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挖蛇“热”。他们趁蛇冬眠之际,寻找蛇洞。现在许多农村青壮年把挖蛇当成了致富之路。的确蛇具有群居性,只要找到一个蛇洞,就可以挖到几斤甚至几十斤。现在市场收购价每市斤三十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我们知道,蛇是益虫,挖蛇是违法的。不能只顾个人收入,就去破坏国家对动物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2.
葡萄是冬眠果树,冬眠是随外界气温下降,组织器官生命活动处于极微弱的状态下,逐步走向半休眠和休眠的。所以,葡萄越冬防寒  相似文献   

3.
由于蝎子是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在温度低于10℃时,它就不吃不动,停止生长发育进入冬眠状态。这样,常温养蝎基本上长半年闲半年,育成年限长,一般需三年才能长大,见效益很慢。为了  相似文献   

4.
红梅 《小康生活》2000,(12):20-20
牛蛙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6至12度时开始冬眠。此期管理应注意三点:  相似文献   

5.
一、蛇病的防治。人工饲养毒蛇,值得注意的是蛇病的防治。蛇病一般不易治愈,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对于病势较严重的蛇应及早处理、加工利用。防病首先要注意蛇场卫生,经常打扫,蛇窝要及时检查。水池内的水要清洁,要及时清理蛇咬死未吃或吐出的动物残渣。蛇场的温度和湿度是很重  相似文献   

6.
鳗鱼在秋末冬初水温下降时,其摄食也会减退,当水温下降到12℃时,一般鳗鱼就会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等到翌年水温回升到12℃以上时才开始摄食。在鳗鱼越冬期,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惊蛰     
《社区》2008,(8):26-27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相似文献   

8.
石杰小说中的蛇意象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既暗含着人的性需求这种自然属性,也暗含着人的善恶美丑等伦理道德属性。蛇本身包含着的暗示和联想功能,是作家取象的主要原因。蛇意象还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耦合性,即与本土蛇文化的契舍和西方蛇文化的对应。同时,在人的思维日趋明晰、理性的情形下,蛇意象的塑造也增强了文学的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9.
《新少年》2010,(5):44-45
熊在深秋大吃大喝,到了冬天就会钻入树洞、地穴中冬眠,它们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几个月,以此来保存体力,东北把这种现象叫做“蹲仓子”。可是,现在熊却不冬眠了,这是为什么呢?快看看大家的奇思妙想吧!  相似文献   

10.
1、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黄鳝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要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结冰时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须每  相似文献   

11.
能者勿戏恶     
张前 《可乐》2010,(5):15-15
蛇的天敌是鹰。有一条蛇决定向鹰挑战,为家族报仇雪恨。 蛇不会像鹰那样飞翔,也不会像羚羊那样奔跑,只好苦练喷射毒液的本领。经过几年练习,它自信毒液的喷射已经达到百发百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鳖冬眠死亡症,发生在冬眠苏醒后的一段时间内,亲鳖死亡率较大,为存塘亲鳖的10%左右,最高达30%以上。一、早春亲鳖死因:1、体质虚弱引起死亡。鳖的死亡与越冬前饲料摄入不足有关。尤其是雌亲鳖,经过几个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高凝油油藏储层敏感性、流体性质和不同温度下的水驱油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储层敏感性对高凝油油藏的开发影响较大;高凝油由于其含蜡量高、凝固点高,温度变化对其流变特性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下降,油相渗透率降低,降温后再升温,油相渗透率可以恢复,但不可逆;温度对高凝油油藏驱油效率影响较大,温度低于析蜡温度以后,蜡的析出影响水驱油效率;而当析蜡温度接近地层温度时,就会产生冷伤害,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使油层温度保持在原油析蜡温度以上。沈84-安12块注水井温度测试表明,目前地层存在冷伤害,如果油层温度下降过快,应适当考虑提高注入水温度,使油层温度高于析蜡温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捕鱼的野狼     
又一木 《社区》2011,(35):45-45
冬天来临,大雪压境。居住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卡特迈国家公园里的野生动物,有的已经迁移,有的则进入了洞穴冬眠.不迁移也不冬眠的动物。每年都有不少在这种饥寒交迫中死去。  相似文献   

15.
“蛇”意象是独具岭南特色的动物意象。“蛇”意象在岭南诗歌中多次出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蛇”意象的审视角度与态度都不同。通过对外籍诗人与岭南本土诗人两大群体诗作中“蛇”意象的比较,分析其差异点,并探究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8,(6):13-13
蛇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一谈到蛇,人们既感到恐惧,同时又充满好奇心,因为它们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功能”的确惊人。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恢弘壮丽的中国古典神话还是神秘浪漫的希腊神话,都有很多关于蛇的神话故事。而蛇意象在两种不同特质的神话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意义。中国神话中的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图腾崇拜,而希腊的蛇在《圣经》的文化底色中,依旧禁锢于耶和华对于它们原始的诅咒,永远摆脱不了诱惑和邪恶的本性,是祸乱之始、灾难之源。由此,中国、希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测88条乌梢蛇((?)dhumnades)肥满度和5种器官与组织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以及蛇体9个部分含能量的比较。春季的肥满度最低,仅为年均值的87.8%,冬眠前夕或11月的水平最高,为年均值的114.5%。皮肤、肌肉生物量与体系的比重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二者的年均值,分别为体重的16.4%(SD=0.6)与59.4%(SD=3.2),其含水量为64.1%(SD=5.9)与70.3%(SD=1.7)。心脏、肝脏、体脂生物量的年均值为0.31%、2.2%与4.3%;三者生物量均以春季最低,分别为体重的0.25%,1.7%与2.1%。但生物量最高季节却不同,心脏在春季达体重的0.36%,肝脏在冬季占体重的2.8%。体脂在秋季占体重的5.8%。5月份,每条蛇体的能量为5.42Kcal/g(SD=0.08)。器官与组织含能值水平以体脂最高6.76Kcal/g(SD=0.31);蛇皮最低,仅5.12Kcal/g(SD=0.03)。  相似文献   

19.
由于蝎子是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在温底低于10℃时,它就不吃不动,停止生长发育进入冬眠状态。这样,常温养蝎基本上长半年闲半年,育成年限长,一般需三年才能长大,见效益很慢,为了有效地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缩短其育成年限,人工养蝎就必须在冬通过加温,  相似文献   

20.
石增江 《小康生活》1996,(12):34-34
蝎子为变温动物,在生理上缺乏调节体温的机能,其体温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不同的温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冬季应对其做到精心谨慎管理,确保蝎子顺利安全越冬。一、自然温度冬眠管理:寒露时期的各龄蝎大都饮水较少,而采食量增加,所以此时期应供给足够的各种类的饲料来满足蝎子的需要。这时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应慢慢下减,冬眠期的土壤含水量应为8%左右,俗称全干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