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刑社会化的现实根据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治参与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我国的政治发展之路面临抉择,我们必须根据现状做出理性选择,从而确定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3.
弱势群体的出现更多的是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矛盾的产物,全社会都有责任。鉴于弱势群体的社会弱势地位,对于他们的犯罪更要仔细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应当本着挽救、教育的思想,正确贯彻行刑社会化的理念。与监禁刑及其执行相比,对弱势群体犯罪人员采用社区矫正的行刑方法,可以排除或减少弱势群体因犯罪而落下的不良印记,减少其再犯罪率,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进而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立,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改造罪犯使其复归社会是现代社会行刑制度宗旨所在.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监禁的弊端以及改造的效能令人失望,社会化变革已成为监狱在人权时代的历史禀赋.我国监狱体制的改革必须以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契机,探索社区矫正、准开放式处遏制度建立等行刑社会化变革的模式与路径.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让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整的系统共同完成对罪犯的教育、矫正任务.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不仅对我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刑罚执行的完善也具有导向作用。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刑罚执行属于重刑模式,不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的旨趣要求。有必要完善我国的管制、假释、资格刑、社区矫正等制度,从而进一步推进行刑社会化变革,使刑罚执行变得更加人道。  相似文献   

6.
监狱行刑理念,就是指导和支配监狱机关及警察依法、科学、文明、公正地行使刑罚执行权,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教育的观念、意识.监狱行刑理念始终是监狱文明发展的强有力的引擎,对于推进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创建、提升监狱工作质量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行刑理念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是一个优胜劣汰、传承与创新、借鉴与吸收的结晶.现代化的考量标准是合理性、人文性、开放性.现代化的监狱制度假如没有具有现代理念的人来组织、实施,最终必将走向悲剧.现代化的行刑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将其概括为如下六个方面:理性、人道、效益、开放、正义、秩序.  相似文献   

7.
在监狱行刑中,加强法治与推行德治应双管齐下,这也向我们提出了要重视监狱行刑伦理研究和监狱行刑伦理内涵把握的重要课题。而监狱行刑伦理内涵的把握,关键在于对其基本范畴的理解。监狱行刑伦理的基本范畴,是监狱行刑伦理性的集中体现。监狱行刑伦理的基本范畴,可主要概括为监狱行刑的人道、公正、义务和良心。  相似文献   

8.
李同民 《东岳论丛》2007,28(1):169-172
从犯罪人到受刑人的观念变革以及受刑人权利保障的不断实践,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权理念的不断扩展。然而,更要以受刑人权利保障为主线分析行刑观念的变迁、监狱职能的变革、监狱制度的设计原则及如何以受刑人权利保障为指导,从而构建现代化文明监狱。  相似文献   

9.
刑事实证学派在19世纪末提出的新社会防卫思想对传统刑法理论的"个人主义"进行了调和,更加注重"社会效果"和"社会利益",本文拟就新社会防卫思想在中国刑罚执行制度中的运用,以行刑社会化为视角,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行刑社会化制度进行构建,解决目前刑事执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如何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0.
解决我国监狱行刑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要从监督理念上摆正查办犯罪与行刑监督、行刑监督与人权保障的关系;从立法上明确派驻检察机构的性质与地位,并赋予检察机关监狱行刑开启与终结的启动权、对行刑过程的调查权以及对减刑、假释裁定的抗诉权;要从驻监检察机构体制改革入手切实解决其物质保障差、人员配备少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解决派驻人员的"同化"及人员配备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缓刑制度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186-194
缓刑作为刑罚轻缓化与人道主义的产物,在弥补监禁刑的弊端、贯彻刑事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缓刑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已趋于完善,但在适用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缓刑适用比例偏低、实质条件的审查过于原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上述问题,应当通过细化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法官合理地使用自由裁量权、加强缓刑的监管力度、提高缓刑的执行效果等举措予以完善,以求缓刑效果最佳化。  相似文献   

12.
监狱行刑目的应是刑罚目的的具体体现,具体的内容包括报应目的、特殊预防目的和罪犯回归社会目的。报应目的是人类历史上刑罚产生根本原因和刑罚属性在监狱行刑中的体现;特殊预防包含着现代刑罚理念的合理元素,是对人权的尊重和人本主义的提倡;罪犯回归社会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是整个社会的切实愿望,也是监狱行刑的终极目的。三目的相互衔接,前一目的为后一目的的手段,后一目的为前一目的之实现提供方向,形成了平衡与和谐的监狱行刑目的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3.
论权力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权力起源、权力归属、控权、用权、夺权等与宪政有关的权力理论之中 ,应当加入权力社会化理论 ,其目的在于将过大的权力还原为权利 ,以保持权利与权力之间适当的份额比例。在权利份额不足之时 ,权力社会化是增进权利最为直接的方法 ,也是权利主体主动回应和契合国家并进而形成权利与权力良性互动关系的必要条件。权力社会化也是消解过大国家权力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它有益于国家权力的控制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权力社会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还需消除对权力社会化的误解并注意选择适当的社会化方式。  相似文献   

14.
温建辉 《理论界》2006,1(1):125-126
本文循着社会化的进程,着眼于社会化的具体条件,对犯罪的产生及其类别进行科学的阐释和定位,比较深刻地论述了在社会化进程中发生的两种类型的犯罪——劣势犯罪和优势犯罪。文章特别指出违法犯罪是社会化失败的一种结果,此时,行为人的行为没有社会性,具体表现为:行为人的意志与客观规律严重脱节;行为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不能为利害相关人所接受;行为人的行为不顾及群体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最后,文章具体地分析了与社会化相关的几种犯罪。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韩玉胜  沈玉忠 《河北学刊》2008,28(1):162-166
尽管行刑是刑罚运用过程的最后环节,但是,行刑效果如何则直接关系到刑罚目的能否最终实现。科学合理地配置刑罚执行权将有助于行刑效率的提高与刑罚运行机制的完备。通过对当代中国刑罚执行权的现实考察,不难发现,中国现行刑罚执行权配置并不科学合理,存在着行刑权过于分散、相互之间彼此抵牾之处,这严重地影响了刑罚功能的发挥。因此,树立行刑一体化的理念,科学地配置刑罚执行权,乃是中国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行刑时效因符合刑罚的报应与预防的目的和自由、秩序、正义的终极价值而具有正当性的理论基础,并且蕴含立法和司法层面的价值。因此,在考察和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增设行刑时效制度,顺应了世界刑罚轻缓化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变革与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变革是社会自身发展完善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媒的急剧变革,对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的变化,现代社会变革呼唤着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治理。跳出时下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微观情结,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政治文化、传媒等宏观方面探讨社会变革中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治理机制,有利于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进程,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