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西方作家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主观意义上的自我解读,兼具自我性和真实性。美国主流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无非是借此传达对本国或赞美或不满的声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成分。美国华裔文学要发挥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功能,既有效消弭西方主流文学对于中国形象的误读,又能从数代海外华人奋斗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不断锻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关于中国的审美想象与建构,它是作家在不同时空对国家民族的一种个性化的形象认知。在20世纪文学发展史上,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裹挟和影响,中国形象的本土观照主要表现为自我异质化与自我幻象化。而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形象不仅存在自我传播的泛政治化问题,而且还存在他者传播的结构失衡性问题。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重塑中国形象,当下尤其有必要处理好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仿造性与原创性这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女性小说从“对人性的追寻中凸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痛苦历程、躯体写作”三部分阐述了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肯定了女性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的重要影响,同时女性文学也面临挑战,需要自省和净炼。  相似文献   

4.
中西儿童文学资源的差异使得两种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也正是如此,五四儿童文学在推介和展示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想象中国,"中国形象"的确立借助于西方异质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想象中国的过程的实质即五四儿童文学在与西方文化互渗中建构自我的现代性想象。  相似文献   

5.
“新乐园”源于圣经预表,始于新英格兰清教徒的美国自我界定,对这一观念的继承直接导致了19世纪美国文学中大量“新亚当”形象的出现.本文从总体上把握,并以富兰克林、爱默生和詹姆斯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例,探究19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新亚当形象体系,勾画出“新亚当”形象在不同时代背景中的迥异姿态,揭示其对理解美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自觉的历史语境中研究跨文化的中国形象,西方的中国形象是起点,相关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生成、传播,以一种话语力量控制相关话题并参与西方现代性实践的问题;二、西方的中国形象影响或塑造现代中国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想象,即"自我东方化",及与此相关的中国的西方形象和.西方主义"问题;三、世界的中国形象与全球化的中国形象的网络形成,及与此相关的西方的中国形象的跨文化霸权以及"彼此东方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英语文学存在大量"丝路"元素,这决定了丝路文学的外延可以拓展至国内边关文学之外的外国文学。实际上,当代英语文学围绕以"丝绸""蚕虫""茶叶""突厥"及"中国"为核心意象,对中国形象展开了丝路想象;这些中国形象在乌托邦化与污名化的两极钟摆运行,它们虽然反映了"英"方对传统及现代中国的想象和虚构,但更多折射的是"英"方的自我言说;丝路中国形象是"英"方的器用之物,它们服务于"英"方自我言说的本体,即丝路中国形象要么成为了"英"方解构自我,诉求革新的参照,要么成为"英"方自证自我优越,确保中心地位的他者。惟有如此认知当代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我们才能从"英"方的中国诉说中更好地体认自我,促进中国文化的自省和自信。  相似文献   

8.
"新历史主义"并非西方的专用词,它在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就可究其源、探其本。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与整个当代文学紧密相融,它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一起萌芽于80年代初中期,并以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的样式成为90年代文坛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新风。它是中国作家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现实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的实践累积而成的,具有明显区别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中国特色"。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践中我们不仅可以分析归纳出中国文化诗学与西方新历史主义从产生到建构其内涵的独立性及其特征的部分相似性,还可以窥探到文化诗学理论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学中的"渔夫"(或渔父)形象产生于不同的土壤,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原因、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大致而言,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具有隐士的特征,而西方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堪称智者.他们身上,体现出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意蕴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当代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文学的反传统、中心的消解以及重视对个体的生命体验三方面探讨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一门艺术,它来自生活,描写生活,这是自古以来无争的事实。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又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对人的某一方面的描写。自古至今的西方文学亦如此。对人的主题的描写与揭示构成西方文学整个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一面。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的感性、理性、主体性有不同的影响,反映到文学中对人的主题的探讨也有其不同侧重面,反映了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因而,对西方文学中“人”的主题的分析与评述有着现实的文学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时好时坏,时而是理想化的乌托邦,时而是妖魔化的人间地狱,但它一直都作为一个沉默的“他者”出现在西方文学中.英国作家奥利弗·哥尔斯密在其《世界公民》中,把文化想象投射到中国,言说自我、批评时弊、影响读者、改造社会.他通过利用这个有着开明的政治、合理近情道德的理想化的中国形象来批判、反思英国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及社会风尚等.  相似文献   

