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仓修良 《阴山学刊》2004,17(2):46-52
编修地方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优良的传统。方志起源于两汉之地记,隋唐五代之图经是方志发展的第二阶段,宋代方志进入定型成熟阶段,清代是我国封建时代修志事业的全盛时期。新中国建立后新修志书体现了时代精神,体例上也形成了新的志书体裁,并且还将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李绂及其方志活动 地方志,亦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一类文化典籍,其历史如从秦汉正式发端算起,已有二千多年了。然而,对方志进行理论研究却出现得比较晚。一般都认为,清乾嘉时的章学诚是中国方志学的奠基人,因为他创立了一整套自成体系的方志理论。但是,这套理论的形成除他本人方志实践之外,还与前人的修志经验分不开。事实上,在章学诚之前很久(至少可以溯源到东晋)就有人探  相似文献   

3.
刘其奎 《学术界》2007,(3):92-102
作者结合多年的修志实践,对当前方志界存在的浮躁、趋时两大流行病进行了论述。并与《中国现代方志学》一书若干观点提出商榷:编修地方志不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吗?地方志是科学的资料文献、《中国现代方志学》称谓质疑、《中国现代方志学》政治理论的立论根据是什么?“六字功能”说过时了吗?地方志不是“昨日黄花”吗?地方志能成为“文化产业”吗?编修地方志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4.
当前,地方志书编修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为适应方志编修工作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刘光禄与江苏李明、杨向东、陈有清等同志合著了《县志编修探微》。此书将古代方志理论和当前修志实践的经验融为一体,以简明、生动的笔调,介绍了县志编修的全盘工作,切实可行的编纂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是一部资料比较翔实的普及性学术论著,对目前从事地方志编修的同志及有关理论研究工作者和热心方志事业  相似文献   

5.
“方志”之名称肇始于战国时期,但其初始是指诸侯国之史书。秦汉以降,才有了“地方志书”的含义。那么,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方志”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不少方志学名家都曾进行过探讨,观点各异,其说不一。辽宁大学历史系王晓岩教授把自己多年来研究方志演变历史的成果,系统编撰成《方志演变概论》一书,近由辽沈书社出版,填补了方志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6.
论编修地方志与发展旅游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编修地方志又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地方志如何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服务 ,尤其是为西部开发服务 ,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首先把地方志定位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宝库 ,从而探讨方志在资源普查、景点开发、景区规划、旅游决策、旅游读物编写、导游、旅游史研究等方面对我国旅游事业进步的贡献 ,并从反作用角度研究了发展旅游对地方志编修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载某一地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文献。我国的地方志,自现存最古的东汉《越绝书》开始,至今将二千年。据统计,仅现存的古地方志就达八千五百多种,占全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这些地方志,遍及全国各省。广东地处祖国南疆,经济文化发展较晚,但地方志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有关广东的记载是在战国时代。自后历代,除正史和大一统志有记载以外,还有《南裔志》、《交广春秋》、《吴越春秋》、《十三州记》、《琼海方舆》等,但可惜这些都已佚传。现存最早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将近30年的地方志事业发展迅猛,成果斐然,举世瞩目。但方志理论研究,特别是方志研究理论批评问题却相对滞后,跟不上方志事业的发展步伐。对此,必须引起深度关注。方志理论研究的正常化,"百花齐放、百花争鸣"风气的形成,是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正确开展方志研究批评工作,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深刻认识方志理论研究批评的价值;二是要正确掌握、运用开展方志理论研究的实事求是原则;三是方志创新要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同时,中国地方志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中共甘肃省委二月决定成立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关系到两个文明建设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动员和团结一切有志于修志事业的同志在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兢兢业业地把修志工作做好。一、编修地方志书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传统有人认为:最古的历史书,其实就是方志。早在周代已有掌管“邦国之志”的“小史”,又有掌管“四方之志”的“外史”,所谓“四方之志”,就是当时诸候国的历史。据《孟子》、《庄子》、《墨子》等书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看到了“百二十国宝书”,这些列国宝书,或者叫“百国宝书”,就是地方史书,也就是地方志。《孟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方志尽管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但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地方志编修时间最久、最成体系积累数量也最多。中国地方志源于古代,始于图经,成形于魏晋隋唐,成熟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完备繁荣于当代。方志在总结历史,反映现实,服务当代,垂鉴后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地方志是中国人民贡献于世界文献宝库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是清代的文化盛事 ,而清代又是中国古代方志的鼎盛时期。文章论述了《大清一统志》对清代方志纂修的推动作用 ,并阐述了在其影响下 ,清代地方志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谈方志批评     
在我国志苑中,志书多评论少,志评专著更少。新方志编修10年,也是志书多评论少,专论志评的文章更少。然而,方志批评恰是方志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这里仅就方志批评理论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以期抛砖引玉。方志批评,或称方志评论,应当是一门史学批评的科学。是对以志书为中心的一切方志范畴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评论。修志批评的对象,涉及方志领域一切范畴。包  相似文献   

