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年前,我担任《新少年》杂志社总编辑,有幸成为这方纯净园圃里的护花园丁。经过“童心未泯”的耕耘,我感知了稚气未脱、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纯真、善良和快乐。  相似文献   

2.
周莲珊 《新少年》2010,(4):11-11
《新少年》陪我们一家三代走过几十年。每当父亲与我,我和女儿看到家里那些积攒了好多年,封面有些泛黄的《新少年》,往事总是浮上心头。 我家在辽西农村,读小学的时候,当时,唯一可以看到的课外读物就是《新少年》的前身《红小兵》。  相似文献   

3.
《新少年》2010,(1):21-21
你和《新少年》交朋友好几年了吧?你知道吗,《新少年》已经60岁了。在过去那么多年,她的名字还叫过《好孩子》、《红孩子》和《红小兵》。你的爷爷奶奶一辈和爸爸妈妈一辈,也一定读过她。  相似文献   

4.
莫春华 《新少年》2010,(6):35-35
儿子内向、文静,天生就喜欢看书。这大概和遗传有关系。上学后,我为他订了好几种少儿读物,比如《新少年》、《好孩子画报》、《故事大王》等。由于才上一年级,好多字还不认识,每期《新少年》来的时候,他都让我跟他一起读。  相似文献   

5.
谭小强 《新少年》2021,(3):12-13
与《新少年》相识,始于三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每当一期《新少年》发下来,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之后才能安心拿起慢慢再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二刷三刷,甚至更多。1997年,我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也是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对《新少年》的那份喜爱依然不改,于是带动学生和我一起读,一起参与《新少年》的活动。在我的影响下,学生们也都爱上了《新少年》,从那时起,《新少年》成为我开展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魏振明 《新少年》2020,(1):66-66
那一天,我们班参与了《新少年》咔嚓剧场的演出,虽然我不是主角,但也好开心。《难忘的生日》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名同学得到父母给的50元钱,他上课没心思听课,一直和好朋友议论该怎么把钱花掉,被老师发现后挨批评了。但是最后老师用特别的方式为他庆祝了生日。参演的主角是闯恒成,他也曾亲身经历同样的事,我想那一定是他最难忘的一次生日。在参与演出的过程中,我能体会到快乐的生日不是买贵的、好的东西,而是有大家的陪伴,那才是最开心的。  相似文献   

7.
藏族血缘、童年记忆和少年生活孕育了阿来的少年情结。阿来的成长书写反映了个人的成长之路,成为自己的精神自传,也是藏地少年成长的缩影。阿来以少年的成长记录来反映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与人的命运交响,准确把握了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与情感特征,凸现了藏地少年成长的精神向度,成为别样的藏地少年世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恒久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表现青年人的悲剧,表现青春迷惘的母题方面都颇为相似,但两部作品又各具特色。从主题上来说,《沉沦》更偏重于性的“革命”,而《少年维特的烦恼》更偏重于“爱情”;在内容上,《沉沦》更多地发扬了抒情传统,而《少年维特的烦恼》更多“史诗”的成分;从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沉沦》更为现代,而《少年维特的烦恼》较为传统。  相似文献   

9.
晚清"新小说"是近代知识分子应对时代危机的产物,它着眼于对大众情感进行整合与教育,其目的在于想象和构建一种新的主体。在除旧布新之际,"少年"表征了新的时间起点,而"少年"之"成长"则意味着将线性时间注入进步历史观念之中,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小说的基本母题与形式结构。"新小说"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引人注目地出现了第一人称少年主人公形象,通过讨论其中所呈现出的多种形式症候,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时代危机下半殖民国家面对现代转型时的难题与困境。  相似文献   

10.
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述美国拓荒运动的伟大女作家。她以内布拉斯加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中,尤以《我的安东妮亚》最为出色。主人公安东妮亚的一生不断地追寻自我,并在努力拼搏后,在大草原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本论文通过对安东妮亚的童年,青年和中年生活经历的分析。展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讴歌早期移民自强不息的拓荒精神。  相似文献   

