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卡夫卡的独特生活与体验及其形成的观念形态与写作有紧密联系 ,他的小说展示了在暴戾的现实世界中 ,一个敏感灵魂的不安与挣扎。写作对卡夫卡来说既是生命感受与现实反抗的明确表达 ,又是他曲折人生的潜意识表露 ,这些成为他精神生命的惟一栖息方式与确证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天才.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被他以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梦魇般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又反常的世界”.“对于一个天真的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令人不安的奇闻”.而卡夫卡正是借助他作品的荒诞性和象征性,来表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的.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危机感、异化感以及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无望追求等等,是他的作品经常展示的内容.正如奥斯卡.包姆斯说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以《变形记》和《现实一种》为例,分析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对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影响。 余华不仅在叙述风格上,而且在小说意义的处理方式上和情绪浸染方面,均与现代文学鼻祖卡夫卡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也论卡夫卡小说的荒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论界一般认为,卡夫卡小说的情节框架是想象的、梦幻的、超现实的,因此实际上他的小说具有“荒诞性”。这类观点没能完全理解“荒诞”这一范畴的内涵。实际上,用“荒诞性”来阐释卡夫卡的小说时,它主要是指称卡夫卡小说所表现的意义被颠倒、正义被颠倒的生存现实之特性。卡夫卡在情节、细节、语词等三个形象层面的构筑中,力图处处展示生存现实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与海明威的创作具有两两对立的总体特点,本文结合他们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实践,对两人的创作试作平行比较研究。卡夫卡视文学为生命,他的人物人格模糊,担任的角色具有社会制度化倾向,人物与世界的关系是"我与它"的关系;海明威视文学为生命价值的表现,他的人物人格鲜明,所任角色具有个性化倾向,人物与世界的关系既是"我与它"的关系,也是"我与你"的关系。卡夫卡与海明威小说的叙事模式也迥然不同,卡夫卡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梦魇的世界,海明威创造了一个现实的醒觉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的《变形记》将肉体的生命动态引进现代生存诗学的理论视域,以身体感官的真实表达来诠释现实世界的生存逻辑与隐秘的个体自我建构间的矛盾。卡夫卡的"变形"以一种分裂的思维原则和艺术手法开创了个人与世界融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在中日文学评论界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该作延续了村上春树一贯的虚构的故事设定,却又深刻地投射出现实社会的影子。《海边的卡夫卡》的故事情节分两条线索展开,讲述了少年卡夫卡和老人中田隔空杀人后,不但没有得到惩戒,犯了故意杀人罪、乱伦罪、强奸罪的卡夫卡反而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少年",中田...  相似文献   

