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琴是一种民族弹拨乐器,其演奏技法可谓纷繁复杂、多种多样,而轮音技法是众多演奏技法当中的一种常用且非常具有表现力的高难度技法.在音乐演奏中,扬琴的轮音技法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即线性美、张力美、情韵美.  相似文献   

2.
扬琴是我国民族器乐音乐中应用最广泛的弹拔乐器,它除了可以独奏、重奏、合奏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演奏形式为伴奏.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弓拉弦鸣乐器,随着马头琴艺术的发展,扬琴以它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较强的表现力,无疑成为其常用的伴奏乐器.作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与实践经验对马头琴演奏中扬琴即兴伴奏的常用音型作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浅谈扬琴伴奏中的几种实用手法苏燕扬琴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乐器。扬琴的音域宽广,发音清脆、纯正,表现手法丰富多变,适宜演奏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性强的乐曲。其在众多的民族器乐中,具有独具魅力的表现力和其它乐器不可替代的艺术功能。伴奏是扬琴演奏者必备的...  相似文献   

4.
扬琴在说唱音乐伴奏中的运用王义茹扬琴用于说唱音乐的伴奏,历史悠久,曲种繁多。如四川扬琴、云南扬琴、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内蒙二人台等,都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有的则以扬琴为曲种命名。扬琴用于说唱音乐伴奏,其演奏技巧及伴奏手法的运用,除与一般歌曲、器乐曲...  相似文献   

5.
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的作者利用自己多种创新演奏方法,刻画了林冲复杂多重的性格特点、曲折离奇的生活经历.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手法,极大地丰富了扬琴的音乐表现力,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扬琴演奏艺术美的规律把握与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美感。文章通过对扬琴演奏中所应具备的技术技巧、气息气韵以及舞台形态等方面的分析后,指出扬琴演奏中动作要协调。其中气息与动作配合适当,对演奏和艺术表现有很大的帮助。扬琴演奏属于音响艺术的范畴,音色的好坏直接影响演奏质量和情感的表达。气息的畅通使力源不受阻碍,其必然是松弛而有弹性的。反之,必然造成肌肉紧张、发音僵硬、音色燥或虚。因此,气息与动作的正确与否决定音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扬琴曲<林冲夜奔>的创作背景 扬琴,又称"打琴"、"敲琴"、"洋琴"、"蝙蝠琴"和"蝴蝶琴"等,原流行于波斯一带,明代末年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及广东沿海一带,后流行全国,现在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击弦乐器.其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扬琴的历史,让大家对扬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扬琴的三大体系,以及它在民乐中所占有的地位。扬琴在演奏技巧方面借鉴和吸收了外来乐器和姐妹乐器的技法,扬琴的技巧大致分为八大类,即:弹、轮、点、拨、颤、滑、揉、勾。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扬琴的历史,让大家对扬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扬琴的三大体系,以及它在民乐中所占有的地位。扬琴在演奏技巧方面借鉴和吸收了外来乐器和姐妹乐器的技法,扬琴的技巧大致分为八大类,即:弹、轮、点、拨、颤、滑、揉、勾。  相似文献   

10.
浅谈扬琴音色美的创造苏燕扬琴演奏艺术是通过扬琴演奏者心身与乐器的相互作用来完成音乐艺术的“二度创造”的。演奏者在为听众创造扬琴音乐美感享受的同时,也渲泄自我的内心情感,从演奏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达到精神愉悦和艺术理性的满足。每个演奏者都在作品...  相似文献   

11.
每次见到扬琴,我就想起从呼和浩特遣送回老家,进行劳动改造的那个会打“铮棒铮”的人。 记得那还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我们村里(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活跃着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当时,在轰轰烈烈的“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也不知道红卫兵从哪里弄回一架扬琴来,可是宣传队里的人们谁也不会鼓捣这个洋玩意儿,就把它摆放在大队部里当稀罕物来看。  相似文献   

12.
瞿小松的扬琴作品《寂》的创作理念的思想来源,其独特的对于独立的音的地位概念,运用现代西方写作手法,来表达东方的审美意味。并且对于扬琴这一民族乐器的技法上带来的运用习惯的突破,表现力局限的开拓和影响等等,如此不同结合,值得关注,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扬琴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用脑练琴的能力,促其养成用心倾听的好习惯,并通过倾听丰富自己的内心感受,提高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4.
《弹词三六》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对其演变过程、曲式结构、艺术特色等进行了剖析。认为尽管《弹词三六》流传至今已成为扬琴独奏曲,但最能淋漓尽致表现丝竹乐曲江南风格的演奏形式仍然是合奏。因为扬琴独特的乐器性能,对于融合乐队音色、调和各乐器的个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本文以口述访谈的形式,于2017年8月2日前往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对吴瑕进行采访,内容围绕从艺经历、师承情况、人才培养、传承思考、扬琴新作品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扬琴演奏作为器乐表演艺术形式的一种,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技巧,同时深厚的艺术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和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正确地理解作品,准确地解读作品,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扬琴作品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17.
身着彩色纱裙,脸上挂着淡淡微笑,琴竹在琴弦上抚过,传出山泉般叮咚之声,我的大外孙女在毕业舞台上以精彩的扬琴表演赢得了众人的掌声.看到这一幕,我和老伴激动得双手紧握,这是我们11年京漂陪读的成果,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相似文献   

18.
《海棠桥词》是清嘉、道年间广西词人王维新的一部稀见词作,集中的《法曲献仙音.洋琴》是目前所见清词中唯一一首专述洋琴的咏物词。因作者身处边地,词集未刊刻,原作流传不广且抄本稀见,故词作中蕴涵的相关史料在目前所见扬琴研究论著论文中鲜见引用;《贵州竹枝词》是清道光年间贵州诗人张国华吟咏地方风情民俗的诗集抄本,所涉清代洋琴的记述,同为清中期稀见洋琴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 曹东扶先生,是我国有名的古筝演奏家。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用独创的古筝演奏技巧,演奏具有独创风格的南阳大调曲,从而形成全国有名的古筝艺术流派一一曹派。曹先生1889年出生于河南省邓县曹营一个贫寒农家。自幼年起,他即跟随父亲,身背扬琴,手拿坠胡,流浪在湖北一带,弹唱卖艺。在这奔波流浪的岁月里,他初步掌握了扬琴、坠胡的演奏技巧。十三岁时,不幸,他的父亲去世,靠独自卖瓜籽、  相似文献   

20.
郝一星 《社区》2005,(5):57-57
我居住的西廊下大院最值得回忆的时期是1964年和1965年。在夏天的晚上全院的人几乎都在院里乘凉,晚风徐来,女孩子们围坐一起轻声漫歌,歌声荡漾,树影婆娑,一派平和景象。有时大家还自发地举行个小型的文艺演出,谁都可以露两手。一位花甲老人也从楼上搬下一张小桌,支上扬琴,奏一曲《金蛇狂舞》。此老是从苏联抛下俄国妻儿归来的。我曾看过一首他写的长诗,字里行间满是思念和追求。老人身体很棒,文革中还坚持到什刹海滑冰,在社会上混的小青年们都认得他。文革后,老人仍不减当年热情,和萧军、姜椿芳、张执一等人发起成立“野草诗社”,后又成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