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明成 《探求》2002,(Z1):9-10
党的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反腐败的旗帜 ,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牢牢地掌握着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 ,反腐败斗争已呈现出从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态势。尽管腐败现象作为社会的一大顽症决不会在短时期内完全根除 ,我们必须作好长期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 ,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 ,反腐败体制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党内腐败的蔓延势头一定会得到遏制。首先 ,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反腐败举措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党的十五大刚…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反腐败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课题。目前,我们的反腐败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腐败现象还是没有得到完全遏止。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立足于此,我们必须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从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研究,加强反腐败力度。而对腐败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就是一个寻找其根源的切入点。一、腐败的心理现象腐败心理从产生到终止的过程,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腐败已经不是少数几个人的问题,几乎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不但有非阳光政治的不合法腐败,更有阳光下的腐败,最令人担忧的还在于老百姓对待腐败既憎恨又艳羡的的矛盾心态.这种中国特色的腐败,表面看是由社会转型期经济的无序、政治的不规范、法律的不健全所导致,表象背后实则是文化的困境使然.从文化视角来解读腐败,旨在透过“腐败越反越多”的表象,找到反腐败的政治法律制度供给不足背后的深层因由以及廉政制度实施的文化障碍,从而使我们认清公民文化和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使每一个公民对于腐败能有一个基于权利和自由层面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觉悟,使全社会对待腐败的抵制和惩罚能有一个深刻的文化自觉,这样,我们的反腐败才能通过走出文化的困境为制度反腐奠定牢固的社会根基,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廉政制度供给不足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反腐败理论是我国反腐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行动指南。其要点主要有:反腐败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反腐败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反腐败必须牢牢把握“从查处具体事件入手”这个突破口;反腐败必须始终坚持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反腐方针;反腐败必须努力走出一条既依靠群众又不搞群众运动的反腐路子;反腐败必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反腐败必须加强廉政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5.
吴宏伟 《学术交流》2001,3(3):35-37
腐败从表面上看,多表现为经济方面的问题,但从本质上来看腐败乃是一种权力的异化.防止权力的异化--反腐败--从古至今一直是各国执政党和领导者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认为治理腐败有两条途径正面引导人向善--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败的治本之道;反面防止人从恶--加强法制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反腐败的治标之道.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社会参与是富有成效地推进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形式。在反腐败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起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使社会参与反腐败依法进行,保证积极稳妥推进反腐败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7.
范松青 《探求》2001,(Z1):89-91
中央纪委提出:“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抓起”。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反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如何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展蔓延?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8):86-89
2015年我国社会舆情呈现出六大动向,民众对深化改革、党建、反腐败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认可度很高,而在经济下行压力、新老民生问题和思想领域等方面则存在着一些负面的舆情。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应对。  相似文献   

9.
闫海燕 《社科纵横》2011,26(1):73-75
腐败有成本和收益,反腐败同样存在成本和收益,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导致了有腐败可能性的人是否选择腐败,以及反腐败的人是否选择反腐败。如果腐败的收益大于腐败成本,则他们会采取腐败的行为,否则,他们不会选择腐败;同时,反腐败的力度决定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如果反腐败收益大于反腐败成本,则政府会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反腐败。本文首先分析了腐败和反腐败的成本效益,接着针对我国反腐败现状,从教育、制度、监督和查办案件几方面分析促进低成本反腐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陈永庆 《唐都学刊》2011,27(5):97-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运动式"反腐、法制反腐、惩治和预防并举三个历史阶段,使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就,留下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反腐败斗争轨迹。研究探析既往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国反腐败斗争在未来新的阶段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反腐败的社会心理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琴 《创新》2009,3(6):57-60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反腐败工作应重视其社会心理环境建设。调查发现,由公众对反腐败的心理满意度、参与度和预期度构成的社会心理环境,目前难以有力支持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应采取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反腐败的意识和能力;完善群众反腐机制,维护公众反腐败积极性;拓宽群众反腐渠道,提升公众反腐败的心理参与度;严厉查处腐败案件,改善公众反腐败心理预期度等策略来优化公众反腐败心态,为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制度建设更带根本性马仲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我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工作也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一、邓小平关于反对腐败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制度建设更带根本性”。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什么是治...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2):10-13
海外追逃是中国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领域,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反腐败国际合作制度,惩处外逃腐败分子。在未来的反腐败制度建设中,完善国内立法、逐步废除死刑、建立国际赃款分享制度和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有利于我国与外国开展反腐败合作。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制度的完善与不断凝聚的国际反腐败国际合作共识以及国际条约相关原则发展的有利趋势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外逃腐败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4.
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型式向另一种运动型式过渡的过程。转型既包括事物结构的转换,也包括事物运动机制的转换。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过程。转型社会则是指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社会运行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本文拟结合我国国情,对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作一点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考察我国当前的文化危机,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文化危机出现了"历时性"的"共时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变换裂缝、"工具理性的放荡"与"价值理性的缺失"三个新的特点,影响文化危机的因素日益增多,从而使我们在重构文化过程中的难度加大.我们主张,在应对我国当前文化危机的策略中,坚持一种以主流文化价值基础上的现代宽容.  相似文献   

16.
制度建设是搞好反腐保廉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工作。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应该在坚持现有工作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全局和宏观上加大力度,着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一、党风廉政制度必须法制化反腐保廉工作必须法制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方针,也是全党开展反腐败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再次强调了廉政建设法制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对腐败的一种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在我国是一直不能禁绝的颇为普遍的现象。去年全国监察机关受理监察对象违纪问题16.7万多件,立案调查52039件,可见违纪现象之多。 虽然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惩办了一些腐败分子,但正如监察部部长尉健行所言: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势仍然是严峻的。 为什么腐败现象禁而不绝,这是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科学所一直研究的问题,但以往的研究多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即侧重从政治领域内部来寻找原因,对于腐败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原因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试图弥补此缺陷,从社会学角度对腐败现象进行一番功能分析,由此找出更为深层的一些原因,提出一些反腐败的措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面对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任务,应该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进行必要讨论.从功能论角度看问题,我国的职业性助人活动应该属于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是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与此相关的助人系统是由民间依据差序格局原则和由政府依据身份隶属原则实施的助人和互济体系.我们面临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任务,即用国际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来补充、改造我国的社会工作(助人活动).在本土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两种社会工作的亲和性,注重我国的体制和文化特征,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在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上助人效果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理论是西方学者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问题的一种思考。它虽然不能直接应用到我国语境中来,但能够促进我们对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加以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我国解决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风险的方略也与西方是不同的。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多重社会风险,并且这些风险是不平等地分配的。要化解风险,需要我们建立制度化的社会福利制度,促进劳动力的去商品化、满足社会需要和维护社会公平。从长期来看,我们需要重返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整合: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健全程度的标志。因此 ,如何获得社会秩序的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所有谋求社会秩序的方式中 ,通过政府而实现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最为可靠的。一个社会只有实现了公平和正义 ,才能够消解一切根本性的社会冲突诱因 ,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供给。但是 ,在现实中 ,腐败问题尤其是政府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腐败问题成了当前一切社会冲突的诱因。所以 ,应当从反腐败着手 ,在实现政府道德化的过程中 ,实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实现社会秩序的道德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