13.
一、理论法学的历史与现状 法学在西方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国始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是,直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学才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法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时,也就产生了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的分科。随着法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应用法学部门不断增多,理论法学也日趋扩大研究范围。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法学包括法哲学(法理学)、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其中法哲学是理论法学的主干。旧中国的理论法学通称为“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明代的地方志,就其数量、质量和从其编纂经验或理论研究来看,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对清代方志的编写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但是,从清代乾嘉以来直至现在,研究方志学者多详清略明、甚至尊清抑明。这是对明代方志缺乏研究形成的一种偏见。  相似文献   

15.
方志源流与县志编纂□任建云一、中国地方志的源流与浩繁的志书远在先秦,中国即有地方志出现,如《郑志》、晋《乘》、楚《杌》、鲁《春秋》等,自汉以降,地方志编修逐渐发展。魏晋南北朝多为地记。三国时有魏阮籍的《宜阳记》,蜀僧仁显的《华阳记》,吴顾启期的《娄...  相似文献   

16.
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关心下,国务院成立了地方志小组,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被列入《1956—195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纲要》“要求全国各县、市(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能够迅速地编写出新的地方志,记载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目前已经有不少省、市、县着手这一工作”①。后来,由于修志条件尚欠成熟,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举步维艰,成果寥寥,延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提出的系统的方志理论在传统方志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章氏虽处乾嘉时期,但是其方志学思想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近代性因素,对于方志的认识、方志的编纂理论等思想对民国众多志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萌芽于传统的近代因素与西学共同作用影响了民国志家编修方志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正> 伴随着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开放,中西文学的比较热,继“五四”文学之后,再度在我国学术界兴起。国际比较文学由于我国文学的“介入”和它的独特价值的显现,又激起了一层层绚丽诡奇的涟漪。这似乎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说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随着每一个新的“对象”进入比较文学的视野,学者们就不得不对这个学科原有的若干规定进行一番反思和调整。一百多年来,比较文学就是在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中发展起来的。要使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保持其青春活力,避免重蹈传统学科僵化的覆辙,关键之一就是放弃急于把这门发展中的学科理论定型化的善良愿望,保持  相似文献   

19.
钱大昕是清朝乾嘉时代杰出的学者,是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和若干学科的倡导人。在方志学上,他亦有独到见解,不仅深入研究方志理论,而且还亲自参修志书。他所阐述的方志义例,对今天编修史志,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钱大昕(1728—1804年),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清朝江苏嘉定县人。他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祖父和父亲均为知识丰富的学者,一生清贫授徒。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喜读书,好思考,享有“神童”之称。乾隆十四年(1749年),钱大昕进苏州紫阳书院,得以博览群籍,综贯六艺,深得院长王峻赏识,王峻称他为“天下才”。自此以后,大昕又结识了许多著名学者,诸如吴派经学家惠栋、沈彤、江声;皖派经学家戴震、段  相似文献   

20.
章学诚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在中国方志学方面,他有重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方志工作。现在,我们正在整理旧的方志,使它的丰富资料能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为了进一步发挥地方志在四化中的作用,许多地方也在着手编纂新的地方志。因此,研究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论述和贡献,对我们正在开展的方志工作,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