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汪名旵 《决策》2001,(8):26-27
记者:最近一个时期,有关农村土地抛荒和土地流转的报道频频见诸多种媒体,对于农村土地抛荒所带来的影响,各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的学者,你对此怎么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实践充分释放了我国的经济活力,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劳动力不足,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农村土地出现大面积抛荒,为了缓解土地抛荒问题,国家允许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有序流转给涉农企业进行规模生产,并付给农民地租。对农民来说,土地流转出去,看似双赢,实则不然。  相似文献   

3.
土地抛荒是城市化加速发展带来的副产品,这种现象在我国农村地区相当严重,不仅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土地应有的产值转化效果受到削减,造成被抛荒的土地呈现出"下岗"状态。通过经济学理性人的方法来探讨,当农业生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农民弃地抛荒实则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基于土地抛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保持粮价稳定增长、防止劳动力过量外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能实现土地"上岗"。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农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大量土地抛荒现象,从而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建设提上日程。本文在分析中国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总结日本的土地制度,对我国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运宝 《决策》2012,(4):37-40
谁来种地 不能只看一时一地 《决策》:从目前对农村的调查来看,谁来种地的问题很严重吗? 邓大才: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老年人种地的比较多,但是不意味着就会没有人来种地.从全世界来讲,这都不是一个问题.欧洲、美国种地逐渐老年化、妇女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过谁来种地的问题.如果是出现了种地的人减少,自然就有科技跟得上来,就会有公司下来,就会有大户经济,就会出现一个人种上百亩的情况.从我的调查来看,抛荒的情况是有的,但是主要是山区,大面积的抛荒是不存在的.真正应该担心的是退回到简单再生产、自然生产的农民,这部分农民才是问题,他们恋地,主要是将土地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从社会保障和人生规划来入手,让他们感到社会保障能够衣食无忧,来引导他们把土地流转出去.  相似文献   

6.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不可避免地要对现有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及土地产权进行调整,但同时农民权益要得到保护,这一动一静之间如何把握政策尺度,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从耕地抛荒谈农业土地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分析导致农村土地抛荒因素以及我国土地所有制度的局限性,并结合新型的金融投融资模式--证券化入手,探讨了如何整治土地资源浪费这一顽疾,寻求新形势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从分析导致农村土地抛荒因素以及我国土地所有制度的局限性,并结合新型的金融投融资模式——证券化入手,探讨了如何整治土地资源浪费这一顽疾,寻求新形势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是泰兴市分界镇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怎么样?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与困惑?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笔者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村农经工作,现以分界镇土地流转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何进 《管理科学文摘》2010,(18):282-282
在我国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明显不利于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的经营,而且成了限制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土地使用的权流转使用,其含义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这是一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现代化规模经营、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规范土地合理有序流转运作,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流转运作中不受到侵害,是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的选择。本文就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机制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农民的增收作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产生的背景 所谓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营组织的行为。土地流转并不是一项新生事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不久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使得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从而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农村土地流转现象之所以广泛地发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自从我国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后,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土地产权权能视角下的农村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先介绍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然后分析了农村土地金融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农民对土地依赖的程度有所降低,而农村土地承包期的进一步延长,也加快了农村土地的流转,促进土地各方面要素的集中,将农村土地利用的产业化、规模化加以实现。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推进与规范的重要一项,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克贞 《决策探索》2011,(16):20-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防止或减少农村承包地的弃耕抛荒、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和效益方面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且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永慧 《决策探索》2007,(10):78-79
一、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后,政府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无偿地分配给了农民,土地归农民私有.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了合作化运动,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中国农村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农村土地的耕作一直由公社社员共同进行.第三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其后的持续增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这一制度也持续了20余年,逐渐暴露出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转户进城的最大阻力依然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障碍.作为农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其产权主体模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保留"三件衣裳",实行有偿退地等"新政"是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最大担心是社会保障和土地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加快立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农民最大的资产和最后的保障就是土地,但现行制度下,土地却成了沉睡的资本。自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改试验区后,重庆一直在摸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激活农村土地市场。去年10月,现任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曾针对成渝提出试办"农村土地交易所"的构想,目前看这一构想有望在重庆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性基础,在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过程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让农村土地承包时限逐步从长期不变转化成为长久不变,切实的保障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为集体所有制,加之家庭承包所建立起的小规模经营模式的特殊国情,有效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成为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家庭承包制度创新的具体体现。而我国是农业大国,怎样在市场化环境中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涵盖了一系列实践与理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爱恋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 ,他们把土地当作命根子。但现在的问题似乎是农民想离开土地 ,他们对土地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他们对土地粗放耕作 ,甚至造成大量良田荒芜。湖北省广水市杨寨镇刘畈村的个别村民小组有一半以上农户举家离开农村 ,数年不归。他们的责任田有的被其他农户以低价承包 ,有的干脆抛荒。[1]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土地承包给农民耕种 ,这是共产党最为自豪的仁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陈锡文把家庭承包经营看作是农村改革“伟大成就”之一。[2]原中央政研…  相似文献   

20.
贺雪峰 《决策》2013,(7):18
当前农村出现了季节性抛荒,即部分可以种双季的耕地只种了单季作物。这正说明中国农业的潜力很大,是好事。农地抛荒,本不是一个新话题。2000年前后,因农业税负担很重,各地相继出现大面积的抛荒。到了农村税费改革并最终取消农业税以后,因为不再有农民负担,而且国家还给农民以各种补贴,之前因为负担太重而抛荒的农民陆续回村,以要回自己的承包地。由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