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近年来甚嚣尘上,《论语》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地位,再一次被大肆宣扬,有人甚至说,《论语》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福音书。《论语》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巨大的功效吗?赵普为什么要学《论语》?标榜“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如何治天下的.再看一看他所参与建立和治理的大宋王朝,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主要是孔门弟子记载的孔子作为老师的言传和身教,其内容有讲伦理道德的,如“克己复礼为仁”;也有讲日常生活的,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孔子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有他的无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以说,《论语》是古代科举出身的各级领导干部修身养性,教化四方,做出一番大事业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领导智慧和方法,这里我们试举几例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黄鸣 《经理人》2011,(7):64-64
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在组织管理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中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穿越两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空,对今天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主要包括“和”、“仁”和“利”三个重要的管理思想,这些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将鼢语》中的管理思想运用于国有企业管理之中,在国有企业管理实践中为构建和谐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于丹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08,(21):136-140
于丹 《论语》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六百年的时间了,它对于今天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我想“隋怀”二字足以概括。如果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就用不着像历代书生皓首穷经那样逐字逐句地去做它的注释。那么,我们今天怎么去看待《论语》呢?  相似文献   

7.
决策者说     
《决策》2009,(7):7-7
孔子在《论语》中讲了一句我以为是伟大而震撼人心的话:“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学们。作为天下人,应该以天下事为己任。勇敢地承担起来。我也讲三个“不”:条件不足畏,命运不足信,得失不足计。……英国诗人布朗宁说过:“我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脑也就寄托在那里!”我要说。我心中寄托的地方是青年,是大学生,是整个青年一代;我脑中寄托的地方,是责任,是期望,是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湖南省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干部要有“五平”之心》的文章,从“为人处世讲平等,谋事干事重平实,发展进步需平稳,名利得失要平衡,精神境界求平和”等“五平”之心,诠释了领导干部应如何处世用权。笔者认为,“五平”之心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常修课”,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李零 《领导文萃》2007,(7):129-132
《论语》很火,孔子很热。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论”立名的说理性散文著作。它主要通过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表述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全书五百一十二章,属于说理性质的计四百三十九章。《论语》虽是语录体,还没有构成整篇的论说文,但其中有精辟的论断,有扼要的说明,又剀切的议论,也有针锋相对的辩驳。他在说理方式方法和语言艺术方面对我国古代说理散文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领导干部要端正“话风”》的文章。该文章就领导干部该如何讲话问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不讲假话;二是要讲短话;三是讲自己的话。 这篇文章,明眼人一看便知,是说现在我们的有些领导干部“话风”不正,存在着讲假话,讲长话,讲套话的不良“话风”。  相似文献   

12.
《论语》体现了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围绕“教”与“学”之说展开,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跨文化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教育文化的差异,以及译者自身的教育文化价值倾向,孔子的教育思想进入西方文化语境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变异。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对《论语》英译本中孔子教育思想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异特点、成因及其效果。研究发现,《论语》翻译中孔子教育思想的变异主要体现在对原本中教育术语、文化负载词的多维度解读与翻译上;《论语》文本的开放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译者由于所参照的注疏本的不同,再加上个人不同的教育文化价值倾向造成了译本中变异现象的出现;经过其他文化的“过滤”,原文中孔子丰富的教育文化思想或被简化或缩小其意指范围,有时甚至被直接遮蔽。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毋意”——不以主观的态度来处理事情;“毋必”——不强行推销自己的想法;“毋固”——不固执于一个判断;“毋我”——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谋取个人私利。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战略与管理》发表了萧功秦先生两篇文章:2002年第6期的《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下称《后文》)与2003年第1期的《新加坡的“选举威权主义”及其启示》(下称《新文》)。作为一个长期用学术语言翻说、谏导“强势话语”的学者,萧先生的两篇近作与其以往的言说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分明有了忧患之心,主要是对“苏丹化”危险的担忧:萧先生认为“技术性权威政治”也即“后全能政治”已经作出“重要历史贡献”,但也带来了“官僚利益”的“凝固化与内封闭性”、“腐败”、“严重不公”与“两极分化”,继续下去“将出现一种最坏的权…  相似文献   

15.
13位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目前做客中南海,座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当温总理看到每人面前放着几页纸时,便说“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赞扬的话不讲,省出时间多讲意见和建议”。(见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6.
王大林  马晓晗 《领导文萃》2009,(19):133-135
一部《论语》记录了孔子许多关于君子的经典话语,其中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君子不器。”对这句话的理解,历来见仁见智。那么,这句话到底有何含义?  相似文献   

17.
赵伟  沈慧民 《经理人》2004,(11):28-29
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这是个困惑很多人的问题,有人坚持要“一竿子插到底”,为什么不呢?前不久流行的《执行》一书说的就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另有一些人认为“一竿子插到底”是对中层管理者缺乏信任的表现,中层管理者有被“架空”的担心有管理学者进认为“一竿子括到底。虽然可以解决企业一些具体问题.但往往会导致公司整  相似文献   

18.
孔颜乐处     
王志跃 《领导文萃》2008,(1):139-140
“孔颜乐处”简单来说,是指儒家知识分子那种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与人生境界。《论语》里有两段话是对于“孔颜乐处”经典的叙述:  相似文献   

19.
做官五帖     
孙香我 《领导文萃》2009,(24):79-80
一李鸿章曾有言曰:"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李鸿章乃官场中老油子,此话当是有感而发,大概不是骗人的。连官也不会做,世上有这样的人吗?若有,我倒想见见他呢,如此"太不中用"之人,该是多么拙朴可爱,教人心窍慕之,忍不住想和他坐下来弄壶茶吃吃,谈谈心。如今世上,会的人太多——会做官、会挣钱、会讲《论语》,不稀奇,不会才稀奇。  相似文献   

20.
蒋忠民 《科学咨询》2010,(18):51-51
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是一个人命运中的决定性因素,成功者和卓越者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调动自己情商的高情商者。因此,在对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中,笔者结合《论语》和情商理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商教育,创造出和睦的人际关系、营造出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而收到了”以情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