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体现出鲜明的区域和阶层特色。而区域收入差异程度同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因此,本文运用东部和西部1984-2012年省际间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东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加大了省市之间市场化差距,进而使得不同地区经济效率差异越来越显著,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东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适当的收入差距可起到激励作用,但差距过大将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正确找出差距来源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Theil指数分解公式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城乡分解,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城乡之间,而农村内部与城镇内部贡献相对较低;东、中、西三大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分解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区域间差距主要来源于三大地区之间与东部地区内部,而中、西部地区内部的贡献相对较小,这为今后国家制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住户收支调查数据"数据库,通过回归分解技术探讨了在控制年龄、性别、地区、受教育程度、行业等变量的前提下,劳动力人口流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忽视劳动力人口流动因素,将高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低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夸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推动城镇化就可以显著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误判。分析表明,要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更应该把眼光放在如何缩小受教育度差异、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等相关措施上。  相似文献   

4.
作为消费热点,信息消费已日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2000—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考察了决定地区信息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值分解法对我国地区间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差距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地区间的差距明显,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引起地区差距的首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但其作用逐渐减弱,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确分析收入差距 有效调节社会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总体上步入小康水平,但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九五"期间,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增长10.5%,福建居民基尼系数增长12.8%.正确分析居民收入差距,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阶层差距,是科学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尽管从理论上讲,我国不存在两极分化的生产关系基础,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政策不完善以及工作失误等原因,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适度控制并且力争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关系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采取有力的综合性措施,有效地调节居民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6.
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的迫切需要。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支撑我国工业化的生产要素条件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寻求以往制造业发展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国制造业升级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供经验借鉴:从全国看,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与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制造业结构变化超过了临界值,具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分省区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经验估计表明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与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也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在部分地区制造业结构变动对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具有扩大效应,但是这种扩大效应正在衰减。  相似文献   

7.
基尼系数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居民收入分配合理与居民收入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持续攀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尤为明显。为此,笔者首先以动态的方式,利用线性拟合方程,拟合并预测了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说明其变动的趋势;其次,从历史的、政策的角度,分析我国基尼系数过高的原因,认为基尼系数过高与我国垄断有关,但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体制快速转型的经济背景有根本性的关系。当今,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并超过国际警戒线,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使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处于合理的范围,处在库兹涅茨的倒U型的左半部分。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1998—2010年省际数据考察开放经济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而金融发展则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率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助推作用。从城镇化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两条建议:改善城乡间的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获得很大提高。但是,居民收入差距也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某些方面甚至达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要坚持质的界定与量的分析相统一,这样我们就会得出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结论。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必须全面地进行分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之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1998-2010年省际数据考察开放经济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而金融发展则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率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助推作用.从城镇化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两条建议:改善城乡间的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贸易理论及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1985-2007年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差距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资料分析,全面认识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东西部两大经济地区的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对外开放分别对东西部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的人均收入进行分析并得出对外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对引起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居民收入状况始终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深入研究居民收入状况和居民收入差距有助于了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助于政府决策,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对2002—2012年江苏城镇居民收入状况、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得到影响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缩小贫富差距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实际是国家一地区间委托一代理合约安排下的居民固定收入、剩余收入与总收入分配,均衡收入及差距由地区竞争力、生产成本、联合风险偏好、经济不确定和相关性因素共同决定.地区竞争力对收入分配及其差距的影响路径、作用方向和效果受地区生产成本、联合风险偏好、经济不确定和相关性因素约束.理论分析和计量回归模型表明,中国地区竞争力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因素,调节地区收入分配及其差距应当着力调节地区竞争力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主要考察了地区差别与居民收入总体差别的关系和地区差别对总体收入差别的贡献。利用本文提出的地区集中指数和地区贡献率指标,估计中国地区差距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贡献为28.9%,这种贡献主要来源于高收入人群在高收入地区的人口集中。所以,缩小地区差距政策的重点应是促进低收入地区高收入人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异原因的分析,得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关键靠政府的结论,进而提供了缩小差异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但也造成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为找出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 21.0软件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进程和第一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的结构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当前居民收入的差距从地区、阶层、行业、个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 ,揭示了这种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及其负面效应 ,提出了缩小这种差距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学者基于地区间的资金配置差异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村级财力不均等现状及影响等问题,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2007)行政村调查数据,采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和研究各种因素对中国农村村级资金配置差异的影响及其贡献率。研究表明:中国农村村级财力不均等情况比较严重;人均收入水平、村庄治理差异、地区差异等对村级财力存在着显著影响;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对村级财力不均等的贡献率最大,达到50.629%,地区差异贡献率次之,达到17.139%;村庄治理因素对于村级财力不均等的贡献达到8.575%,在各种村级财力决定因素中,位居第三。研究认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对村级财力不均等的贡献较大,提高村级财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较之东部沿海地区居民收入的更快增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对中西部农村贫困落后地区进行扶植,避免使村级财政陷于困境之中,并缩小村与村之间的财力差距;充分发挥村庄社会资本的治理功能,挖掘村庄外部社会资本,争取更多上级转移支付收入,缩小村级财力资金配置的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结构历经“打破绝对平均-相对平均-相对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深刻变迁过程。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是在市场化和非市场化尤其是行政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的。分析现阶段我国在城乡、地区、行业及阶层间的收入差距,初步总结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以及该问题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