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改居”社区是在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中产生的。同时,传统村落居民在熟人社会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共同体意识也因生活场所的转变而受到冲击,而居民新的社区意识尚未建立,不利于社区组织运行及社区的自我发展。文章以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指出“村改居”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弱化、互惠规范失序、社会信任不足,极大降低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责任感与参与感,使“村改居”居民的社区意识不足。提出应通过打破居民的社交隔阂、培育新型社区文化、加强社区制度建设来重建居民社会互动网络、构建新的互惠规范、夯实信任基础,从而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密切居民与社区的联结,稳固社区基础,发挥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组织运行与合作效率,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村改居”社区作为由农村社区转型为城市社区的特殊社区,它有别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与现代城市社区存在一定差距。“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存在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政治参与知识技能不完备、个体政治诉求被忽视等问题。需要从培育居民政治参与意识、构建特色自治制度、协同立体政治参与管理、网络政治参与方面来提高“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田志梅 《社区》2009,(1):42-44
山东省共有5276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村改居”社区有2612个,占49.5%。这些脱胎于农村的新社区,在融人城市过程中是否顺利?对于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为了全面了解“村改居”社区的真实情况,山东省民政厅组织专门人员,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社区调研等方式,对全省“村改居”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边缘社区的管理体制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即翻牌“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城中村社区管理体制、新建社区管理体制和外来企业兼并型社区管理体制,不同类型的社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政府部门应遵循“立足现实,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并根据经济和社会成本、城市化进程以及主客观条件,按轻重缓急,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改革完善规划,依先后次序逐步完善城市边缘社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的“村改居”社区是一个政府与市场经济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就地城镇化社区形态,城镇化对当地不同的生活主体在权利体验、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考察结果发现:青年群体、中年群体以及老年群体的生产方式在可选择的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村改居”后社区制度实践不同于一般城市社区,当地居民的市民身份权利体验存在较大落差;“村改居”社区的物理空间与人际关系的心理空间存在着或断裂或延续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赵杰昌  周刚 《社区》2012,(25):38-38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位于城市中心城区,辖城市社区52个,这些年来“村改居”社区也逐渐递增到20个。在名称上它们叫社区,但在人员管理、拨款体制等方面依然沿袭的是原有的农村行政村的管理方法。经过这些年的运作,目前,“村改居”社区的烦恼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迅速兴起,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村改居"社区的数量持续上升,失地妇女数量增加,但失地妇女群体的素质和生存技能不高,如何开展"村改居"社区教育,提高失地妇女整体素质和生存技能非常重要。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着重对"村改居"社区教育妇女参与状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物品,为特定社区或共同体所拥有。它是社会组织的一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效率。以社会资本为视角对村改居社区的党组织建设和治理进行研究,可以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全面地了解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建设和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城镇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和治理进行理论探索,从而在实践中改善村改居社区的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和领导力,推动社区的治理创新。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较低,党组织建设滞后,治理不善。通过社会资本建设,改进社区的关系网络、规范与信任,可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重塑党组织的政治权威,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推动社区建立新型治理模式和社区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社区的治理效率,实现村改居社区的善政良治。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村改居”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市的"村改居"试点工作开始于1981年,但"村改居"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有力地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在对厦门市"村改居"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和问题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抓好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提高"村改居"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等规范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并从农村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重构农民生活空间。“村改居”社区空间的商品性、阶层性、共有性和规则多元性,意味着其面临更为复杂的公共事务和更为多元的利益主体。在“村改居”空间生产阶段缺乏参与的农民,入住新型社区之后,与乡村干部在公共空间利用上展开机智灵活的竞争。他们基于产权性、生计性和补偿性理由,施展富有权宜性和流动性的策略,修改了政府单向度规训农民生活的治理框架,型塑出社区公共空间的“流动性”景观。在“村改居”社区空间秩序达成中,基于主体互动达成的流动性平衡机制具有如下政策启示:在农民生活空间现代化转型进程中,有必要确立农民参与建设、治理自身生活空间的主体地位,通过充分的政社互动形成有活力的新社会空间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2,(17)
