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2012年发表的《不结盟2.0》报告为重要标志,印度精英和政府积极酝酿对华认知变化和政策调整。2013年以来,印度"谨慎平衡"中国实力上升和影响力扩张的倾向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在应对边界危机、发展政治关系和推进"东向战略"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维持合作与竞争、秩序与实力的动态平衡。莫迪政府上台后,不会大幅调整目前推行的谨慎平衡政策,但将增加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力度,外交上更为主动和活跃,这对于中国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应提升印度在周边外交布局中的地位,在缩小彼此诉求差距的同时,加强多层次政策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总统是在美国深陷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亚洲政策调整以及美国推行巧实力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制定出美国的对日政策,奥巴马总统的对日政策体现在政治上加强和深化美日同盟,经济上美日大力合作共同对付经济危机,军事上虽然出现裂痕但是并未影响到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最后文章阐述了美国对日政策对亚洲和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出现是同德国的“世界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武力侵华过程中,德国殖民者便认识到了通过文化手段对中国施加影响的重要性.摩洛哥危机的爆发更坚定了德国统治者推行对外文化政策的决心,他们把中国选取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首要目标.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推行对华文化政策的中心机构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制度演变及其绩效创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阐明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农业经济生产效益的释放过程,同时对土地制度变迁产生的绩效进行了评析,指出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由于农业本身的产业弱势,政策颁布与执行中存在一个博弈,只有博弈结果是有利于农户收益提高时政策才会有效推行。  相似文献   

5.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法学理论家和实践家。作为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政法工作的主持者和参与者,董必武对土地问题始终关注。其关于党的土地政策和土地立法的言论和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灵活实用的土地政策和立法原则。他提倡根据时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党的土地政策,制定相应的土地法规,指导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同时也重视法律的实施,充分考虑到法律实施的民意基础,这些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重创全球就业市场,迅即引发公共就业政策调整的实践反应和理性探讨。梳理现有成果显示,当前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研究呈现应急性、对策性特点,规范性和制度性反思不足;侧重于围绕单个国家展开经验借鉴,系统性和共性特征缺失。因此,后危机时代我国公共就业政策调整和变革应从规范和制度层面剖析危机的冲击,系统性把握西方国家政策调整的共性特征,进而从宏观战略性视角思考我国公共就业政策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以一个传统农业型村庄为个案,从治理的视角,讨论土地调整逻辑的变迁。20世纪80—90年代的土地调整主要通过具有村社理性的土地共识和组织基础实现村庄土地的动态流动,是村庄内生性的治理。税费改革后,以个体化、市场化为取向的三农政策的落地使得村庄内部土地利益分化,村庄治理失效,因而形成难以克服的调整困境。由于村庄难以实现土地利益平衡,村民通过事件化的策略行动向基层政府施压,基层政府不得不以事件治理的方式实现土地调整。事件治理型土地调整是基层政府治理资源和治理原则双重缺乏的权宜结果。土地调整的变迁显示了当下农村政策的推行中,如果只注重国家力量,而不充分考虑村庄内生的治理逻辑,将会导致层出不穷的基层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吕氏集团执政期间汉朝与南越国的矛盾冲突,传统研究多集中于吕后及其称制时期,而忽视了对事件整体性的把握,即未从吕氏集团执政的全过程加以审视。事实上,吕氏集团对南越国的政策存在两次重要调整,一是吕后时期从怀柔转向对抗,二是"诸吕"时期从南征转为罢兵。吕氏集团的第一次调整只是对原有政策的过激推行,第二次调整则可能是缓和双方关系的一种尝试。但前者不顾客观现实而冒险行事,后者缺乏后续措施而加剧了危机。因此,虽然吕氏集团的两次政策调整均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但其冒进与盲动的行为只能导致汉朝南部藩属体系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也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例如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不断涌现,机构设计和政策协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新常态经济下,对于货币政策的这些变化和调整,学术界存在哪些争议与共识?通过文献分析,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主要观点。研究表明:在传统货币政策目标外,金融稳定、外部稳定等目标越来越受到关注;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危机过后,是否需要保留非常规货币工具存在很多争议;为应对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的新变化,重新对机构进行设计和加强政策协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竞争政策是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十年美英等国积极推行供给经济学和货币主义宏观政策的同时,对竞争政策的地位,显然有所加强。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在1979年上台时,曾保证要改善英国经济的长期运行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改善竞争机制,后者无疑涉及到竞争政策的调整与改观。事隔十余年,竞争环境和政策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及进一步变化的前  相似文献   

