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技术已蔚然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浪潮。20世纪末兴起的数字仿真技术如今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工程、城市建设开发工程以及利用数字仿真技术实现历史古迹的虚拟恢复等各个领域。因此,利用数字仿真技术实现美的实体的重构也就成了当今的一大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美的实体的数字仿真表达现状的分析,对"美的实体"和"数字仿真"等概念作了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语境下美的实体仿真表达特征,以及美的实体数字仿真系统的实现途径,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客观存在于世界的实物的美来建立仿真系统模型,利用交互技术在虚拟系统中实现人为操纵美的实体的目的,旨在为美的实体通过数字仿真技术展示其美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诗词翻译中的风格再现包括风格两大组成部分的再现: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本文提出诗词翻译中风格精神方面的再现主要体现为意境美的再现;物质方面的再现主要体现为表层结构美的再现。接着文章以宋词为例,探讨了实际翻译中如何再现原作的表层结构美,并对译诗界颇受关注的"文体之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信息体系建立的过程。这本身从技术层面而言就是一个新兴领域,对设计管理更是全新的拓展。它不再面对物质实体展开工作,但整个工作又是多人协作、多方位知识交叉的过程。因此它们更需要理性、系统的管理工作加以统筹,从而实现项目投放方信息的可视化以及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在翻译过程中美的挖掘与再现 ,译者应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创美能力 ,精细入微地体味原作之美 ,原汁原味地再现原作之美 ,使美的原文与美的译文珠联璧合 ,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触觉传感:从触觉意象到虚拟触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触觉不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技能,也是构建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触觉信息跨时空传达的需求催生了触觉传感技术。伴随着机械触觉传感技术、影像触觉传感技术、数字触觉传感技术的演进,身体经历了触觉的疏离、失落和复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触觉意象的心理完形建构、触觉仿像的感官补偿、虚拟触觉的触觉仿真,使触觉传感技术始终行走在向着身体触觉交互回归的道路上。虚拟触觉传感技术不仅将人的触觉转化为信息,而且将"物"转化为触觉信息,借助互联网的虚拟触觉交互,消解了横亘在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技术媒介,实现了触觉"无意识"的跨时空"存在"。  相似文献   

6.
虚拟经济从字面上讲是对立於实物经济的,但人们对实物经济的理解是不同的。目前许多人把信息(网络)经济和经济中的货币化部分理解为虚拟经济,虽然这种理解可以突出虚拟经济的特徵,但并不能把握虚拟经济的本质,问题就在於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实物经济”。在这一问题上,传统的经济学给人们造成很大的误解,使人们误以为人们所 追求的只是一种物质 生活,其中生产物质 产品的“技术”是最重 要的,但答案应该是 否定的,因为人们所 追求的快乐并不只是 来自於物质生活,而 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 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和 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 …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藏书楼的今日"重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古籍传统的收藏和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模式。有必要应用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将藏书楼的经典古籍建立古籍数据库,以实现古籍的资源共享和传统藏书楼的虚拟再现。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具有变革性的影响,同时其在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中的运用也具有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设计领域虚拟建模及虚拟设计两方面的运用以及在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中的运用,都显示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设计美”是艺术设计活动的产物。艺术设计所创作的美,虽然和艺术美一样都是观念形态的,但是它与艺术美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即它还需要通过生产,转化成物质形态上的美。设计美就其现实存在形态来说,它应是经过物态化了的艺术设计活动所创造的美。一、设计美的社会性从设计美的范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是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物质空间。在对历史街区进行夜景照明时,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街区夜景照明的意义,营造的特殊技术以及照明的塑造方法、设计原则。通过对泉州中山路街区夜景环境要素分析,关注实物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采用高效美观的照明技艺,使夜景灯光营造既能实现对街区历史文化脉络的保护,又促进其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与传承文化,还可以与新媒介结合进行互动式推广。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介推广文化的模式有:富媒体虚拟场景展示、IGA软性推广、虚拟真实互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可实现新媒介与文化遗产推广推介的结合、虚拟场景与真实景观的结合、线上互动与线下互动的结合。通过互动性推广,辐射大众、涵盖小众,并影响多目标人群的参与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艺术表现的范畴中,视觉艺术作为传统表现手段之一,从美学角度直观地体现出中国文化遗产中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另一层面来讲,它亦存在着现代表现形式的特征,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再现或重塑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已消失的有形文化遗产),这种表现形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女性参与“非遗”传承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国内外“非遗”舞蹈女性参与研究文献的梳理,结合新媒体时代我国“非遗”舞蹈传承研究现状,文章发现目前我国“非遗”舞蹈女性参与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尚存在若干不足。新媒体时代女性参与“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不仅要充分发挥女性对网络社交平台的独特优势,借助身体的动态影像实现“非遗”舞蹈传播;更要关注在交互过程中通过个体经验阐释“非遗”舞蹈的文化精神,提高性别意识,发出女性的主体声音,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共同寻求真正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4.
虚拟真实是数字化技术自动生成的人机互动仿真系统,网络文学是对它的文化表达。探讨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需要从艺术美学上廓清其学理维度:即虚拟真实的图像化呈现方式,将引发互联网上语言文本与多媒体文本的互文性审美新变;虚拟真实所蕴含的虚与实的超越逻辑,将创设人与对象之间的新型审美关系;虚拟真实所依凭的时空内生性,将达成人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的技术化审美拓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微观层面剖析文化生态,对洮岷花儿中“阿欧怜儿”曲令及其文化内涵所生存的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实践现状予以了细描。洮岷地区唱花儿、听花儿、聊花儿的文化现象,实为当地的一种口头传统与生活方式,其源出于本土文化生态。断此,传承的文化活水便会成为无源之死水一潭。故“非遗”保护必赖其文化生态组成的文化空间之保护;“主导”作用需到位,不缺位,更不可越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一体化、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受到挤压,这种状况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长阳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不管是政府还是群众都堪称典范,我们把这种典范称为"长阳模式"。以长阳南曲的保护现状为切入点,重点阐释了长阳典范,并指出这种典范的缺陷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乡土美术的价值意义不仅是民俗学上的,也不仅是视觉形态上的,它还在于隐含其间的非物质性创造原理、文化属性辩识和现代审美的取用.文化遗产价值存在不能替代现代性文化发展方式的进步意义,实现现代多向性文化发展方式,就需要认清我们自身文化传承方式的单向性本质,这才有可能借用现代性文化发展方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现代审美和国际语境下实现全球传播和覆盖.  相似文献   

18.
在虚拟社会逐渐繁荣的过程中,虚拟社会的诚信问题日渐凸显。利益至上主义、个体至上主义、主观至上主义严重阻碍了虚拟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滞后、虚拟社会诚信管理机制建设滞后、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滞后是虚拟社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需要以提升虚拟社会行为主体的网络文化自觉为前提,对现实诚信体系加以融合再造。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全虚拟社会诚信评判机制、强化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等手段和途径,从社会构成的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实现虚拟社会诚信体系的多重构建。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迅猛,社会风貌特征变化快速,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作为这些变更的历史见证,对它的保护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正好有着很好的契合,并以广州纺织机械厂改造为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为例,探讨城市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和几点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资源的概况上,选取相关评价指标因子进行模型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做定量分析,得到磁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各项权重,后运用模糊记分给每项资源打分,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磁器口古镇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情况,最后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对磁器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建议磁器口古镇应注意其表演艺术类和传统技艺类精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地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