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或量 ,但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 ,它已失去其指称意义 ,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心理、宗教及神话传说三个方面分析英汉数字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动画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不论是产量还是从业人员数量都在飞速发展,制作加工的动画片也在不断增加,而真正创造出的有影响力的动画作品却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原创力相对薄弱.动画作品要有影响力,一定要在深层次上体现文化创新.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模仿或凭空臆造,创造出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动画作品,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旋律存在于文化内部,以不同的形态外显.少数民族旋律以一种特定的“符号”存在于族群的历史记忆中,成为历史文化中最稳定的因子;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是民族惯习和生产实践的“原样复制”.旋律既可以通过仪式记录文化,成为宗教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也可以通过民俗积淀审美意识,被民族文化所传承.理解旋律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把旋律置于与文化“交汇”的“源点”,才能深刻感知文化之旋律,旋律之文化.  相似文献   

4.
“蹛林”在中古时期汉文文献中的含义是多样的。它既是一个特定的地名,也是一种祭祀方式——绕林而祭,还是一种族称,一个羁縻州的州名。对蹛林的内涵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古代北方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结晶,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它反映在民族成员的伦理观、宗教观等各个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在习语翻译时应克服定势思维倾向,应持文化相对论的态度。对习语中民族文化心理的认知就是要对文化差异认可和认同,实现跨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把"文革"作为主要写作资源的"朦胧诗",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了对历史记忆的书写。"寻找"成为"朦胧诗"主要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姿态,在寻找中表达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重建的努力,在寻找中确立了这一群体的独特个性;而在其中体现出"朦胧诗"对历史与自我的自觉的反思意识,在深层文化心理上则表现为生命意识与历史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渠道。然而。语言是一种符号,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语言符号和语言所指代的概念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语言有时也具有模糊性。同一语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反之。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会表述成不同的语汇。这就给不同语言之间的理解和转换造成了困难。本文对汉、英习语中数字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进而发现其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既然《成吉思汗》一部电视剧就可以对多种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那么就可以说影视剧开发形式是文化资源开发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开发方式。特别是针对两种文化资源,一是意识形态文化资源,因为意识形态文化资源属于隐性文化资源,隐性文化开发方式很有限,必须附着于合适的语言、文字或影像;二是历史文化资源,因为宏大的历史场景可以借影视屏幕真实再现,并借助影视屏幕广泛传播、迅速传播,形成社会效益。以此为基础,其他开发方式就可以紧跟其后进行产业链开发了。  相似文献   

9.
10.
民族文化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鲜明特点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长期演进的整合体。电视广告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念以各种形式渗透到电视广告中,对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能在多个方面给电视广告带来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梓和楸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古代二者指同一种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不同的树。文章通过考察古代典籍发现,在得名上梓源于“子”,楸得名于“秋”,古人以是否有子来区分梓和楸;在栽培方法上梓树采用播种育苗,楸树采用插根育苗;在用途上两树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区别也很明显;在文化意蕴上二者各有特色。由此文章认为古代梓树和楸树是两种不同的树。  相似文献   

12.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与异域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一种语言吸收外来词时主要采取音译、意译、音意译结合、原词移植等方法.外来词在其译介和使用过程中,将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从当代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方法、领域,分析其所蕴含的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对我们了解域外文化,促进中西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几经跌宕,但不断升温。二十一世纪兴起的"国学热"与以前的"国学热"有相近起因,但更有不同之处,即在新的历史时期国人复兴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它还蕴舍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丈化内涵,所以地名的译写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同时还具有传递各种文化内涵的功能.地名的译写应以音译为主之外,"等效原则"则是实现文化有效传递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实践活动。文化认同承载的“集体认知”“集体记忆”“集体想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源码,文化创造唤醒的“身份识别”“他者承认”“互动共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编码,文化自信强化的“主体叙事”“情感共通”“价值确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解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意义拾取、价值诠释、生成建构等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从文化哲学视界研究和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重要思想立足点,也是需要继续深化拓展的一个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文化弘扬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和揭示,阐发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与儒家文化发展的密切关联,并围绕儒家文化精神与社会变革的碰撞和冲突,就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则要求的新文化,以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再造和新生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以倡导"等级差别与公平竞争相统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统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相统一、经济人与社会人相统一、家庭和谐与社会主导相统一、法律与道德相统一、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相统一"的未来理想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反思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两大决定性因素: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指出了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文化阻滞,提出了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其影响和冲击是全方位的。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 ,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家 ,如何应对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 ,有效地开展文化建设是涉及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族传统体育实用性、传统性、地域性、民俗性和兼容性的特点,造就了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化视野下的网络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它超越了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界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网络传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文化受众,而且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体现出时尚性、大众性、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因此,网络传播既拓展了受众的文化视野,又把世界文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