11.
陪我成长     
崔晓 《可乐》2010,(4):M0001-M0001
快放寒假时,我看到了《可乐》。《情感天空》栏目充满爱的味道,看完后,我忽然想到远方的父母。独自在外求学,我常常接到父母的电话。孤独时,我会好好跟他们聊聊;开心快乐时,我更愿意跟朋友一起玩。  相似文献   

12.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诞生于“五四”时期,“五四”之前具有成长小说雏形的作品几乎全部为译作。实际上,清末南武野蛮的《红楼梦》续作《新石头记》是一部完全萌芽于中国的原创成长小说。与吴趼人同名小说中欲速不达的“伪成长”不同,南武野蛮详细描画主人公贾宝玉循序渐进的成长轨迹,关注个体与国家的相衍相生,在同时代文学创作中具有超前的现代性。南武野蛮《新石头记》中鲜明的成长因素离不开主人公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性,更与其时代背景下的清末新政和留学浪潮密切相关。以南武野蛮《新石头记》为代表的清末成长小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依然可以被视为近代中国试图冲破阻碍、谋求发展的家国隐喻。  相似文献   

13.
杰克·伦敦的多部小说都蕴含着成长小说的元素。结合成长小说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杰克·伦敦成长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探究,分析其二元对立的独特叙事主题,旨在说明杰克·伦敦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与开创,以期从新的角度展开对伦敦作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刘震云的小说《单位》和《一地鸡毛》是单位题材成长小说的经典。主人公小林从刚入单位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单位人,其中蕴含着成长主题:成长的主体经过他人的命名和自我的定位,认识到"成长"在单位中的必要性以及它与改善私人生活的关联,逐渐由被动改造到主动改造。在这一"成长"历程中,小林通过对单位等级秩序的认同而逐渐成长,单位也通过特有成长仪式而接纳考验合格的他。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现行《少年事件处理法》于1997年公布,是一部实体、程序、组织相综合的法律。该法对少年违法犯罪事件设立了独立的程序,立法理念也着眼于"少年成长的非连续性",三种回流机制的设计使少年有多种机会进入少年保护事件程序,这些都有助于实现保障少年健全的"自我"成长的目的。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未来的立法中,我国大陆地区应订立一部专门的少年法;同时,在观念上,要放弃对少年单方面的"爱",真正尊重少年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王开英 《中华魂》2014,(20):40-41
2014年是《中华魂》杂志创刊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1994年1月《中华魂》杂志创办初期的事情,至今历历在日。这是我的工作经历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当时在《中华魂》杂志社工作确实辛苦劳累,但作为《中华魂》杂志社的第一任广告、发行人员,我感到非常荣幸。  相似文献   

17.
死亡与救赎是日本当代作家吉本芭娜娜和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们的代表作《厨房》与《挪威的森林》成功地塑造了经历了失落、失去,并最终成熟、坚强起来的人物形象。这两篇看似"恋爱小说",但其实均讲述了成长的故事,可以看作"成长小说"。本文在论证了两篇小说之所以可以称作"成长小说"的基础上,得出两篇小说在体现"成长"上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被誉为美国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本文旨在从成长的角度,以后现代哲学家拉康的主体理论探讨该作品的自我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9.
孙盛起 《老友》2011,(9):40-40
退休回家抱孙子,这是中国大多数老年人的宿命,我也不例外。但我相信很多老年人并不喜欢这样,因为退休后我们决不是无所事事的,以前无暇顾及的爱好可以重拾,许多利于身心的娱乐也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为少年心思写歌——评曹文轩的小说《细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文轩近年来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他独树一帜的美学追求,还在于他探入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少年情怀.<细米>格调优雅浪漫,以细腻的笔致描写了敏感多思的少年心思.<细米>有美的内容,也有美的形式,是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美的收获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