32-33
一、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涌动起一股企业文化的浪潮.这股浪潮,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些根深蒂固驾轻就熟的管理传统,声言不再仅以机械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为管理信条,公然提出"铁腕管理"、"金钱手段"作用是有限的,大声疾呼"人、人、人"、"文、文、文".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会一度领先,原因就在于日本企业界善于"以本民族文化为经,以外来文化为纬"铸造"合金文化",努力谋求"经济发展与精神进步"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阐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针对作者所在的单位进行了实际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对标"管理的定义及理念进行了简介,剖析了县级供电企业在开展对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县级供电企业如何通过对标深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人的积极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管理思想、理论的一次深刻的变革。"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本文就如何"以人为本"做好企业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造福员工、回报股东的重要保障。企业只有营造和谐的氛围,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做精、做大、做强。当今,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管理,到以人本管理和文化力建设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最终推动企业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潮流。加强人本管理是改革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使企业的发展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实行人本管理尤为重要。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决策人"、"主体人"的转变,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