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早读课上,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课文。 “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8页,一起读第一课《春笋》。” 学生按照指令,整齐地读起课文来。 “小红,你是怎么拿书的?”“小燕,你的手怎么不指着字,眼睛怎么不看好书呢?”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的,脸上满是一本正经、一丝不苟的神色。  相似文献   

2.
在成才与就业的人生旅途中,你难免会遭遇困境、压力与迷惑,因为,你正在实现一次人生角色的重大转换。需要“谁”与君同行?书,也许是你最好的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3.
“好没劲”“真无聊”“我很郁闷”……你是否发现,这些话已经渐渐地成了你的口头禅?在工作、学习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现代人的快乐越来越少,烦恼却越来越多。“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的作者张德芬告诉你,答案就是:失落了真实的自己。人的一生在追求什么?大多数的人的答案是:财富、权利、健康、爱和快乐。其实,所有这一切用五个字就可以代替——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遇见未知的自己》带着你一步步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看到大多数人困惑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饮茶与读书     
张峪铭 《社区》2013,(5):5-5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文人夫复何求? 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  相似文献   

5.
饮茶与读书     
张峪铭 《社区》2014,(32):13-13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文人夫复何求?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我之所以将茶与书放在一起,不只是人们喜欢读书时饮茶,饮茶时爱凑书,实际上这两者脾性相同,神韵相通。  相似文献   

6.
下班回来,我在厨房里忙着做饭炒菜,满头油烟地将菜端上桌,客厅里的女儿却不见了踪影。原来,她在书房里翻箱倒柜——把码得好好的书一股脑儿地扔得满地都是,不知在翻些什么。叫她吃饭,她又不肯。我生气地说:“妈妈忙了一整天,还要做饭,容易吗?你看你,还把书弄乱了,想让妈妈再忙些对不对?”  相似文献   

7.
清敏 《人力资本》2010,(2):34-35
在面试中.有些用人单位会问一些涉及应试者个人隐私的问题,诸如“你有男朋友吗?”“你赞成婚外性行为吗?”“如果客户对你提出性要求,你怎么应对?”。如果老板骚扰你,你怎么办?拿酒瓶砸他?”  相似文献   

8.
“最近你买了什么新书?”“今天,你有什么好书推荐给我?”“太高兴了,我今天又看到一本好书。”这弥散着书香的话语,彰显了新城花园小学师生们对书的浓郁情结。难怪,学校被《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赞为“办学历史短,文化氛围浓”。文化源自于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始于2001年,十一年来,学校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塑造学生美好人生”为己任,以新教育实验关于“营造书香校园”为指导,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重视生活     
三毛 《社区》2011,(8):11-11
我认为写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人问我:“你可知道你在台湾是很有名的人吗?”我说不知道.因为我一直是在国外,他又问:“你在乎名吗?”我回答说,好像不痛也不痒,没有感觉。他就又问我:“你的书畅销,你幸福吗?”我说.我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又有别人问我:“写作在你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吗?”我说它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他又问:“如果以切蛋糕的比例来看,写作占多少呢?”我说就是蛋糕上面的樱桃嘛!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2009,(7):93-93
真正驱动我们每一个人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拿起此书,并喜欢上了书中的观点,但是,你要从何开始梦想管理呢?这里有四个步骤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瓜农难秀才 有个秀才去赶考,在路上感到口渴。忽见前面有一个菜园子,一个白胡子老人正在看园。秀才上前问道:“老伯,我很口渴,能给我根黄瓜解解渴吗?”看园老人看了看他说:“看样子你是个渎书人,那我考考你,答对了就送你黄瓜解渴。”秀才答应了。老人说:“身穿红袍,头戴绿帽,坐在泥里,呆头呆脑。”  相似文献   

12.
朱文雅 《社区》2013,(3):38-38
“阿姨,你身体好吗?”“阿婆,你最近血压高吗?”“老师傅,你最近怎么样?”她一出家门,一路上只要遇见空巢老人,一连串亲切的问候声,让人听来感到心里暖暖的。“小俞,谢谢你!你真好,这么关心我们!”老人所说的小俞,是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丰二社区六街坊小区组团式服务队队长俞秀娟。  相似文献   

13.
“喂,有无得平D啊?”(可否便宜点啊) “真系无赚你钱噶!”(我没有赚你钱啊) 这是广州最平常的百姓对话。当一个精明的他遇着另一个实际的她,我们的寻常日子,构筑了广州城的日升月落。其实,貌似浮浅的封面,包着的尽是本本不同的有故事的书。  相似文献   

14.
主管:“把读完100本书做为你今年自我成长的目标,你觉得如何?”部属:“100本吗?老板您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呢?有什么原因或用意吗?”主管:“啊?我应该先跟你解释—下原因,不过也没什么特别意思,就是读完100本书啊!你觉得我会有什么目的吗?”  相似文献   

15.
迟暮之年的富翁到海边散步,看到渔夫在悠闲地晒着太阳,就问:“你为什么不打鱼呢?” “打鱼干什么?”渔夫反问。“挣钱买大渔船呀!”“买大渔船干什么?”“打很多鱼——那样你就成为富翁了。”“成了富翁又怎么样?”“你就不用打鱼了,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啦!”  相似文献   

16.
董波 《金陵瞭望》2008,(15):58-59
“嗨,伙计,告诉我你叫什幺?” “PATRICK,当然,你也可以叫我白德。” “白德?” “需要我再说一遍?” “呃,我只是感到好奇……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 “我叫PATRICK所以叫白,我的姓的意思是德国人的,所以叫德。”  相似文献   

17.
侯德云 《可乐》2010,(6):15-15
高二下学期,女儿有了早恋的倾向。妻子慌了神,整天对我嘀嘀咕咕:“怎么办呀?你说怎么办?”我说:“你慌什么,找个时间,让那个臭小子来见我。”妻子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想见他,他未必敢来。”  相似文献   

18.
《新少年》2009,(9):32-33
乔皮奇问:“咱家25英寸电视机都买来三年了,怎么还不长大呢?” “哈,你是想要29英寸大彩电吧?”爸爸说,“你天天吃饭才长大的,电视机又不吃,怎么长大呢?”  相似文献   

19.
王朔 《可乐》2010,(11):16-17
“马锐,今天我想跟你谈谈。”马林生看着儿子说。 “我又怎么啦?”马锐一脸不乐意。 “从前,有一段时间,咱们要比现在亲密一些。” “我小时候?”马锐试探性地问。 “对,你还记得么?” “模模糊糊吧,那时我还不懂事呢。”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如果让你写一篇作,题目是《开学第一天》,你会觉得难吗?你的答案是以下的哪一个呢?答案一——不难,因为你经历过,把经历记录下来就行了;答案二——难,读了几年书,经历过很多次“开学第一天”,可写的东西很多,不知道从哪下手,不知道写什么好;答案三——不难也难,写出这个作很容易,要想写好写出新东西就很难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