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张军霞 《伴侣(A版)》2014,(12):21-21
如果可能,身为儿女的我们,在空闲的时候,不要仅仅是打打电话,还是多回家看看父母吧。孤单的他们在电话里向儿女报告着平安的消息,其实,却走在去医院看病的路上,或者正无助地躺在病床上……  相似文献   

2.
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血缘而言,父母与儿女是最亲的亲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缔造儿女的生命,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为抚养儿女遭了多少罪,如今父母年老,儿女该拿什么孝敬他们?儿女到底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孝敬父母?一封读者来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徐莉 《老年世界》2010,(14):6-7
儿女双全在身边,老人却住在养老院——遇上这样的情况,人们除了会叹一声“老无所依”,恐怕还要狠狠地骂一句“儿女不孝”。可是,当眼下越来越多的老人独自在家中守着饭桌,深夜硬撑着等待儿女回家,工作忙碌的儿女为父母精心选择一家养老院,真的还是一桩“不孝”的“罪行”吗?  相似文献   

4.
若星  繁星 《女性天地》2013,(11):32-33
“大爷,您怎么把儿女都告上法庭了,是他们不孝,不常回家探望您吗?”“他们回不回家看我无所谓,他们不给我买酒钱,不准我喝酒,就是不孝!”  相似文献   

5.
膝下儿女在眼前笑语欢声,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欣慰。然而噩梦经常不期而至,打碎了许多家庭原本幸福的生活——孩子丢了。杳无音信的宝贝何时才能回家?这些父母漫无目的地踏上不知终点的寻子之路。幸运的是,走失儿童的家长们发现了彼此的存在,同为父母者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并参与到传递寻子接力棒的事业中,“宝贝回家”就是在这样一片爱心的海洋中悄悄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美荐 《老年世界》2008,(9):21-22
背景:王老太有一儿三女,均已成家立业。儿女们一直不定期地给他们赡养费.有时还会带他们到公园里散散心。可是最近几年。王老太的几个儿女都推说工作太忙,不肯再回家探望老人。  相似文献   

7.
若星 《老年人》2014,(5):8-9
正"大爷,您怎么把儿女3个都告上了法庭?是他们不孝,不常回家看望您吗?""他们回不回家看我无所谓,但他们不给我钱买酒喝,就是不孝。"这是法官与一位66岁老人的对话。老人喜欢喝一口,做儿女的咋就不能满足老人的愿望?是儿女们不孝,还是另有缘由?2013年7月底,这起奇特的"酒"官司在湖南省芷江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个新年,家家户户团圆时。然而,有这么一群父母,却再也等不到他们唯一的子女回家团聚。别家热热闹闹的新年,只让他们愈显凄寂与悲凉。他们,被称为失独父母。  相似文献   

9.
施燕华,曾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驻卢森堡大使,其父母共生育了9个儿女,本文是他们的集体回忆。  相似文献   

10.
高考不仅是考学生,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高考也是考验他们的战场。一对生育了三个儿女的农村夫妇。就在孪生儿女备战高考时,正在读大学的长女不幸去世。夫妇俩隐瞒不幸的事实真相,藏起割心切肺般的疼痛,用精心编织的爱心谎言激励孪生儿女奋力冲刺——  相似文献   

11.
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义务。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然而,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和人口流动的频繁,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做儿女的要想在老人跟前尽一份孝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在外地或工作忙碌,一些做子女的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回家看望父母,陪父母聊天、说话,甚至过年过节也不能回家和老人团聚。无奈之下,有的子女就只好出钱雇人代  相似文献   

