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滞后的退休年龄政策与养老保险制度不相协调,阻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调整退休年龄势在必行.基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我国退休制度再思考,从养老保险制度历史发展把握退休政策安排,剖析我国退休政策安排滞后状况,结合地区试点效果论证弹性退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积极推行弹性退休制度、规范退休年龄政策、努力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的对策建议以适应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城镇企业职工退休时间的选择呈现出如下倾向:现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激励职工按法定年龄退休,而不是推迟退休年龄;在条件允许时职工更趋向于提前退休。有关的调查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及其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表示养老保险人在领取期的生活水平对领取前生活水平的替代程度.通过推导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的模型,分析养老金缴费年限、参保时工资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比率以及其退休年龄对参保人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敏感性后发现,"做实做小"个人账户政策引入的激励机制效果明显,更加强调了个人在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弱化了其代内再分配效应,且在新的政策下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积累和投资运营,以及提高个人退休后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4.
老树 《老友》2014,(3):10-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做出了调整,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似乎势在必行,也引发了热议。  相似文献   

5.
退休政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关注政策接受者劳动者的退休意愿。本文基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的10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婚姻、家庭负担、养老保险政策等对退休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并呈现群体趋同性与职业异质性并存的特征,不同职业者退休意愿受到差异化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从政策宣传、方案设计与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平衡退休意愿与退休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养老金精算模型,对2018—206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进行了测算,研究在全面二孩及延迟退休政策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能否持续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全面二孩及延迟退休政策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51年起出现"收不抵支"的财务危机,需要借助政府的财政补贴.为缓解养老基金支付压力,防范基金收支失衡风险,政府应尽早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同时,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期且延迟退休方案只能一定程度上增收减支,并不能完全消除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政府应寻求更多渠道的补充资金筹集方式.  相似文献   

7.
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意味着我国将逐步迈向中度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退休年龄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其中,现行女性退休年龄制度以身份和岗位并行确定退休年龄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大量有关女性退休年龄认定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险权益争议,许多未达到老龄的女性被迫退休,引致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萎缩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负担持续增加。通过对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溯源探寻与系统性检视后发现,退休年龄审查规范的缺失和准用标准的冲突是导致女性退休年龄歧视与减损女性劳动权益的根本原因。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完善的法治路径应立足于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发展需求,在基本原则上坚持以权利本位为核心塑造女性退休权、禁止年龄歧视与身份歧视;在具体路径上以长短期相结合的方式构造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短期内先行统一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再以任何标准区分女性退休年龄;长期内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使之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保护女性退休权益的理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大幅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在OECD各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以及对各国延迟退休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延迟退休方案可以保留适度的男女退休年龄差距作为改革突破口;延迟退休要合理设立提前退休、延后退休以及分类退休等弹性机制;延迟退休配套机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长,减轻劳动者的工作负担;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间可以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规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导致社会养老负担日益沉重,从人口政策角度看,主要对策有调整退休年龄或计划生育政策。文章侧重分析了中国在未富先老背景下的社会养老负担与民众对调整政策的态度,提出差别调整退休年龄和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政策建议,同时探讨了延长退休年龄不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男女同龄退休的意义以及中国真实的人口压力。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退休制度改革的浪潮,一些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也进行了延迟。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与国外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有关退休年龄制定上的差别等原因,造成了从年轻人就业状况、从企业经营者以及从生活负担较重人群等角度的对延迟退休的反对观点;也产生了从我国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从实际的养老金收益以及从老年人的工作延长是否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压力等角度对延迟退休的赞成观点。对以上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借鉴国外改革方法,建议我国在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时,应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制定退休年龄范围,不同年龄享受不同养老金待遇。此外,政府应加大相关政策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11.
政策     
<正>是否延迟退休将稳慎决策4月25日,在人社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是否延迟退休年龄,该部将密切关注社会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和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反映,严格按照程序稳慎地进行决策。尹成基说,延迟退休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政策",需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的状况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白色浪潮现象在不断加剧,但科技人员退休年龄仍然实行一刀切制度,很多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到退休年龄时正处于职业的巅峰,过早离开岗位导致人才浪费。论文在分析白色浪潮下我国科技人员退休状况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科技人员柔性退休的内涵特征,设计了白色浪潮下我国科技人员柔性退休的基本策略,进一步分析了柔性退休策略实施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退休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有效运转,对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退休年龄是退休制度中敏感的社会保障变量,一端联系着退休者的生存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等权利,另一端联系着劳动者劳动权利及义务,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该变量的变动会直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各国政府在重新界定退休年龄时总是慎之又慎。从各国实践来看,推迟退休制度改革的起因多是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低龄退休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低龄退休政策对退休基金、对激活经济的竞争力、对积累与消费及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提出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应成为今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职工作为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最大影响群体,其预期退休意愿及影响因素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的十省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企业职工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健康因素、抚养赡养人数以及现行的缴费政策、对养老金改革的认知都对企业职工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产生显著性影响。(2)从个体特征来看,女性的预期退休年龄低于男性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龄越高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越长,但是31-45岁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健康程度以及收入越高,预期退休年龄年限越长。(3)在家庭因素方面,抚养赡养3人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长,抚养赡养4人及以上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4)在政策因素方面,认为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对生活有影响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在对养老金改革认知上,维持养老金政策现状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将现阶段个人账户缴费率降低到5%,适当延长缴费年限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长。  相似文献   

16.
延长女性退休年龄是一种社会趋势,现行的不同龄退休政策已对女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在经济上,女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一种新的保护性歧视伴随着旧制度应运而生,不同龄退休制度亟待改革.因此,本文主要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女性提前退休对女性养老金以及国家养老金的影响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今女性提前退休,不仅不能达到保护女性的目的,还大大降低女性养老金的相对价值,加大了国家养老金的承担压力.鉴于此,本文提出,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可以尝试通过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调整缴费年限和遗属养老金制度等来提高女性的收入、保护女性的利益、缓解国家的压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新的政策时,一定要注意群体中的差异性,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我国退休年龄调整的政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延长使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加快,但同时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偏低又造成我国的退休人口不断不升,进而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收支平衡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通过对现行偏低的退休年龄的负面效应与适当提高退休年龄的正面效应对比分析来谈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在我国是不是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18.
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退休政策调整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学术界普遍认为,应推迟退休年龄,但企业单位反对的呼声较高,因此如何推进该项改革是很严峻问题。通过分析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制约退休年龄调整的因素来寻求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政策被提上我国政府的议事日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及严重少子化共存,当前就业压力不减,但是2012年新增劳动力的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这意味着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我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当下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保障事业的需要,各种因素制约着延迟退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且特别需要我们想办法去缓解延迟退休对适龄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所以,延迟退休政策不能一步到位,只能是"渐进式"推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证研究和中外文献比较,发现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存在悖论.其刚性的义务性退休年龄规范同时假定“照顾女性”与“强制退休”这两种不能同时成立的前提,严重滞后于现实需求和国际立法潮流.其结论必然背离初衷,为此已引发大量性别歧视纠纷,危及社会稳定,并阻碍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及中国政府履行反歧视公约义务.应当以“赋权”两性取代“照顾”女性,设置双轨制弹性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