13.
钱、梁二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中西语言文学孰优孰劣、中西文学的世界性与地方性、中西文学的雅俗演进分化、中西文学产生背景差异等方面。就语言文学的优劣而言,钱穆认为中国文字是优秀文字的代表,故中国文学亦是优秀的文学;而梁实秋则认为中西文字和文学不存在优劣之分,各有长短;从中西文学的世界性和地方性范畴来看,钱穆坚持中国文学着眼世界性后稍微兼顾地方性,而梁实秋则坚持西方文学更具世界性;就文学发展演化的雅俗路径来说,钱穆认为中国文学是雅化的文学、西方文学是俗化的文学,而梁实秋则论说中国文学也明显有俗化的一面,西方文学也多有雅化的情形;对于中西文学发生的背景问题,钱穆认为中国文学生成于大环境,重视时间的绵延,西方文学则产生于小环境,更关注空间的散播,而梁实秋则认为西方文学也有生成于大环境,这并非中国文学的特例。从二人论争过程和结论来看,他们的观点各有合理性,亦各有片面性,但都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的观念与视角,值得当下比较文学研究者去梳理和汲取。  相似文献   

14.
“愚者”是一个世界性的经典文学形象。论题以阿Q与吉姆佩尔为例,探究文化、宗教的背景对文学形象的影响,通过对两个文本不同的价值体系的考察,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华裔美国英语文学研究以身份研究居多,有种族、性别、文化身份等;批评理论多样化,以西方现代理论为主,杂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华文文学研究中,文化身份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美华作家的身份认同与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华文文学比较也是选题之一。用形象学的方法研究美华文学的并不少,其中中国形象的研究较多,美国形象研究较少,而系统的中美形象的比较与汇总更少。  相似文献   

16.
由于西方人对狮子持有特殊的文化心理,所以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狮王形象,本文就这一儿童文学现象,从综合考虑的角度,对西方儿童文学中出现的比较突出和有代表性的狮王形象做出了分类,比较了它们的共性与不同.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界对跨文化形象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世界的中国形象"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复制;西方与非西方处于"主体/他者"的二元关系中,从而陷后者于建构主体性的两难境地;跨文化形象学研究的价值立场可能背叛它的学理性。事实上,在"中国的自我想象"问题上,中国的自我想象话语固然受到西方影响,但终究是从自我的主体性出发,挪用和重写了西方话语。在现代民族国家之外建构另类现代性,仍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跨文化的中国形象研究中,从中国的自我想象人手来反思形象背后的文化问题是核心课题.中国的自我想象,无论是乌托邦式的想象还是意识形态式的想象,都与西方的中国形象存在差异.中西方的中国形象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错位关系.导致这种错位与重塑的原因在于中国为回应西方的挑战而建构的现代性叙事中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中国现代性叙事纠缠于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冲突,这种植根于中西二元对立的矛盾,在跨文化的全球叙事中有可能被化解.  相似文献   

19.
林白、陈染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她们通过对传统男权意识主导下的社会生活进行探讨与分析,进一步肯定了现代女性的自我价值。她们颠覆了传统温顺贤惠的女性形象,成为具有复杂情感世界、充满蓬勃生命力的"另类"女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对中国80年代的文学,特别是先锋小说家余华等人的作品,在思想素质和精神内涵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余华小说的艺术世界,使阅读余华小说成为一种大众现象,文章对叙述方式、自我形象、苦难意识、历史观念等焦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