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时代的新媒体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的诞生.它是网络新媒体的艺术裂变,给传统主流文学带来了深刻危机和严峻挑战.从传播学新媒体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符号载体以及传播的艺术效应,可以深入揭示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为网络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是网络文学和传播学研究新的探索空间和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文学人类学在20世纪兴起的必然性,剖析了文学人类学的几大理论流派及各自观点,进一步对文学视野中的文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作了基本概括。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文学专业的教育出现了空前的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为:作为专业技能培养的文学教育遭遇就业市场的冷落和应用型学科的冲击;作为人文素质培养的文学教育遭遇工具理性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的压制而被排斥在主流专业之外;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学教育遭遇了高等教育技术化的挑战而走向一种缺乏文化精神的知识传授。同时,文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缺陷也导致了自身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阅读活动是文学活动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环节。读者与本文能否达到和谐是阅读能否得到审美愉悦的关键。读者选择本文由其审美趣味、接受程度决定 ,理想的读者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相当审美感知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并且能把握文学发展的时代脉博的人。在文学阅读过程中 ,读者与本文总是处在一种距离———距离的克服———新距离产生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说 ,读者视野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从横向的具体运作情况来看 ,读者视野变化的微观过程是不断补充新鲜审美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6.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学理论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建设,要求我们对文学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和文化对象有新的理解。本文从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和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文学作为“审美话语’这样一种把握文学的视点,并作了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梳理汉文学在朝鲜、越南的传播事实,论证了历史上汉文学在周围国家、地区文学中的中心地位;日本文学在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基础上,超越、创新、衍生出一个富有民族个性的文学。此外,文章还通过对"性爱观"的剖析,展示了中、日、印三国在审美向度、价值判断和伦理范畴上的差异,从而凸现出其不同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8.
从原型视野中考察文学分类 ,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就是要探讨文类最初产生的心理原型 ,即探寻促使文类形成的审美心理机制。这就需要从社会自然环境、创作主体的生理心理机制等方面入手 ;其二就是要探讨文类形成的模式原型 ,即标志着文学类别的包括形式特征、结构要素在内的文体特征。这种考察对于理解美的共同性与相对性、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等一系列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中的美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感受活动。文学翻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审美活动和语言释义的过程,是译者主体性的创造产物,体现的是译者对原文的审美活动和意义解释,从而突出译者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和超越性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本质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政治的视角考察了汉魏文学 ,辨析了汉魏时代儒家诗教、文的自觉等理论问题 ,勾勒了汉魏文学与政治的流变态势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化视野中的抗战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抗战文学进行考察、观照 ,可以发现抗战文学具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调。进而从观念、思想、处事原则层面上分析 ,传统文化主要从“三气”、“缘”、“忍”、“土地崇拜”等方面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  相似文献   

12.
黄玲 《百色学院学报》2013,26(1):127-131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到了大众教育的时代,文学教育作为人文学科通识教育之基础,必然需要对其知识系统和功能价值进行新的认定。文章对"文学"的概念进行反思,运用比较文化视野来观照文化的多样性,也呈现出多样性表述对文学生态的形成发展与互动共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这也引出与之相关当代社会文学生态的诸多话题,甚至为一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打通提供新思维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危机分为灾变性危机、设施性危机、管理类危机三种类型。危机管理,是及时、稳妥、高效地应付处理危机,减轻其损害和不良影响。高校危机管理是高校和谐稳定的关键。管理类危机,是指高校管理者管理失误、不当或不到位而引发的危机。为实现高校校园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应科学决策,以人为本,有效遏制高校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自20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复兴以来,经过无数次的争论、质疑、扬弃、发展,在学科意识、理论建构、研究边界及实际的研究方法上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超越了早期将A与B进行简单异同类比的幼稚阶段,研究主体所具有的全球眼光、世界意识、跨文化视野,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国别范围内和纯文学视阈中思考问题的局限,提出了新的问题,也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跨国别、跨地区的世界文化视野中考察海外华文文学。认为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必须把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投射于海外华文文学这个特殊的空间 ,在文化的层面上诠释海外华文文学所蕴涵的内在丰富性。从而为比较文化和海外华文文学提供一个共同的文化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新视点  相似文献   

16.
文学生活既指文学专业从事者建立在文学活动之上的日常实践,也包括普罗大众与文学的日常接触。而文学场视野中的当代文学生活,更多指涉前者。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文学生活发生了两次"中心的转移",而最近一次的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还在进行中。这种转移的重要后果就是导致文学场的裂变与隔离,当代中国文学场由此形成单位制文坛、市场制文坛和学院制文坛三元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宪政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环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宪政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环保不作为与公众的环保无法作为.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破除权力垄断,保护公众的环境参与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与治理模式之间构成了一种"挑战—回应"的循环关系。公共治理从其基本内涵和理念来看,是对风险社会中公共危机最好的回应。实现善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之道。就我国而言,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实现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本质的统一关系,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来自于社会历史领域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要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  相似文献   

20.
从宪政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环保不作为与公众的环保无法作为。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破除权力垄断,保护公众的环境参与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