12.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如今回家,物是人非,屋里空荡荡的,不禁倍感悲伤。母亲啊!您可听到了儿女的呼唤,您可知道了儿女的思念!母亲一共生育了11个儿女。她说,那个时代不搞计划生育,尽管儿多母苦,但她对每个孩子都视若自己的生命。1964年,出生不久的满妹云珍发高烧抽筋,父母多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很多小区,推着婴儿车天天转悠,或是大包小包拎着新鲜蔬果准备回家煮饭的老人里,不少是“北漂族”。这些来跟儿女团聚安享晚年的外地老人,往往家乡人羡慕自己儿女有出息的满足感还没消退,就陷入完全陌生的异乡生活。惯于“熟人社会”的他们,在北京会遇到哪些难题?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07,(8):22-22
请留心你的父母身边,是否有样东西,他们用了很久?替他们换一个吧,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钥匙扣,哪怕是一双不起眼的鞋垫,哪怕是一个挂满茶垢的水杯……一份细节之爱,一个儿女再简单不过的给予;就是父母常挂嘴边的炫耀、常埋心底的微笑。  相似文献   

15.
世象写真     
《老年人》2011,(5):19-19
新房依靠父母买,婚庆操办讲气派;“啃老”就像是讨债,儿女回家当客待;面对长辈谈不来,撒向猫狗都是爱;娘逛商场爹偷菜,学生玩耍受责怪;屋里常备麻将牌,翻书学习唯小孩;三四十岁把老卖,希望压给下一代。——现代家庭“十二怪”  相似文献   

16.
春天 《职业》2016,(1):71-73
李双杰是重庆一家制药企业的区域销售主管,她的8名下属,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有的一年都回不了一趟家. 在一次生日聚会上,李双杰请参加的下属们看了一部微电影.电影里先是出现了每一位下属的老家,接着是他们年迈的父母,有他们买菜、做饭的场景,有他们和邻居唠嗑的场景,还有他们对儿女们的谆谆嘱咐……原来,李双杰瞒着8名下属,雇了一个摄影师,辗转重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内蒙古六个省市,行程8000公里,到他们的老家,替他们看望父母,同时精心录制了一部电影《别样旅行》.  相似文献   

17.
晨光 《老年世界》2014,(17):22-24
高龄父母在城里生活不习惯,7个在城里生活的子女把父母送回老家,并实行轮值照顾父母制度,照料父母的同时,他们还要记下《孝敬笔记》,父母身体的任何不适都要记录在案。十年来,7兄妹写下上百万字的孝敬笔记,94岁的父母在儿女陪护下,至今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在今年山东省“最美家庭”的评选中,这个家庭以高票入围。  相似文献   

18.
陈永江 《老年世界》2014,(18):24-24
退休以后,不缺钱,缺的是聊天的对象。上班的时候,周围男女老少,整天嘁嘁喳喳,不知道什么叫寂寞。可是,退休回家,见不到工友了,子女也一个个离开身边,心灵上的孤寂感和失落感与日俱增。老人最希望的是儿女陪他们说说话。现实生活中,儿女忙于生计,天天忙忙碌碌,连回家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想和他们聊几句都成为奢望。  相似文献   

19.
岩星  繁星 《女性天地》2014,(9):28-29
30岁,对未婚男人来说不算大;28岁,对未婚女人来说却不算小。在父母眼里,孩子到了这岁数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龄青年,光着急还不行,怎么着也要四处张罗着为儿女物色对象,这样才能早日抱上孙子。 2007年9月,30岁的刘群按照家里的意思,从广东赶回湖南老家相亲。相亲对象名叫陈悦,比刘群小2岁。和刘群一样,陈悦也是在外打工,被父母强令回家相亲。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世界》2014,(10):60-60
他们起早贪黑,悉心照顾新生的婴儿;他们往返奔波,接送孙子孙女上学;他们做好饭菜,等待着儿女回家;他们一面享受着天伦之乐,一面承受着外人难以理解的孤独与烦恼……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大,本该在熟悉的故土安度晚年的他们,为了孩子又开始漂泊异乡,成了“老漂族”。近年来,“老漂族”在各个城市都不断壮大,汇聚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各异:医疗保障不足、难以融入新城市等问题,都让这些老人的城市生活面临着不小的难题,如何让老人不再面对漂泊之苦,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