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许松涛 《社区》2014,(14):47-47
邻居家的石榴花冷不丁,吐出星星点点的红,一簇簇火焰似的,把一棵碧绿的树装点得珠光宝气,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8,(12)
一14岁的安琪安静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那棵高大的樱桃树发呆。盛夏的樱桃树长得非常茂盛,碧绿的叶子簇拥在阳光下,其间间或躲藏着刚刚结出的粉红樱桃,像一个个落入凡间的精灵。安琪在想,在这个世界的哪个地方,还长着一棵和这棵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3.
★想: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两个年轻人在议论什么?为什么要议论?★写:1.写记叙文,画面是一个故事。你要直接描写画面内容,写得层次清楚,语言通顺即可,结尾可通过点题的方式,引发思考。2.写议论文,画面是一个论点。你可以以“瞎子多走冤枉路,一点也不假”这句话作为论点,写一篇夹叙夹议的小评论,标题自拟。 谁是真“瞎” 公园里有一块大草坪,草碧绿碧绿的,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像碧绿的毛毯。为了保护这块草坪,工人叔叔在草坪周围围了一圈栏杆,还竖了一块“爱护小草”的牌子。 一个盲人叔叔走了过来。他拄着拐杖,…  相似文献   

4.
祁建 《社区》2008,(13):50-53
“北京通”金受申从安定门立交桥向东一路找下去,我却怎么也找不到书上写的门牌——五道营胡同99号。恰巧胡同南侧一个老奶奶走出门来散步,我便和她攀谈起来。说起金受申家,她说就是现在北侧的环城公园的位置,那儿有一棵结着许多柿子的柿子树,就是当年金家的房子。一年多以前拆迁了。金家的后代有的可能搬到了西直门,有的或许是搬到了广安门……  相似文献   

5.
浅根与大器     
《阅读与作文》2009,(10):69-69
在有名的加州红杉林前,观光客们看着那高耸入云,如同沉默巨人的一棵棵红杉,有的瞠目结舌,有的惊呼出声。  相似文献   

6.
胡杰 《老友》2020,(2):48-48
2005年,我家搬迁新居,邻居送给我一棵小小的铁树苗,我用了一个大铁桶装上泥巴,小心翼翼地把它种上。第二年开始每年春夏之交,这棵铁树从茎的顶端抽生出一轮小小的碧绿的新叶,叶片呈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边缘向下反卷,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十分可爱。铁树学名"苏铁",是一种常绿棕榈状木本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写思想的,许多学生往往在其习作中“吐露真情”,而教者则通过“学生写,教师看”这一特殊的交际手段知悉部分学生的思想有问题,有的让人尴尬。有的让人瞠目。这不仅仅是个“作文现象”问题,可以说是学生的“心病”、“症结”之所在。有言道:心病还得心药治。看来,对学生进行习作上的“思想教育”是势在必行了。这种教育,  相似文献   

8.
红杉的慧根     
王溢嘉 《社区》2010,(29):1-1
在有名的加州红杉林前,观光客看着那高耸人云,如沉默巨人一般的一棵棵红杉,有的瞠目结舌,有的惊呼出声。  相似文献   

9.
无事此静坐     
汪曾祺 《社区》2009,(20):5-5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无事此静坐。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一日当两日元。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7,(6):34-35
有的小朋友一听到要写一件事情就发愁,不知从哪儿写起。现在有一个方法:紧紧地围绕着这件事的重点来描述,所要说的那部分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蒋昕捷 《社区》2010,(28):60-63
在南京东郊的国际学校里有一棵特殊的“圣诞树”。每年临近圣诞节,树上就会挂出上百个圆形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一些苏北农村孩子的名字、性别和年龄。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生怕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长期困扰学生的问题,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3.
“课标”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作”。小学阶段以“写话”、“习作”为主,这就有了写作的梯子,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除了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比如低年级的“写话”就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是不计较数量,不管多少,写三句五句行,写一句二句也行;二是不管内容,漫无边际,写这个也行,写那个也得;三是不讲规范,写不完整的句子行,有错别字也无妨。  相似文献   

14.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我国著名已故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的句子,是他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更好地批改小学生的作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低年级孩子稚气的写话,仿佛是个被遗忘的角落,可以忽略不计。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孩子写不出好东西来,不用改,只需要“蜻蜓点水”地讲讲,讲多了他们也听不懂;有的教师主张在班级里集体批改;有的教师则大略地阅读学生的写话,然后粗略地改一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缚住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学生把写作视为畏途,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作文存在“假、大、空”的毛病。小学阶段大多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较多,有的学生只要是写“乐于助人”这方面的事,总是写“让座”、“捡钱包”等内容,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如果是写人,有的学生在写《我爱妈妈》这篇作文时,明明妈妈很年轻、健康,但却有同学写妈妈已经去世两三年了。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的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放松心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17.
语法学界通常认为的主谓谓语句主要有以下几类:A:那个人我认识。B:他一句话也不说。C:他工作积极。D:这件事,我有不同看法。E:这样的好同志,我们喜欢他。F:他写的字,有的大,有的小。G: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H:明天我们去游泳。I:公园里,孩子们在做游戏。J:①他身体健康。②战士们眼睛熬得通红。 上面这十类句子,到底哪些属于主谓谓语句,各家意见分歧很大。有的从形式出发,有的从意义出发,有的试图从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出发来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14,(18):16-16
上海读者李女士:最近,我—直在考虑买房。但看了好多楼盘的楼书,却发现有的上边写的是“绿地率”,有的写的是“绿化率”,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啥区别?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手不想写;有的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不爱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好写……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重在资源巧挖掘,情境巧创设,时机巧捕捉,个性巧点拨,让作文教学“巧”出一片新绿洲。  相似文献   

20.
乡村短笛     
(一)清晨,明媚的阳光夹着丝丝刺骨的寒风,我们周末的家访便轻装上阵了。拾级而上,满眼的碧绿几近流淌。松树底下的野草通通抹上了"松版"SOD蜜,尽情舒展着熠熠发光的肌肤。一棵棵形态各异的树亮丽成一道道风景,不断地亲吻我们干涩许久的眼睛。不管高大挺拔亦或旁逸斜出,都婀娜着一种粗野与朴实的美。我惊讶得不能说话了,瞬间领受着两个不同的世界。"最远的远方就在眼前",我的灵魂战栗起来--有多少人穷极一生,不曾面对这样的景致!同伴们爽朗的笑声不由地响起,震落平目的繁复与烦扰。漫游其间的山民能否享受这简单的惬意?我整个泡在大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