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问题,是沙漠化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许多方面尚待深化。本文拟以内蒙乌兰察布盟商都县西井子乡为例,从系统的角度对人口与沙漠化关系作一典型剖析。一、问题的提出西井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以其行政范围为边界,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人口及其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为整体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三位一体的人口复合系统。  相似文献   

2.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前途,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恰当地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促进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均衡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人口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就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所进行的经济建设而言,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整体。探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各种发展在符合生态的条件下进行,这是人口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由于土地既是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人口和土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便成为人口生态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与襁褓。“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举凡人类所需的食物、衣着、住所和其他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几乎都靠土地来供应。据统计,人类所需食物能量的88%是靠耕地上生长的农产品提供的,其余10%依靠草原和放牧地供应,仅有2%来自占地球面积71%的世界海洋。今天,科学技术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为人类的食物来源展现了异常迷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国际上处于前沿的研究领域和重大课题,其关系的协调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童玉芬教授以全新的视角,从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理论与实际的多重角度,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样一个典型的干旱区为研究靶区,对人口与环境这样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进行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人口与经济》2013,(1):113
首都人口与环境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童玉芬等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内人口规模第二的特大城市,近年来人口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引起了国家政府和学术界乃至大众的高度关注。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北京市人口与环境资源领域里的系统研究的一个总结和整理。以北京市的人口与环境资源关系为主线,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首都北京的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全球性三大问题,而人口行为却是引起这三大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全球性的资源衰枯与环境恶化都与人口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人口行为与资源、环境之关系作了初步探讨,以土壤侵蚀问题为例,建立了定量分析人口行为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数学模型,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统一人口行为的存在,一直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的历史时期,距今已长达几百万年。不  相似文献   

7.
名词解释     
人口生态学(Population ccology)又称“生态人口学。”研究人口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将人口作为生物种群,考察人口与环境(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环境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生存条件)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人的健康水平以及一系列人口质量特征的制约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运用人口生态知识研究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各种发展在符合生态条件下进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合理使  相似文献   

8.
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的概念不相同,它只反映了农业资源的人口容量,并不包括社会经济在内的人口容量。但土地承载力是人口容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经济水平低下,处于温饱型生活水准下的贫困地区而言,土地承载力基本上可以替代人口容量。定西地区位于甘肃中部,总土地面积19621平方公里,人口245.84万人,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玉芬 《人口研究》2006,30(3):56-60
文章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西北地区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系统和土地压力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人口的增长主要与耕地面积的扩展有较强相关性,与单位粮食亩产增加等变量指标的关系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是在人口增长与耕地扩大的关系中,实际的耕地增长和粮食需求也远远大于实际人口增长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到在西北地区粮食生产和耕地面积扩大的过程中,人口增长并不如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大,人口增长对土地退化只能承担一部分责任,不构成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童玉芬 《人口学刊》2003,28(5):10-14
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和论争已经持续了200多年,近年来这个问题进一步引起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由于这个领域研究的多方面复杂性,因此在人口与环境关系研究中,存在各种思想流派之间巨大分歧。在大量阅读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人口与环境研究的主要流派渊源、基本理论等进行简单的回顾和评述,从而为有关方面提供一个关于国际社会对人口与环境领域研究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地区间人口与土地资源及其关系具有不同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对于合理分布人口,开发国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口分布与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具有如下特点:1、人口较为稠密。1984年末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8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5人/KM~2)的3倍。在1亿以上人口的7个国家中,我国人口密度高于苏联(12人  相似文献   

12.
<正> 环境是人口自身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人口生存的空间,它包括人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与人口,密不可分,人口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人口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对环境也在发生反作用;被人口作用了的环境,又会影响人口。可见,人口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环境对于人口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社会环境与人口的相互作用人口的社会环境,即人口生存的特定历史条件,包括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文化状况和社会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状态、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对  相似文献   

13.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推行家庭计划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清晰人口政策的国家之一。从立国之初设计推动家庭计划政策到2000年最终形成清晰的国家人口政策,印度国家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在61年的家庭计划实践与探索中,殖民因素与马尔萨斯主义、地域差异和城乡分割、土地制度与土地关系、宗教制度与传统文化、识字率及受教育机会、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援助、政府结构和政治斗争对人口政策的实施与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印度政府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期望的人口控制目标大都没有实现,但印度家庭计划为人类正确认识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规律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印度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一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认识人口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人口政策的目标取向应更全面地关注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口对环境作用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也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还有很多的概念和理解误区。本文从一些基本概念出发,对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和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人口的动态变化中,而这种变化的后果将通过社会经济的中间媒介对环境表现为两个基本作用———倍乘作用和激发作用,最后给出了作者关于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资源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土地资源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谢俊奇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概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人类所需的食物几乎全部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土地。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对土地的需求亦迅猛增加,使土地、人口、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日...  相似文献   

16.
祁阳县位于湖南的南部,湘江中游,是一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的丘陵区。土地总面积25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8.6万亩,山林211.7万亩,其中有林地170.3万亩。祁阳历史悠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也就日趋严重。本文拟从祁阳县人口与耕地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揭示祁阳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关系,探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人口与土地的平衡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就促成了适度人口思想的产生。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是全面、系统、综合的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适度人口理论的指导思路成为了适度人口理论的现时代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人类干预大自然的能力和规模空前增长。人类在给自己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始料不及的困扰。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它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尤为复杂和突出。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就明确地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列为第三项重大关系。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修订了研究生专业目录,新增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经济学界对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刻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可概括为三点:综合性,理论性,以研究解决经济问题为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成为21世纪经济学领域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土地人口承载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性质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并提出考察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对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看法。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性质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人口正常繁衍的前提下,在其所占有的土地上能够负担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