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闻报道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从新闻文体到报道形式已日益发展完善。近年来,“深度报道”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被新闻界所采用,不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都很重视这种报道形式,本人是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经常遇到如何搞好,搞活深度报道的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搞深度报道首先要在新闻性上下功夫。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实质意义的报道方式。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揭示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它是一种新闻文体,因而,理所当然地应该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具有新闻的基本特性,即它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2.
一、概念所谓“三件套”,即新闻主体、背景新闻、新闻点评。新闻主体,即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它是“三件套”编排方式的载体与核心,新闻背景、新闻点评依此展开,故称其为“新闻主体”。背景新闻,即对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一种补充、点染、解释或阐明,它有别于新闻中的背景部分。背景新闻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它所反映的内容要比新闻中的背景部分要广、要深。背景新闻是“三件套”编排方式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3.
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在深度报道中凸现出鲜明的二重角色定位。兴起于 2 0世纪 4 0年代末的深度报道在媒体竞争和报道拓展中逐渐显示出为受众所共识的特色而成为报纸、广播、电视所青睐的报道方式。“用事实解释事实”是它的本质特点和操作原则。深度报道中的记者是推动深度报道发展的核心力量 ,本文立足深度报道对记者的素质要求 ,针对深度报道发展中的不良倾向 ,从记者的双重角色的互动基理层面阐释了作为主体的记者和作为驾驭的客体之间趋利避害的认识方法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般所说的新闻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深度报道的出现,无疑为这一定义增添了新的内涵。深度报道,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事实”报道,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代之以立体的、多维的、思辨色彩浓烈的剖析性报道。也就是说,在写出新闻的五个W同时,深度报道更重于对事实发生的原因、趋向加以剖析和揭示,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一、深度报道的特征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深度”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一定层次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的程度。它是个动态概念,在一定阶段保持相对稳定,随着客体的暴露程度,以及主体认识…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中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报道形式 ,这种报道形式一方面要求分析事实 ,另一方面还要展示新闻事实的背景 ,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该文论述了深度报道的特点、产生沿革的原由以及制作深度报道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它  相似文献   

7.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  相似文献   

8.
(一)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的提出。马赫把科学家的智力活动看作一种经济活动,认为,“科学的目的,是用思维中对事实的模写和预测来替代经验”,“科学的这种经济功能贯穿于科学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马赫确信,思维经济原则“是所有思考科学研究过程的本性的研究工作者所共有的”,例如,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具有“通过少数基本的思想来把握世界的根本特征”。他还认为,在人类获取最初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的时候,就已具有经济的本性。人有一种本能的模仿习惯,在思维中预测事实的习惯以及用思维的敏捷来补充经验的习惯。因此,这个原则是马赫对人类认识活动特别是科学认识活动的一种经验总结,并且,按他自己所说,首先是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展来的。  相似文献   

9.
电视深度报道中记者的视觉运用,主要表现为“观察”与“透视”两个方面。电视深度观察的关键要素有事件过程、环境因素和细节因素。透视性观察的要素则为事实层次、心理层次和观念层次。观察和透视最终都是为建构深度报道的“意义脉络”服务。  相似文献   

10.
后人类主义赋予物质以能动性,使我们在人类与物质共舞的舞台——实验室研究——中去探究科学及其哲学问题。实验室研究所带来的不仅是我们与世界之间双向建构的事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思考"应该如何建构"的价值问题。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沿着正常的途径发展,使自然与社会之间处于和谐的共生、共存与共演的耦合关系中。这就是在高科技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后人类主义所展现的科学的深刻的政治、经济与伦理的内蕴。  相似文献   

11.
农村残疾人隐蔽性贫困及社保制度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定点残疾人跟踪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关键指标及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发现农村残疾人家庭在生存状况重要指标上均大幅低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农村残疾人家庭的贫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外界对其的贫困程度存在较严重低估。农村残疾人生活生存状况并未获得趋势性提升,相反,还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结论表明,企图依靠现行社保制度和扶贫济困政策来使农村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的竞争本质是文化的竞争。通过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探索,阐释了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时代精神的反映,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历史传承的载体,校园文化是凝聚大学竞争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介入事件进程,是新闻报道中较为特殊的形式,在学理上有待深入探讨。介入型的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体验式、揭秘式和策划式三种。记者的介入应遵循事实的客观性原则、事件的规律性原则、认识的科学性原则、法律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4.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相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自卑等问题,这会使他们在成长、社会融入等方面面对更多困难,对其人际交往能力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课题组以济南市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服务对象,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开展个案工作服务,以期矫正其不良人际交往问题。通过服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实践证明,个案工作有助于改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为了更好促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要提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抗逆力、改善监护人的教育观念、加强学校素质教育、建立多方联动的帮扶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人道主义的反思与批判,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特征。这种反思与批判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工具理性的泛化,生态和环境问题严峻地摆在了人类面前,使人不能不深刻地反省自己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的偏失。在这方面,后现代主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又矫枉过正了。一味地否定人的主体地位,片面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状态,将使人失去创造性、失去尊严,从而回到人作为自然的仆役的前文明状态。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闻是对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中新近发生的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事实的报道。科技新闻美是科技内容与新闻形式完美的结合,是新闻美和科技美的特殊表现,具有真理美、智慧美、人格美和实用美等几种美的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17.
《百年孤独》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变现实为魔幻而不失其真,魔幻是其形式,现实是其根本;《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在总体现实的同时,有大量的非现实的虚幻内容。虚实相映,虚实相生是《百年孤独》与《红楼梦》两部小说共同的审美特质。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比较两部作品的一个侧面———事件描写的虚与实,从中可以发现人类审美活动的某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实证主义强调任何思想都必须能够接受事实经验的检验,事实经验是判别真理的客观标准,真理必须能够与事实经验相等同,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与毛泽东强调经验事实的证明作用,有着某种契合之处。但是,从积极的实践观与消极的实践观的区别来看,毛泽东实践思想是不能与实证主义混为一谈的,将毛泽东实践思想做“实证主义”理解无疑具有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民族语言是民族的灵魂,是最具民族特征的非物质文化。土家语是接近濒危的一个语种,无论是它的地理环境还是它人文环境,对它长期生存都十分不利。为此,有必要对土家语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给它营造一种宽松的生存环境,让它长期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居住状况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研究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调整农村居民的居住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河南是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因此,更有必要对河南农村住宅、农民居住条件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