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媒体形态,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主体平等化,信息时代化、多元性、快捷化和较强的互动性这些新的特点给政府的形象建设带来的新的挑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政府要想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可以从增强政府官员形象意识,健全问责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人员的网络媒介素养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官员腐败是世界各国难以避免的问题,在我国官员腐败问题上也正日益凸显,政府的形象受到了官员腐败的影响,不仅在党群中关系更加恶化更是危害到我国合法性政府形象,国家就目前政府官员状况推出了公积金制度对政府官员严格的进行监督,文章将对廉政公积金制度实施、问题、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涛甫 《决策》2011,(2):76-77
敏感问题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损害一个官员的形象,也能成就一个官员的形象。善于与记者过招的官员,会获得媒体的馈赠。  相似文献   

4.
政府是有形象的,每一级政府都应当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但什么才是政府的真正形象,并不是所有的政府官员都清楚。有的官员不量民力,一味追求巍峨雄伟的标志性建筑,认为这就是政府的形象;有的脱离群众,不切实际地攀比办公大楼的豪华气派,认为这也是政府的形象;有的甚至不惜重金为自己造势,认为这更是政府形象。其实,他们都错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都不是政府的好形象。那么,政府真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发生形象危机?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牵头完成的《形象危机应对报告(2012)》给出了答案。唐钧和课题组成员对2012年前四个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形象危机进行了排名,研究发现,"窗口型"官员、"贴近群众型"官员和"准官员"三类群体受关注度高,形象问题较为严重。"‘窗口型’官员主要是履行执法职能的官员群体,包括城  相似文献   

6.
荣利萍 《决策与信息》2013,(10):106-107
本文探析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指出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政府官员公开道歉彰显政治文明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小平 《领导科学》2005,(19):10-12
近一个时期,政府官员因为工作不力或失职而公开向公众道歉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通过媒体神态凝重地向公众公开道歉。这成为官场生态中的一大热点。一声道歉,表明政府官员们已经确立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权力观,彰显了执政理念的进步和执政水平的提升,是政治文明的体现。政府官员公开道歉,作为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对抗情绪,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无疑是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媒体视野里的政府官员公开道歉众生相较早进入人们视野的政府官员道歉是因…  相似文献   

8.
唐钧 《决策》2013,(1):51-53
在2012年里,官员形象面临什么样的危机?谁是高危官员群体?官员形象危机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全国(不含港澳台)官员形象危机典型案例库的研究,绘制出了2012年官员形象危机"风险地图". 官员形象五大危机 2012年里,经网络曝光影响较大的官员性丑闻事件近20起.自11月雷政富事件曝光后,性丑闻曝光数量呈"井喷"态势,仅12月至少曝光了10起恶性官员性丑闻.因此,官员性丑闻事件列在官员形象危机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腐败问题影响着国家的形象。比如国外媒体大肆报道一些中国官员到国外购房,一掷千金。  相似文献   

10.
两会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时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指出,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变化,官员形象、政府形象的维护都面临巨大挑战。据统计,被查处贪官95%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60%以上与"包二奶"有关。在1999年广州、深圳、珠海公布的102宗官员贪污受贿案件中,100%包养了"二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近日发布《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对2012年媒体公开报道的近200个典型案例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性丑闻"、"露巨富"是2012年影响官员形象最突出的两大因素,也正在成为反腐新切入口比如,2012年因不雅视频曝光的雷政富已被查出涉嫌工程贪腐。因1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10):22-23
全国两会期间,地方官员又一次成为大众、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到人们的视野当中。面对政府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面对执政地群众的各种期盼、面对舆论、媒体的各种"诘难",一些地方官员在"穷"、"困"、"痛"态势"逼压"之下,没有推脱躲闪而是从容应对,诚恳作答,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十八大之后政府官员在执政态度与执政理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刘俊 《决策探索》2010,(7):27-28
两会落幕,官员们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部长被录音笔堵到下巴时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员反问女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在我们这里,官员对记者打官腔早已司空见惯。再看看西方官员,就会发现,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对话的技巧还很欠火候,至少跟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官员真正"学会对话",不仅事关自身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形象,以及是否可以让本地区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5.
徐华 《领导文萃》2009,(11):24-26
长期以来.由于形象意识的缺乏与淡漠,我们各级政府和官员在塑造自身形象方面一直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公众一般看到的官员。或前呼后拥视察工作,或正襟危坐召开会议,显得不够亲近,也缺乏个性。而今,我们正进入一个注重形象塑造的年代。  相似文献   

16.
薄熙来现象并非偶然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社会事务的频繁发生,各级党政官员在社会公众面前“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从而媒体的相关报道力度也大幅度加大,一直以来给人以神秘印象的官员群体逐渐开始“走下神坛”,为普通百姓所熟悉。更有少数官员,或因其“充满个性”,或因其职务敏感,而得到媒体格外垂青,“明星官员”的称号也因此不胫而走。检验近几年来的对政府官员的信息传达,较早被公众授予“明星官员”称号的,毫无疑问是现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薄早在担任大连市长时就备受媒体力挺,而随着他每一次登台亮相,总会引发媒体和读者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官员"秀"是官员和政府展示自我、宣传政策的一种新方式,"秀"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判断其性质,重要的是要看官员"秀"的动机以及造成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官场是一个严肃的场合,容不得半点活泼,加之中国人传统上喜欢含蓄的表达方式,所以对"秀"多少抱有排斥的心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众又期待政府官员采用更加灵活、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因此,官员"秀"不只是个人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官员"秀"的出现折射出官员个体对传统形象的思变,折射出民众对执政方式的思变.简单地对官员"秀"加以肯定或否定,都未免过于草率.对于官员"秀"问题,需要我们认清其本质,深入剖析其原因,分析其利弊,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吴明华 《决策》2012,(4):45-47
每年"两会"都是代表委员和官员们,展示和塑造公共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刚过去的今年"两会"中,既有浙江团女代表集体"秀旗袍"计划引起的风波,也有代表委员敢于直言、务实亲民得到人们的赞赏;既有"官腔官调"遭到批评,也有官员"网言网语"妙答媒体.在这些精彩纷呈的"两会"公共形象塑造背后,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公共形象应该如何来塑造? "花絮"背后的公共形象 《决策》:全国"两会"上,浙江团女代表委员计划集体穿定制旗袍亮相人大会议开幕式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争议.最终在舆论压力下,浙江团取消了计划,并规定一律身着正装.从公共形象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事件?  相似文献   

19.
徐书来  谢飞 《决策与信息》2011,(10):155-156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机构和官员都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政府机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本文先对政府形象的相关概念作了简述,然后分析了民本思想在树立政府形象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政府为民服务,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20.
应琛 《领导文萃》2013,(8):78-81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为中国官员形象把了把脉。该报告指出,村干部、基层官员、高层官员、执法官员以及准官员为五个高危官员群体,而官员面临的五大形象危机被概括为:性丑闻、露巨富、被扒光、被牵连和被假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