8.
萨特与卡夫卡的自由概念都具有宿命论特征.卡夫卡从人的选择中看到了人的自由的绝对性,萨特则强调自由即选择的自由.在人的现实处境中,萨特的自由表现为积极地介入生活和选择的责任感,卡夫卡则从他的原罪观出发,提出了"自由即束缚"的思想.他们的差异根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小说创作深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余华经历了两次创作转型:由抒情转向叙事、从想象/观念世界走向现实/真实世界,两次转型不是告别川端康成和卡夫卡,而是更加贴近两位大师的精神世界。余华的创作转型与整个新时期文学整体审美范式的转变几乎同步进行,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不只是余华一个人的创作现象,而是一种共相,是新时期文学告别感性走向理性、求变创新走向世界的诉求与标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卡夫卡复杂的生存环境的论述,分析了卡夫卡接受中国文化的潜在动因,以其书信、日记和谈话以及创作中所显现的中国文化等内容分析了卡夫卡中国情结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卡夫卡生平的透视和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卡夫卡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吸纳,以及中国文化对其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的信仰奠基于对原罪和善恶观念的理解之上,在他看来,原罪使得人类被上帝所离弃,但是人类由此而知羞耻、辨善恶,并在善与恶的决断中进一步意识到了自我的局限,面对上帝隐匿的现实,基于对罪的体认和恶的认知,人类必须在自身生命的精神世界中重新找寻信仰的根基。卡夫卡的信仰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而是对存在的反思,也是对人类精神永恒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2.
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是卡夫卡自己满意的第一篇作品,它开创了卡夫卡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确立了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基本叙述特征。小说的多重含义与小说复杂多变的叙述手法是分不开的。小说的意义正是通过其复杂多变的叙述手法来展开并加以实现的,小说的叙述手法也是小说意义的一部分。小说将外在叙述与内在叙述结合在一起,互相转换,有时甚至重叠在一起。随着小说叙述手法的幻想性质的逐渐加强,现实与幻想在小说中变换了位置,幻想的另一面反倒具备了奇异的性质。小说中的种种悖论式的思想总是通过悖论式的叙述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尝试探索卡夫卡问题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和理念。摒弃全方位探索卡夫卡问题的可能,仅以“时间——发展”线索展开,解构卡夫卡问题的两个点,卡夫卡人格形成走向和卡夫卡神秘现象。文章力图在把握卡夫卡创作情绪与氛围中研究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城堡》,使卡夫卡问题分析研究简单化。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研究几乎穷尽了西方各种理论,从理性与非理性之关系观望卡夫卡的思想视阈和文本世界无疑又是一种新的尝试。卡夫卡在创作中呈现出的是一个无底的棋盘: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感觉、表象与精神、梦境与真实在不确定性中显示出可调和性。此外,面对卡夫卡充满空位与悖谬的文本,纯粹的文化批判将远离他创作的本质内涵与精神诗意。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及文学有着内在的渊源。他研读过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学说,创作上也受到中国文化、文学特别是《聊斋志异》的影响,从他的书信及作品可以证明这一点。同时,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创作及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新时期文学。这种双向的接受与影响,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文学的碰撞与交融。它们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本质上都出自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揭示。  相似文献   

16.
对弗兰茨.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认为其塑造的人物大多是被现实挤压和抛离的弱者形象,包括为摆脱现状而苦苦挣扎的人类和为安全存活而焦虑不安的动物,指出虽然同样面临着生存困惑,但是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具体困境中做出了不同选择。在卡夫卡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弱者形象向读者展现出不一样的追寻希望。  相似文献   

17.
以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在新时期初中国大陆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知识分子对卡夫卡文学身份的阐释出发,具体揭示了卡夫卡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过程。对中国知识分子的阐释方式与传播目的的研究,不仅可知卡夫卡在中国大陆的合法化历史,亦可一窥作家的文化旅行如何受制于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的权力游戏。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是公认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宗师,残雪是中国新时期现代主义作家中最切近西方现代意识的一位,与卡夫卡可谓相见恨晚。她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灵魂城堡式”解读,并在写作中创造性地实践。残雪对卡夫卡的接受是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亲合,也是灵魂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悖论作为一种深层的思维方式,使卡夫卡的作品形成一种似谬实真的艺术张力,不论是《城堡》或是《审判》,都是用悖论和滑动反论构成的象征性图像,又包含着譬喻和寓言, 这平添了作品的含混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些含混性和不确定性,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政治思想张力的指涉功能,感受到卡夫卡如此完全地指涉着历史与现实的权力网络,执着如厉鬼地清算压制性权力对个体的虐杀,让我们认识到卡夫卡的道义和美德比他在文学上的贡献更重要.于是,作为思维方式的悖论又衍化成抗击专制和极权的利器.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是一位有着较强宗教意识的犹太作家,我们不从宗教角度出发将难以读懂他的作品。《圣经》中的伊甸神话对卡夫卡有着深刻影响,其小说即是对亚当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命运的思考。这可以从小说人物所犯错误、对罪的感受以及受到的驱逐、死亡等惩罚中得到印证。上帝与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卡夫卡思考的重心。在上帝与人之间存有鸿沟的情况下,卡夫卡推崇信仰方式的个性化,这也是走向上帝的救赎之路。写作是卡夫卡的"生命之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