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皇梦     
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谈论“女皇”之类的题目,乍看好象过时了,其实并不然。没落阶级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之卑污,野心之狂妄,阴谋之毒辣,行为之愚蠢,往往有出乎人们意料的地方。谁能从历史上存在过“母系社会”,就能推断出“到共产主义也要有女皇”呢?江青就能。这个不学无术、利欲熏心、翻云复雨、骚首弄姿的丑类,公  相似文献   

2.
杨雨帆 《东南学术》2024,(2):191-201
日本学者广松涉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两段经典论述作出判断,认为在确立共产主义理论之际是恩格斯拉响了“第一小提琴”。事实上,广松涉的理解是错误的,他的文本分析无法证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解落后于恩格斯。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既主张将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来思考,也坚持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论述共产主义。在合作的著作中,文字的“撰写者”并非就是其所传达思想的“隶属者”。马克思对原文的增补绝非讽刺、玩笑之语,他的关于“共产主义不是‘理想’”的提法也不是针对恩格斯笔下的共产主义,而是针对“施蒂纳式的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始终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共同创始者,抬高或贬低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看法认为,由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划分为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互相联系的阶段,因而“在马克思看来,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就不存在再划分阶段的问题。”换句话说,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向共产主义的发展,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见1987年4月6日《光明日报》:《关于社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大做“女皇”梦,大念“女皇”经,是为其篡党夺权作反革命舆论的。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以后,江青与其同伙利令智昏,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去年“十·一”前后,江青把近代史上极端反动的慈禧捧了出来,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她眉飞色舞,蛊惑人心地说:“西太后你们知道吗?名为西太后,实际上是女皇帝。”她对慈禧仰慕、崇敬之情,朝思暮想“加冕登基”之心,溢于言表。她  相似文献   

5.
李华 《学术界》2012,(4):90-94,285
赫鲁晓夫阐述的共产主义,既有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伟大目标,也有分阶段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时间表.周尚文、有林等先生认为,赫鲁晓夫鼓吹的共产主义是“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此说不仅曲解了赫鲁晓夫相关话语的原意,而且把赫鲁晓夫的共产主义观庸俗化、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提出及其实际依据。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显现出若干个阶段来。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划分,依据什么来划分这些阶段,在理论上,马克思恩格斯起先注意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然后又有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论述,尔后,恩格斯晚年不再提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而是更多地着眼于未来社会将是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辩证观点。列宁也曾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很多人认为这只不过是马克思随便一提,不能由“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推出“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般概念,笔者却认为,现实的共产主义是对唯物主义进行改造和提升的实践过程,用实践做武器,实现人类的理想境界,——共产主义。这个过程它既是唯物主义的实践过程,也是共产主义的现实的运动过程,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员之所以必须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这是因为,共产主义世界观也就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在观念上的集中表现,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灵魂,是构成共产党党性的决定性要素。而共产党员则是构成党的整个肌体的细胞,共产主义世界观是共产党员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任何事物内部都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而与其它事物相区别。共产党员质的规定性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十二大党章对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党员必须“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三条集中到一点,也就是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所谓更高的标准,高就高在这一点上。 可是,在我们党的党员中,目前还有一些同志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水平比较低,甚至掺杂了各种非  相似文献   

9.
“劳而不获,获而不劳”会不会导致“懒惰”?一般人都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共产党宣言》中共产主义的反对者也正是如此回答的,甚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同样的经验。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无论在资产阶级社会还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劳而不获,获而不劳”都可能不会导致“懒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的确如此。但是,不同的社会却有着不同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劳动者别无选择,后者却不是。这涉及到关于共产主义合理性的诠释。借助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诠释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是在比生理需求更高级的终极需求的驱动下投入劳动的,劳动本身就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所以,即使社会是按需分配的,人们依然会积极投入劳动,而不是懒于劳动。  相似文献   

