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用自制调查问卷对788名中小学生就目前体育教学中采用竞争性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初中和高中的体育教学中采用竞争性体育活动比小学少;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并显示出男生比女生,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喜欢参加竞争性体育活动的趋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参加竞争性的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能力,且具有这种认识的小学生比例更高、态度更肯定;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增加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他们将比现在更加喜欢体育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境与参与途径的分析,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发展价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健康心理的养成以及对校园文化的丰富,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以及网络的不良诱惑等原因,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越来越不正常,有的地区甚至名存实亡,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中学生刚毅气质缺乏,心理疾病增多……种种现象都在向我们提出要求,要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活跃校园生活。释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目前在学校工作中,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不少中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对健康观念的理解、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在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方式上有待提高.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培育体育健身情感,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以开展健康教育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今后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时代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传统体育课教材内容有很大局限性和弊端,传统体育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所束缚,基于此,高校开设娱乐体育和医疗体育课势在必行。娱乐体育是指为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获得休息与更新而进行的身体活动医疗体育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娱乐体育和医疗体育都有其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 ,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 ,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 1 978年通过 )第二条第一款中明确指出 :“必须由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 ,不单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保证健康身体和充沛精力去从事科学的身体锻炼 ,从而获得终生的效益 ,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主要生活内容。换言之 ,就是让学生不单进行体育活动 ,更要学会体育活动 ,懂得创造性从事体育活动。”在体育教育中如何让中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在体育家庭作业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为…  相似文献   

7.
孙鲁芳 《南都学坛》1999,19(6):112-113,120
分析了目前中学生体质测试内容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产生的作用,提出测试内容的改进措施,意在促进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提高和改革,使九年义务教育中,体育教育走实用性的道路,为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0 前言随着体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也在逐步深入,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体育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对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它不仅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体育兴趣是从事某种体育运动的心理趋向,它是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之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它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因此研究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及特征对进一步改革农村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及特征的研究,探讨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为农村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对榆林市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学男女生情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男生在自尊自信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进一步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活动之间的相关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活动状况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中学生正是身心健康发展的旺盛期,本应德、智、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但调查结果却令人忧虑,中学生在沉重的学习桎梏下,享受不了体育活动的乐趣,人为地失去了体育活动的权利,应引起社会的真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新天地》2011,(7):48-49
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受制于中考体育成绩的压力,导致教师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更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本文在对体育精神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做了细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体育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莆田市城厢区4所中学1 000名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活动动机、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次数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有44.7%的高中学生对课外活动兴趣不高,有16.5%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男女学生选择课外活动的动机也存在一定差异;缺少场地和器材,缺少组织管理和教师指导等客观因素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学校放长假(寒暑假、五一国庆节假)以后.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出现明显下滑.体重也相对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严重影响了开学后的体育教学。通过教学研究及实践发现.开学后第一、二周体育教学时.充分利用好准备部分这一有效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堂.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女生人数已超过半数,其体质状况持续下降令人担忧,因而大学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校教学实验研究大学女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条件和效果,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余暇用于上网的时间大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合理的引导和一定强制的监督能够有效使学生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体育社团中学生伙伴关系有助于维持学生锻炼的习惯;学生习惯养成后进行自觉锻炼,能在一定时间上维持自身体质处于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个性的主要措施,它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课外体育活动也是体育教学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观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院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较高,参与意识较强,大多数同学已逐渐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我校早操制度、体育考核办法、体育设施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研究为今后我院体育工作的全方位改革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江宁大学城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直接方法.从而倡导高校重视校园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做铺垫.  相似文献   

18.
湖南工业大学城乡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工业大学城乡学生体育态度良好,但差异显著。其体育行为主要体现为参与时间、次数、锻炼持续时间、活动目的和项目的选择。湖南工业大学城乡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之间成中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足球是三大球类项目之一,因其整体参战意识、对抗性较强、攻守转换迅速、技术上多姿多彩、战术上变幻莫测等特点,是便于普及和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参与足球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比较短缺,进而导致我国足球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足球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和实力。“双减”和“体教融合”政策的出台为校园足球带来了新的机遇,校园足球作为体教融合的先导,肩负着较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校园足球课后体育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困境以及“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增加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促进课外体育活动或班级体育活动增加;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兴趣;提高了学校、家长对体育重视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校园足球的发展和课后服务效率,促进体教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辐射功能和潜在功能着手研究,发现在农村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并增设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项目,有利于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能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