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制语块是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单位,其特有的公式性与范例性保证了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地道性、得体性.语块教学法是基于语块研究和范例学习方法提出的一种二语习得方法.在词汇习得中采用语块教学法,可以有效扩充学生预制语块的总量,培养他们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提高其熟练运用语块的能力.语块教学法对二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效率、发展中介语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教育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预制语块是提高学习者语言地道性和流利性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探讨跨学科教育在语块习得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和长度;培养学习者对不同文本,尤其是应用文本的解读能力。并指出了实施跨学科教育在语块教学和习得中的一些难处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语块是语言使用中形成的习惯性语言构块,包括聚合词、搭配词、习惯性话语、句子框架和引语。利用语块理论能优化外语教学,使学习者的外语表达准确、地道、流利、得体,从而提高外语表达的成就感。语言石化是指外语学习者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再继续稳定进步,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会不断出现不正确的语言形式,表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石化现象成因很多,有外部学习环境的影响,也有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基于语块理论的外语教学,能培养学习者的语感,减少学习者习得目的语过程中使用中间语或提高中间语质量。有助于克服语言石化现象的发生。外语教师应当有自觉而积极的注意倾向,以语块教学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对高、中、初级英语学习者写作语料中的语块使用频率和类别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语块的使用与语言学习者的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块运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层级性。并且,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语块运用的类别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预制语块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在掌握了大量的预制语块后,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可以整体、快速提取使用,提高书面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预制语块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书面语言的质量,使语言输出更准确、更地道,更接近于本族语言。  相似文献   

6.
跟踪国内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四年时间,收集不同阶段口语语料,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从多方面探讨学习者口语语块的发展性特征.研究表明:学习者口语中使用语块的数量、种类与语块自身的长度成反比;学习者口语表达时过分依赖名词+动词语块、名词语块和动词语块,而较少使用介词语块,与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别;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其使用语块的数量呈现正态增长趋势.研究结果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习得与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而是由语法化的词汇构成的。这些语法化的词汇即为语块。语块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块习得是提高二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语块习得水平和二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相关,能够对他们的听力成绩产生预测作用。语块的掌握可以提高二语学习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效果和效率。在二语习得中,应当重视语块对提高二语学习者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预制语块是事先预制好且被频繁使用的多个词的组合,其形式较固定,出现频率高。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减轻大脑的短时记忆负担,加快听力理解的速度;有利于提高语言信息的输入和理解效率;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听力过程中预测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语篇整体含义的把握。增强语块意识,加强语块教学,注重语块的记忆和积累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块理论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但鲜有运用于汉英翻译教学研究。介绍了语块的定义和分类,探讨了汉英翻译过程中使用语块的可行性,阐述了语块在学习者译文产出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地道性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且针对我国汉英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语块理论改进汉英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较为全面地展示语言习得内化效果的输出方式.将外显式语块强化教学有针对性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再通过语块双语记忆测试及运用新授语块进行限时自拟题目写作作为研究手段,测试外显式语块强化教学与写作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语块强化教学与写作质量的提升呈正相关趋势.此外,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语块具有一定的刻意性和随意性,虽然并没有排斥或拒绝多词语块,却存在语块的种类、风格及其文本功能并不互相匹配的问题.据此,建立起成人二语语块学习者认知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语块是语言中作为整体储存和使用的多词单位。英语学习者的语块能力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以问卷形式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块能力进行了调查统计表明,学生的语块能力十分薄弱,学生在理解和生成英语语块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混淆部分重叠语块组、拼合语块、不了解相关语块成分的语义韵、母语干扰、语言接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语块意识,记忆常用语块,充分利用词典和语料库,设计相关练习和教学活动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写作能力是成人英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能力之一。将预制语块理论引入成人英语教学中,发现预制语块教学更符合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可以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提高成人写作选词的地道性、搭配准确程度和语篇发展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了母语的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语言磨蚀研究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丢失和衰减,在欧美已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国外研究发现,与目的语接触频率、教学方法、学习者的年龄、对目的语的态度与学习动机、母语文化程度、目的语文化氛围、不同语言之间的干扰等,均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外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采取明示教学法、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优势、增加读写在教学中的比重、重视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等策略,来应对语言磨蚀。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创立的二语习得理论包括语言输入理论、情感过滤理论和语言输出理论等重要内容。该理论认为,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很多,其中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是影响二语习得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精选教学内容,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它以心理语言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主张语言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它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真实的交际活动,运用目的语完成活动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成功地进行交流。传统英语课堂仅满足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具备了某一目标语语法,并不一定具备了语境条件下恰当的语言行为能力。语际语用能力具有可教性,表现为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如何习得、发展和理解语用。课堂语际语用教学可以是提供元语用信息的显性指导,也可以是通过目标语的输入和使用的隐性指导。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语际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口语流利性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语块作为测量口语流利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学习者的口语流利性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语块特征的研究主要分为横向对比研究和纵向跟踪研究,关于语块产出质量的研究尚不多见。由于语块的韵律性和整体性要求学习者必须在语块产出时注意控制语调节奏,因此今后语块产出质量研究的趋势是语块节奏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流利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从时长对比的角度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的语块质量问题.研究采集了学习者的朗读录音和教师的口语流利性评分,借助声学图谱和人工听辨,对学习者语块的边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和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语块和块中功能词的时长较长,且和口语流利性评分中度负相关;块尾实义词的时长较短,表明其外部边界划分不清.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关注语块的韵律性.  相似文献   

19.
汉译英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然而我国英语学习者汉译英翻译能力普遍不高,这将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语块理论与翻译具有关联性,对语块的利用能增进汉英翻译的地道性,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利用语块理论能有效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译英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0.
预制语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形式上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块状语义单位,具有一定的话语功能。语言的学习与提高与预制语块的积累程度具有正关联性。在二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语块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预制语块的优势,以提高其二语语言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