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注重探索小说创作形式和艺术手法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往往通过对叙事技巧的成功把握来展现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本文以其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范本,从叙事学的角度,着重分析这篇小说在叙事时间上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特殊意义,并由此来探讨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达洛维太太>是一部充满实验精神的意识流小说,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创作技巧.文章运用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批评方法,从空间并置、多视角叙事、印象主义手法等方面探讨<达洛维太太>的艺术特征,认为其是一部具有空间形式的小说.空间技巧的引入扩充了作品的艺术容量和思想内涵,拓展了小说的审美功能,大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复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理论指出<了不起的盖茨比>实际上是一部综合了四个声部(文类)的复调性作品.本文重点剖析作品的中世纪传奇文学声部,从理论角度阐述主人公骑士般的传奇经历和爱情故事.限于篇幅,本文略论作品的其他三个声部阿尔杰传统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分析表明,这部仅有五万英文词的名著的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所引进的足足四个文类的思想表达空间和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萧红小说行文特点的探讨与研究,试图从言说方式对其小说艺术形式的现代特征加以论述。萧红作品的主导思想就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重新审视,而她的作品中所反映的这种现代性与超前性,正是通过个性化、女性化的生命体验与广大人民的切身痛苦结合起来的。这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使得她的作品独具魅力,这证明了她的小说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及对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当代文论新视野重新解读了小说《来劲》·重点从深层结构意象、反讽不规范的语言等方面揭示了作品思想的多维性、深刻性及艺术的开放性、超越性。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的小说《铁蹄》因其表现革命主题而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评论界在抬高作品革命主题的同时,却贬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忽视了"二元视角"叙事模式的运用,从而也影响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理解该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征,对作品中"二元视角"叙事模式做出研究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非线性结构、叙述人称、叙述的自我反思等角度对卡尔维诺小说叙事艺术进行研究。非线性叙事模式表现为文本中情节与时间的无序,人物和情节的有意淡化;富有创造性的叙述人称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力,而元叙事策略挑战了故事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颠覆了传统小说艺术原有的模式和规范,向人们展示小说的虚幻性。从注重作品的内容及意义到注重作品的叙事结构,是叙事观念的深刻变化,而后现代语境中多元化、不确定性思想则是这种独特观念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生命意义的感悟、形式的建构、诗意裂变三个方面分析了陈应松小说的思想特征和艺术创造方式。认为陈庄松的小说具有以心灵的回声传达人类生命的品格,叙述视角与象征方式相互交织的形式特征以及小说人物的人格被撕裂的悲壮美。  相似文献   

9.
现就张贤亮坎坷的个人际遇分析和把握其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力、特色和创作成因。着重研究其小说一《灵与肉》、《绿化树》、《刑老汉和狗的故事》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选择与塑造进行分析。张贤亮小说善于发掘“伤痕美”,善于在悲剧冲突中剖析灵魂,追求作品意境和诗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类型小说,顾名思义就是在思想主题和艺术特征方面呈现出某些共性或套式的小说。《暗算》从题材内容上其自身定位为悬疑小说,这一作品本身和悬疑推理小说还是有区别的,悬疑推理的因素离席后,悬疑与直白的记录间的事实依托取得了胜利。堆砌的可阐释对象使文学的意蕴显得复杂斑驳。类型小说要努力创造出属于自身文学意蕴,实现这一文体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小说从开始对英国小说的亦步亦趋到最终取得独立并登上20世纪小说美学的高峰,起作用的因素自然很多,而作为美国最大的少数民族———黑人,及其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黑人文化对美国本土小说的形成无疑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现实空间、想象空间、梦幻空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异域小说和中国现代异域小说的区别,以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异域小说是借助对异域的想象创造一个梦幻空间,并以此实现对现实空间的超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中的“异域”,已经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一个梦幻世界,而是作者生活过的现实空间。中国现代异域小说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以艺术的想象空间实现对本民族现实空间和异域现实空间的双重超越,并且不能是人为地抹煞不同现实空间的实际差别和距离为前提的虚假超越。  相似文献   

13.
胡应麟(1551-1602)不仅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而且是有明一代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问家之一。他毕生以藏书、读书和写作为乐,一生著述宏富,多达四百余卷,在文学、史学、文献学等领域均颇有建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家。在其著作中,《九流绪论》、《三坟补逸》、《四部正讹》、《二酉  相似文献   

14.
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古典目录学始终没有赋予"小说"以任何正面的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定义,而其"小说家"也始终没有摆脱收容其他部类的"不入流之作"和无类可归的"驳杂之作"的"垃圾桶"性质。古典目录学的"小说"与今天文学性的"小说"名同实异,所指非一。辨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对推动古代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研究的顺利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70年代人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他们努力挣脱传统的约束,追求自由的欲望化的生活,但同时他们又感到了身体下坠、灵魂撕裂、纯真丧失的痛苦.实际上是他们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积极自觉地进行社会文化接受、改建和创造等主体性行为的结果.因此,70年代后的"另类写作"尽管令人瞠目结舌,但却有着推进中国当代文化创新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作家多克托罗的后现代历史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主要叙述策略是"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兼有其他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小说把虚构和事实杂糅,虚拟与历史并置,用语言结构来建构现实,不仅挑战历史话语的特权地位,也更为逼真地再现了历史真相。文本重述历史,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做了多方位的批评和嘲讽,面对当下,旨在未来,是一种成功的历史重构。  相似文献   

17.
虹影难以摆脱对早年生活那刻骨铭心的痛切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投射于她的作品,并由此形成她小说独特的"叙事语法"中的"表层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谓语)";在此"基本结构"的背后,虹影还试图将个人的苦难大而化之,在"超文化"的广阔的人性地带表现人精神的挣扎与幻灭,更表现人顽强保留对"爱"真"等价值的寻求和对生活作哲学与宗教式的颖思和感悟--由此形成虹影作品蕴涵的"深度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状语)寻觅(谓语)."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场”理论出发,通过建构“先锋文学”和“先锋文学支持网络”这一对概念,寻找一种有效地重新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方法。通过对“先锋派”、“新状态”、“新生代”等20世纪90年代相对复杂的先锋小说的情状的甄别,找出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境下小说的先锋性的特质所在,以及它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传统之间悖论关系,用一种总体的眼光,从一个新的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小说提供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西方二十世纪小说一个普遍的主题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和乔伊斯的《阿拉比》在主题上都展示了人物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在艺术上都采用了明暗对比的象征手法 ,这些共同点正代表了 2 0世纪西方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 ,体现了文学理念方面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金鳌新话》在素材、构思等方面承袭《剪灯余话》的痕迹非常明显,某些篇章对《剪灯余话》的模仿程度远远超出了对《剪灯新话》的模仿。金时习不满于《剪灯余话》的过度理性化倾向而表现出向《剪灯新话》的回归,同时又直接与《剪灯余话》对话,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主题,某些篇章可视为《剪灯余话》的翻案之作。由于作者国别不同,《金鳌新话》存在对《剪灯余话》的误读,但《金鳌新话》的民族内涵则为李昌祺所不可企及。正确解读《金鳌新话》离不开《剪灯余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