11.
两宋土地政策一脉相承 ,既有对前代土地政策的继承 ,又有自己的特色。北宋土地政策直接影响了南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它加剧了南宋土地分配不均状况 ,使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之手 ,改变了农民的阶级结构 ,使以下户农民为主体的阶级结构演变为以租佃农民为主体的阶级结构 ,从而影响了国家税收 ,引起赋税结构变化 ,加重了城市工商业劳动者的负担。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超经济强制剥削 ,加速了社会不稳定进程 ,加深了社会危机 ,直接引发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多种形式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作为一种典型的行政计划,旨在凸显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导向下,围绕特定的客体区域范围,来实施公权力主导下的相关开发建设活动。有必要基于计划规范构造视角,尝试明晰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效力渊源、效力谱系与效力方式这三类羁束事项,进而厘清相应的羁束效力结构定位,以指引完善相关的方案效力规范。首先,效力渊源羁束事项旨在围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活动的羁束性过程与目标表达,来厘清相应方案所涉公权力主导属性事项与公共利益导向定位事项。其次,效力谱系羁束事项旨在从原则性、实施性羁束角度出发,来明晰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对各类综合性发展规划和专门性空间规划的依据衔接事项。最后,效力方式羁束事项旨在立足于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活动不同面向的行为约束设定,来厘清相应方案所涉程序性前置事项与编制活动指南事项。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政策: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政策: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韩俊我国农村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绝大多数地区都采取了“农地普占”的做法(即按人或按劳均分土地),从而形成了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实行“农地普占”适应了当时...  相似文献   

14.
本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1945—1949年共产党所倡导和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平分土地政策等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20世纪上丰叶中国3余年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这是研究中国土地政策发展史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土地政策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中国出版业的战略调整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出版业经历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急剧衰退后,迎来了复苏发展的后危机时代.我国适时推出的振兴文化产业的国家政策、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及全球出版业格局的调整为后危机时代我国出版业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推动作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调整出版产业结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数字出版能力,塑造数字出版品牌;强化国际市场意识,走创意出版之路.  相似文献   

16.
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理论依据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土地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推行过程中,却不甚理想,可以说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土地改革不仅仅牵涉到国民党内高级领导人的利益,还牵涉到从中央到基层很多人特别是把持乡村政权的地主豪绅的利益,因而受到他们的强烈抵制。  相似文献   

17.
出口管制政策是冷战开始以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战略的重要手段.肯尼迪政府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开始对苏联推行缓和战略,对苏东国家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但由于其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内在政治性诉求和冷战的继续不可避免地阻碍这种调整的实质性发展,使得此时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还很局限,从而进一步证明此时肯尼迪能做到的只是"有限缓和".  相似文献   

18.
出口管制政策是冷战开始以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战略的重要手段.肯尼迪政府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开始对苏联推行缓和战略,对苏东国家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但由于其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内在政治性诉求和冷战的继续不可避免地阻碍这种调整的实质性发展,使得此时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还很局限,从而进一步证明此时肯尼迪能做到的只是"有限缓和".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城市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城市土地在所有权上实现了由私有制向全面国有制的转变,在使用权上实现了从“无偿、无限期、无流动性”的土地使用到“有偿、有限期、有流动性”的土地使用制度的转变。笔者试就这种转变对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介绍、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今后城市土地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调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根据当时的背景变化,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