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型.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 ,还是现实状态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 ,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 ,即由人与物的关系 ,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 ,对话既是教育形式 ,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 ,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传统课程背景下容易产生教师人格的扭曲、学生自主性降低、师生交往内容窄化等问题,产生师生情感隔膜。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育关系,是一种以对话为特点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以真诚与尊重为基础的情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构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以构建充满互动与交流的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改革评价模式,创设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充满对话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任何主体意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形成,思想总是在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课堂中的师生互动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实现需要在师生之间形成精神交往,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进行互动,实现互相理解、进行精神世界的交往。具体交往方式有三种,即分享、对话和理解。交往式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依靠主体间性建立起来的较为民主的师生关系,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实现师生的人格魅力的互相影响,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和谐发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话是重构师生关系的交往模式,可以通过对话型交往模式和互动合作型师生关系模式两种路径促进交往式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基于共生理念的生态型师生关系是一种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的,致力于学生的"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的"我—你"型师生关系,表现为理解性、互动与形成性、平等性和民主性4个本质特征。生态型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研究中运用全新的生态学范式进行研究的成果,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的实现需要通过师生间的交往、对话、体验、宽容和建立同感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目前理论界关于师生关系的几种较为流行的提法值得分析和思考,其中都包含着一些误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主-客-主”的交往关系,为此,必须构建对话交往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单一的认识关系已无法涵盖新时代下日益复杂的师生关系,对此进行重构已势在必行,我们要摒弃知识授受的师生关系,确立平等对话的交往关系,实现师生间交往的畅通和对话的高质有效。  相似文献   

8.
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师生关系几种重要理论派别"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融合说"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融合说"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有效地克服了"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的一些弊端,对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树立科学——人文教育理念,发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维模式,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客体"的"对象化"模式:从交往行动哲学理论和语言化哲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理解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王尚文的语文教育论著中,包含着大量关于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的论述.他运用语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提出要建立一种切合语文学科特性且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教师头脑中残存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一些消极的意识,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然后以此为前提,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则会形成一种使师生双方均能获益的教师"让学"学生"让教"的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和谐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改善我国当前师生关系的现实需要.要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师生关系,教师是核心,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转变对学生评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面对21世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命题也进入了教育研究领域.对于特殊学科-声乐学科而言,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声乐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另一方面声乐教学又会使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这和声乐教学特性分不开,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的交流,而且最后教学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声音、情感中得到再现,师生共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文章从声乐教学的三个特性:声乐知识的传授、情感交流、共鸣交流去阐述,进一步论证声乐教学更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师生关系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交往条件、交往方式变化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并从改进交往方面提出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传统的英语教学师生交往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英语教学中,"重知轻情"(重视知识教学忽略情感教学)情况非常严重,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英语教学要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和谐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从新型师生关系着手,提出传统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的弊端,阐述了英语教学中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多因素、多型态、多维结构的关系体系,作为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双方不仅具有知识、地位、层次上的差异性,而且存在情感和期待的互动以及评价标准冲突等特点。由于高等教育活动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师生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包括七个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市场关系对教育的冲击、社会转型中的价值迷茫、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教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教育理念的陈旧和实践的弊端、网络文化对交往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致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角色不断转变,师生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多样。新形势下基于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新变化,针对二者间和谐关系构建问题,观现状、识内涵、提对策,将有利于推进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非常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动因,对如何构建基于4C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构建和谐、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无论是传统的“传话”教育,还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都未能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哲学上的“对话”理论虽早已被运用于教育领域,但师生之间“对话”的特性与比较优势并未得到深入的阐释与有效的运用。充分展开师生间的“对话”,将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是影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情景视域下,师生关系构建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对师生关系的"主观解释"。通过运用教育统计、测量的方法,来梳理影响高校师生关系构建中的"主观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寻求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促进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