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清末各省仿照《京师法政学堂章程》来建立本省的法政学堂,以满足本省对法政人才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对学制进行相应的改变,使法政人才的培养混乱,对当时法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陕西法政学堂是近代中国西部成立较早,西北成立最早的法学高等教育机构。陕西法政学堂的成立标志着近代陕西法政教育的开端和中国西北地区法学高等教育的起步。陕西法政学堂成立后,尽管多次停办或改并,但是它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深刻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陕西法政学堂不仅培养了近代陕西最早的一批地方官吏和法、政人才,而且为西北大学的法律与政治学科奠定了基础,为解放后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蒋海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8-25
时务学堂是是近代法政教育变革的先驱。其办学宗旨鲜明,以政学为主义,以开民智为要务。其已有较为系统的法政教育课程设计,每月都有“公法学”研读书目,其中既有《法国律例》《英律全书》等比较法、宪法、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具体法律门类,更有《万国公法》《佐治刍言》等最新潮的西方法律著作。批判专制法统、倡导民权自由是其教育灵魂所在,师生探讨了民权自由、限制皇权、君臣关系、西方议院等最新法政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李闯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89-92
1906年由两广总督岑春煊创办于广州的广东法政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广东地区创办最早的新式法政学堂,同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官办性质的法政学堂之一。学堂成立之际,夏同龢任学堂首任监督,他亲定章程、规范办学,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对广东乃至中国近代法政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后因民国代清,广东法政学堂更名为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陈融担任首任校长。 相似文献
6.
龚春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3)
清末新政与清末民初法政学堂的骤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新式学堂的兴起扫清了障碍,而选官制度的变化、晚清修律及司法改革的开展,加剧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供求矛盾,从而导致清末法政学堂异军突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宋方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中国自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以来,法学专业经历了一个从热门到过剩的急剧转变,从社会急需专业到“部控专业”,再到“红牌专业”,法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声望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清末民初也曾出现过法政教育过度发展或畸形发展的情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而民国初年对法政专业进行的调控,可以为当今调整法学教育专业结构提供历史借鉴.法学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办法,一是减少法学教育专科层次的招生数量,并逐步走向取消;二是制定一个法学教育统筹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8.
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44-48
在长达10年的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1906年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中国近代的专门法学教育开始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背景;体制、学制与课程设置;教员与教学内容等。同时论及了清末教育改革中的日本留学简况。 相似文献
9.
姚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138-142
在清末赴日留学浪潮中,法政留学教育尤其突出,从1896年至1911年中国共有数千人赴日学习法政。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清末乃至民国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其负面影响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152-158
依据新发现的历史文献,清理出了从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陕西课吏馆,到陕西法政学堂,到关中法政大学,再到西北大学的清晰历史脉络,从而勾勒出陕西近代法、政、商专门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重点着墨于附设陕西第一个学堂研究所等创举. 相似文献
11.
孙占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5):42-45
福州船政学堂的创办开近代海防教育之先河.洋务派提出了"艺局为造就人才之地"和"船政根本在于学堂"的主张.福州船政学堂在教学模式上顺应了教育近代化的趋向,通过聘用外籍教师、派出留学生等形式培养了近代海防人才,并为提高艺科人才的地位涉及对传统科举制的改革.福州船政学堂为加强近代海防教育起到前驱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袁天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117-120,138
尊卑有序、贵贱不等和皇权至上是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精要,并且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想转变传统法律观念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在清末变革的背景下,清政府通过法政学堂和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式法学教育以及海外留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以西方的法律观念为指导,按照现代法律部门的分类进行课程设置,教材多使用西文,教师也多为西方人.清末新式法学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些新型的法律人才,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传统法律观念向现代法律观念的转变.同时,它也促使礼法分离和现代法学的建立,并为体现法治文明的司法体系的形成作了法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宋方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科举从考试目的和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政法考试.尽管各个朝代的科举中法律的考试分量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科举具有一定的政法考试性质.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后,乡会试第二场试有关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其中多包含法律试题.这些试题集中于与外交相关的法律问题,要求联系当时社会实际,为新政改革出谋划策.废科举则为法政学堂的兴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原有的科举人才成为法政学堂的重要生源.法政学堂的普遍开设,也多少带有为废科举善后的用意.清末民初一枝独秀的法政学堂是科举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演变,是科举教育的继续. 相似文献
14.
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庆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也肇端于这一历史时期,其标志即为新式学堂在重庆的创办和发展。重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小学、中学、半日学堂等类型,分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创办方式一是设立新学堂,二是由书院、私塾改造而成。重庆各区县积极筹措经费,加强选用和考核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地创办新式学堂。所以,虽然重庆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后来居上,短短10余年时间,重庆的新式学堂就初具规模。新式学堂的兴办,引进了西方近代文化知识,促进了重庆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当地社会风气发生转变,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彦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3):149-152
20世纪初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兴办新式学堂教育。新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大批乡村知识青年在毕业后滞留城市,脱离农村。从教育这方面来分析,主要是由于新式学堂集中于城市,新教育学费昂贵,教育内容发生了改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学堂乐歌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涵盖人民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希望的内容,对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作用:抵御外强,抗击侵略的斗争性;唤醒民众推翻封建压迫的反抗性;树立新风尚,塑造中国年青一代的教育性;提倡妇女解放,破除迷信的反封建性;赞美祖国,激人奋进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7.
夏维奇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0-53
清朝政府在引入电报时,曾创建了一系列电报学堂,其中以福州电报学堂为滥觞。该学堂在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中所具有的示范意义不容忽视。从办学动机看,福州电报学堂是清朝疆臣“权自我操”理念之产物,透视出的是近代国人的强烈主权意识。从教学运行看,该学堂属临时性质,无论是教学内容抑或教学手段,皆具有较强的近代性,与中国传统教育大有区别。从教学效果看,该学堂培养出的中国首批电报技术人员,为日后中国电报建设尤其是台湾地区的电报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成功移植西式近代工程技术学校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8.
周艳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136-138
通过论述美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管理制度等,分析了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制度在这些方面的现状与不足之处,借鉴美国的先进教育经验,以完善我国的法学教育机制,从而回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赵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1-136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清政府创办了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南洋公学、邮传部铁路管理传习所等一批铁路学堂,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培养了不少建设人才,有力地促进了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虽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缺乏统一管理、师资短缺、经费紧绌、生源不足、战争动乱等困境,办学条件艰苦,但培养出的铁路建设人才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从而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6):52-54
清末民初各地商会在中外商业贸易的激烈竞争下,认识到了新式商业知识的重要性,创设商业学堂以培养专业人才。商会创设的商业学堂有着教育目的明确、教育对象逐渐开放、教育教学设置实际和教育力量谋求互动的鲜明特点。新式商业学堂的建立,培养了大量商业人才,冲击了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陈旧观念,初步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教育面貌,对近代教育理念的更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