10.
1790年5月俄国首都彼得堡出现了一部引起人们“极大好奇心”的书。不出一个月,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就亲自审阅了这部小说。这位德国血统的沙皇边读边在书上作了许多眉批:“该书作者之用心殊甚明显”,“其目的在于唆使农民反对地主,煽动军队违抗政府,以断头台来恐吓沙皇”,“他是一个比普加乔夫还坏的暴徒”等。女皇读了开头几十页后,就接二连三地下令逮捕作者,追查出版背景。在审讯时,这部书的作者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同  相似文献   

11.
论列宁对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的批判余源培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如何扬弃“左派”共产主义,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列宁对之批判及《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的发表,具有重大的启迪。这是因为,一方面,在这本著作中发展了国际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阶段和第一阶段(低级阶段),他没有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有时还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看成是同义语。如在该书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实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不假思索地认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原则,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区别于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共产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现在看来,这个近乎天经地义的观念,是需要重新考虑的。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按需分配当作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众所周知,关于共产主义的最根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历来认为是公有制。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者以“废除私有制为自己的主要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4.
“过渡时期究竟是指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还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为什么列宁在有些文章中讲‘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又在另一些文章中讲‘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为了弄清这问题,我们从列宁的三十多篇著作中,把凡是有“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或“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表述的地方,作了初步的研究,从中领会到,列宁一贯是把过渡时期看作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一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时期。早在1916年7月列宁就明确的指出:“马克思在批判哥达纲领时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与这个时期相适应的是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对儒家理想社会观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理想社会观与共产主义虽有极大不同,但也有某些相通之处。正是在这一基点上,李大钊对儒家理想社会观加以继承与创新,把“大同”思想发展为共产主义理想,把“仁爱”思想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把“民本”思想发展为无产阶级民主,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大同主义、仁爱主义与民本主义是李大钊从传统文化走向共产主义的三大思想桥梁,而且每一桥梁之中都有几个中间环节或发展阶梯。它们是儒家理想社会观走向民主主义的转变形态,并由此再转变为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如意娘》是女皇武则天唯一的一首爱情诗,据考证应是她在感业寺时思念高宗所作。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错觉”“媚语”等写作手法,淋漓尽致地显示了武则天的小女儿心态,同时也是她重返皇宫的绝佳手段,展现着武则天爱情与权力的交织。  相似文献   

17.
忠肝涂地     
已经不是新闻了:“四人帮”在评论《水浒》时抛出的“架空”说,基本上剽窃自金圣叹。唯一的大发明,是江青那个让人笑掉大牙的惊人之论:宋江拉卢俊义上山,为的是“架空”晁盖。虽说有“事实服从路线需要”的“帮规”,但是,《水浒》却白纸黑字,即使“女皇”开“金口”也无法改变。要象金圣叹那样再去“发现”一个晁盖死在卢俊义上山后的“古本”,看来也着实困难。于是,梁效们马上静悄悄地补漏洞,发现朱江拉卢俊义上山,其实为的是排挤吴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时提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他讲到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问题时,前面并没有提到“各尽所能”。是斯大林开始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联在一起的。他说:“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公式。”斯大林科学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一八四八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时,共产主义被视为在欧洲徘徊的“幽灵”,那么,经过一百四十多年世界历史的发展,共产主义在当代世界已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现在看来,在共产主义已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之后,特别在有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教训之后,武器的批判同样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况且,当代关于共产主义的新神话也指向了批判的武器本身.借口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和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又借口马克思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歪曲马克思主义是“僵化的”、“封闭的”理论,便宣称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政党团结人民奋勇斗争的强大动力与有力支撑。从把握历史规律、基于客观事实、消灭现存状况阐明共产主义信仰的科学性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前提。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失灵”的现实桎梏与“新社会因素”萌芽逐渐壮大的光明前景论证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关键。从中国对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性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落脚点。以理论、历史、实践的逻辑进路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予以分析,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关键节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