问:一位热心读者给本刊打来电话问,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村改居工作。请问,一般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行村改居?答:在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各地都普遍遇到了关于“村改居”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尚没有制定统一的“村改居”的具体条件和标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按照三个基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宏观角度,简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村改居”的推进过程。着重分析了“村改居”转换过程的共性,如都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动力;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都具有统一的运动化形式;都采用了“先形式、后内容”的推进策略。指出了“村改居”转换过程的个性,如各地的“村改居”进程带有各自特色;在“村改居”进度方面,珠三角各市、区表现不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居委会选举方式并不统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转型社区居民自治的发育程度不同。文章最后还详细地阐明了“村改居”进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受结构变化、管理滞后、监督不力等影响,村改居社区腐败形势相对一般社区更为严峻。社会资本以价值观、信任、制度等为基础,在社区反腐信息共享、精神铸造、行为促进、网络规范、秩序维系等方面有独特功效。鉴于村改居社区信任与道德规范社会资本、现代性社会资本、组织性社会资本等方面不足的现实,需要从居民素质培育、集体行动网络建构、现代性社会组织开发及制度建设推进等方面进行社会资本的优化,达到促进反腐主体自觉和扩展反腐行动网络,从而提升村改居社区反腐效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赵雪尹爱华 《社区》2023,(16):18-18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周家社区是一个村改居社区,社区有常住居民416户,辖区内的金周市场是一个经营沙发材料和窗帘布艺的市场,商户有300余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周家社区村改居后,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成了摆在周家社区“两委”面前的思考:题。为了帮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事和愁事,周家社区“两委”经过反复探讨研究,决定向辖区居民和商户推出“菜单式”服务,以“群众点单、社区接单”的方式,实施精准化便民服务,全力打造服务型社区。  相似文献   

15.
“村改居”中的社区管理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十一五”社区建设的一个新的突出问题就是撤村建社区——将原来的村委会建制改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制,即“村改居”问题。当前我国“村改居”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将整个村直接转变成为社区;二是将若干个村合并为一个社区;三是村居合并,以村的整体或部分为主体与周边的居民小组合并,或者以居委会为主体合并旁边的村民小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精神,“村改居”就是将原先处在城市的边缘、现在已经纳入城区管理范围的村民委员会以及县(市)机关所在地、乡镇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改成居民委员会。可以说,凡是已经具有一定的城镇特征、且农村村民委员会覆盖不到的区域,都纳入城镇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范围。这样的变化,使得相当一部分以往属于农民身份的人,由此纳入城镇居民管理的范围。从表面看,这是居民自治管理在名称和管理区域上的转换,实质上则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村改居"社区教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社会资本各因素对失地农民参与社区教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得出网络规范因素是影响社区教育最重要、最显著因素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村改居"社区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村改居"社区的出现给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养老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重冲击,社区照顾作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应运而生。要完善老年人社区照顾须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加强社区老年服务的系统管理;第二,转变服务观念,加强对老年人的支持力度;第三,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18.
毕英涛  丁德光 《社区》2013,(21):10-10
由农村变成社区,不是简单的变身,它涉及城乡体制转换、集体资产改制等重要问题,这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村改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承认虽然当前对此尚缺乏成熟经验,但也要看到这些“新社区”诞生的过程中,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实践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9.
"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社区转型中包含着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区和谐文化,提高居民的现代化素质。其基本途径有:完善"村改居"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为文化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制定"村改居"社区的制度规范,为文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村改居"社区的思想文化教育,为文化转型提供精神条件;开展"村改居"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文化转型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苏天真  李登奇 《社区》2012,(33):23-23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地处芜湖市北郊,是近十年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城区。全区45个社区、18个村,其中村改居社区31个,占68%。“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征地拆迁等因素,人居分离比较突出,导致人员安置和‘村改居’后社区资产管理方式都不同。”三十岁出头的鸠江区委常委、副区长曹洁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