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法律文化的异质性是地域、民族、国家等演进过程中显现的独有文化特质,是区域文化脉络、民族传统乡情、国家本土风物流变、发展及其规律化、社会化对法律的特殊要求,反映在法律概念、法律意识、法律原理、法律调整等皆不尽相同。民族国家传统法律文化与外域法律文化之间有差异,同一法律文化场域之内也有差异。其特殊性格通常在群体文化的矛盾运动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民间法与法律文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法的根据来源于法律多元,法律多元则来自于法律文化概念,因此法律文化方法是研究民间法的基础视角。而我国法律文化研究过分注重本体论,忽视方法论。法律文化研究方法有文化解释、文化功能、文化求异三种,运用之可以展现民间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任何社会的法律文化都有多样性,这其中既会有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文化,也会有从属地位的法律亚文化。二者在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会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甚至相互融合。主流法律文化和法律亚文化的融合对于繁荣我国法律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其中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决定着融合的理论基础,并可促进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本文的论述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法律文化孕育和造就了法律语言,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英汉法律语言表达、体现、象征着各自民族的文化与法律文化现实.在习得一般法律语言的同时也习得法律文化.因此,在进行法律翻译时应兼顾语言转换和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5.
民初内阁更迭、以至最后倒台,纵然有它的政治、历史原因,但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分析,这场法律移植的失败明显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制度的冲突造成的。虽然,短时期内改变中国人保守、落后的法律文化观念是不可能的,法律移植的失败有其必然性,但应肯定近代先进的民主人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因为这种法律移植为最终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积累民主宪政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化现代化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律文化建设受到诸方面因素的影响。程序公正以及与程序公正相关的法律制度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不健全、不完善,是制约我国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提出程序公正对建设现代法律文化的重要性,摒弃传统法律文化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不断完善程序公正理论,从而推动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7.
法律文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有关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指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末修律为止 ,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文化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传统法律文化集体本位的总体精神 ,无讼息争的心理倾向 ,德主刑辅的理论学说 ,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在客观上 ,传统法律文化又表现为法典编纂和皇帝诏敕及案例并为法之渊源 ,制定法与判例法互用 ,国家法与习惯法并存 ;在司法上 ,重刑轻民 ,程序法不发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比较 ,显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1 中国社会宗法家族制度是法产生的基础 ,而西方形成个人本位、法律与伦理相分离的渊源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伦理色彩浓郁 ,而西方法律文化则是在宗教精神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集体为本位 ,西方以“个人权利本位”为基本理念 ;4 中国古代法等级观念渗透始终 ,而西方法平等观一以贯之 ;5 中国法律文化是混合法 ,并代表了现今法律文化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法律文化转型在知识理性主体和法律文化结构两个方面亟待重建,前者表现为公民民主观念、法治思想和人权意识的缺失,后者表现为法律制度文化不够健全和法律精神文化比较淡薄。在全球法律文化撞击下,现代法律秩序的变革使法律文化的解释理论既面临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又面临着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正确把握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法律文化转型以及现代法律秩序的时代走向,必须协调处理好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法律文化冲突是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社会现象。法律文化冲突是法律文化内外因子的冲突,就其实质而言,是法律文化内在特质的冲突,是法律文化价值的冲突、法律精神的冲突、法律功能的冲突。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法律文化的整合、涵化来消解法律文化冲突,而且要建构法律化、社会化、理性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机制和途径来控制、协调和化解法律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所蕴含的以“修身”、“和”等为特征的社会治理思路,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无裨益。然而,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观念上的和实践中的种种误区,使得传统法律文化的真正价值难以得到实现。从传统法律文化教育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入手,分析传统法律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传统法律文化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传统法律文化能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经历了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本土法律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当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正经历着一场变革,面临西方法律文化的冲撞。对此,作者通过分析本土法律文化的蒂固性及产生冲突的原因,使我们更加明确本土法律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状,探讨性的认为法律文化应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视野下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形式主义的法学家们认同的现代性的法律是一个普适的价值体系,并不内涵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是法律发展的必然方向。法人类学家们则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既然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那就不具有普适的品质和推广的价值。这是法律现代性的悖论。根据法律价值体系的来源,可以将法律体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内生型、植入型和混合型。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是混合型的,外来法律、本土法律文化和社会现实构成了我国法律现代性与地方性互动的关系框架。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明在全球化环境中产生交互式运动,民族国家法律与国际通行法则相互作用,法律文化的异质性与同构性并行发展.在全球价值体系和利益格局调整中,法律文化异质性显示出特别的能动作用,但这种能量发挥是有一定的法律限度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生成与实现.应在承认法律文化异质性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性与传统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通过法制改革完善法律体系,加快推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必然存在相互交流问题,其结果即是法律移植.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经济状况、思维模式使得各国的法律文化不尽相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对法律移植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会使法律移植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清末作为中国法律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发端,其法律文化衍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词就是“冲突”与“引进”。这一时期,中西方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之下,其法律文化在人治观与法治观、法律工具论与法律至上论、伦理本位与权利本位、等级名分与正义、平等等领域产生了全面的文化冲突与碰撞。中国法律文化通过对西方法律文化的选择、批判与引进,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论清末西方法律的植入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法律改革是西方法律移植中国的开端。西方法律的输入不仅改造了中国固有的法律文化传统,也使得西方法律文化深深植入了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本体,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移植是法律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的本土资源,晚清法律改革的成败颇值得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法律的全球化,由此世界各国间的法律相互借鉴并日趋频繁。什么是法律移植以及如何使法律移植得以成功,是我国法律能否实现法律全球化,与世界国际接轨的重要因素。我国在法律全球化的进程中,在选择、借鉴和移植外国法律时,应该认真分析供体国与我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杜绝机械式的拿来主义和全盘照抄西方法律,从而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每种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回族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优秀的法律文化,同时也有许多和今天的法治不相协调的内容,有着现实缺陷。仔细分析这些缺陷和影响回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论法律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是法律文化中常见的现象,它通常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而在比较法学界,法律移植却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这一争议主要不在于法律是否可以移植,而在于对法律移植可能性程度的不同估价,即如何使移植获得成功,如何使移植过来的法律更好地发挥其效用。本文对法律移植理论进行了初步评析,论证了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在分析法律移植方式的基础上总结了法律移植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到底是西化,还是本土化始终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已经土崩瓦解,但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却依然存在。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成为无法逃避的问题。这里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在特质的剖析,探求它与法律现代化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体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